海埔厝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海埔厝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海埔厝庄」,隸屬於馬芝堡。該庄西邊臨海,昔日海岸線較今日近,外側有大片沙洲;北與草港尾庄為鄰,東北與南勢庄為臨,東邊一小段與廖厝庄為臨,東南邊及南邊為顏厝庄,西南邊為鹿港街[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隸屬於彰化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改隸屬於臺中廳。1920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為「海埔厝」大字,隸屬於臺中州彰化郡鹿港街,大字有「海埔厝」、「洋子厝」小字名[2]。
海岸變遷
相較於1904年《臺灣堡圖》所繪,海埔厝地區海岸線已向西延伸約500公尺。其西側原有沙灘地帶現已成為「線西水道」,於彰化濱海工業區崙尾區、鹿港區之間出海。
交通
省道台17線又稱「西部濱海公路」,大致以南北向經過海埔厝地區中部偏東地帶,往北可前往線西、伸港、梧棲、清水等地,往南可前往芳苑、麥寮、台西、東石等地。省道台61線又稱「西部濱海快速公路」,亦大致以南北向經過本地區西部海岸地帶,可快速前往台灣西部海岸各地。
鄉道彰24線(牛埔巷、鹿草路二段554巷、溝廖圳路)是海埔厝至溝墘的道路,往東可經廖厝前往溝墘。
學校
- 海埔國小
歷史建築
參考文獻
-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