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埔教會
海埔教會位於臺灣高雄市湖內區,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教會之一[1]。該會創立於1910年,1935年時信徒總數有346人[2][1]。教會建築共有四代,現除了2003年落成的第四代建築外,第三代建築也有保存下來[3]。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 |
---|---|
基本 |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灣) 高雄市湖內區和平路115號 |
宗教 | 基督新教歸正宗長老會(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
开光 | 日治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 |
领导 | 林育仁牧師 |
官方网站 | 海埔基督長老教會 |
建筑风格 | 仿哥德式建築 |
地圖 | |
沿革
建堂以前
在臺灣清治時期晚期到日治初期,海埔地區已有少數人接觸基督教並成為信徒,例如曾大量(曾持衡)[註 1]、楊鑑等人[1]。而由於當時海埔大多數居民排斥基督教,楊鑑與其子楊登遷往臺南,於亭仔腳禮拜堂(今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做禮拜[1]。
後來楊鑑與大甲地區(在仁德區)的盧宰、宋保生、張田,以及海埔地區的李萬、黃群等人,設立大甲集會所(大甲教會),會請亭仔腳禮拜堂、臺南神學院的人員前來助講[1]。然而由於大甲的熱心信徒盧宰、宋保生遷往臺南,大甲地區信徒減少,海埔地區仍持續增加[1]。後來大甲集會所遭強風摧毀,由於海埔地區信徒眾多,而海埔信徒要前往大甲需要涉過二層行溪(二仁溪)等因素,因而1908年左右決定改在海埔園仔內(海埔段1293號)建禮拜堂[1]。
建堂
海埔教會建立於1910年,而根據1914年1月25日英國母會機關報中宣教師廉德烈的報告,第一代建築是茅草屋頂,大約可以容納50人[1]。平常當地信徒會自己做禮拜,偶爾會得到臺南神學院的學生或長老的協助[1]。海埔教會信徒增長快速,甚至已比大甲教會還多[1]。而由於信徒大幅增加,禮拜時甚至有不少人無法進去,因此有興建新的禮拜堂的想法[1]。在宣教師廉德烈的報告中,提到預計要耗費1500或1600圓(約170英鎊),而英國母會願意贊助四分之一的費用[1]。
第二代建築位於今仁愛街48號(海埔1343號地),當時土地與建物登記在曾坐名下[1]。1912年12月17日獲政府承認「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禮拜堂」[1]。1915年2月2日,海埔教會成為太平境教會分出第15間支會[1]。因當時難聘牧師,1918年3月11日太平境教會鼓勵各支會聯合聘牧自立[1]。1920年1月3日,太平境教會小會議決議聯合中路、海埔、中州支會成為「歸仁北分立堂會」,3月2日楊世註牧師到任[1]。
1930年成立高雄中會,海埔教會劃歸高雄中會管轄,並改成隸屬於岡山教會的支會[1]。1937年2月2日,高雄中會在旗山教會召開第六屆會議,議長蘇育才宣布海埔教會升格堂會[1]。1941年,高雄中會第十屆會議在海埔教會召開[1]。1941年4月20日,劉淇水[註 2]就任海埔教會第一任牧師[1]。
二次大戰後,1948年3月28日召開和會,會中決議建新的禮拜堂[1]。因當時信眾大多經濟拮据,所以推行三年儲蓄計畫來籌備建築費用[1]。1952年11月2日工程動工,後於1953年3月9日落成,並在該年12月1日舉行獻堂典禮[1]。1955年10月10日,海埔教會分出湖內聖教會[1]。1958年1月15日,分出太爺長老教會[1]。1964年5月4日,分出大湖長老教會[1]。
1991年,教會購買園子內建堂用地(1720萬)[1]。2003年6月29日,於第三代建築做最後禮拜,7月6日起在第四代建築進行禮拜[1]。
歷任牧師
任次 | 姓名 | 備註 |
---|---|---|
1 | 劉淇水 | |
2 | 蔡兩全 | |
3 | 李德結 | 任內興建第三代建築[1]。 |
4 | 侯蓮湖 | |
5 | 蔡兩全 | |
6 | 廖三炮 | |
7 | 林仁和 | |
8 | 葉崑東 | |
9 | 姚啟耀 | |
10 | 蔡國珍 | 2004年8月1日正式上任,8月29日舉行授職就任禮拜[1]。 |
註釋
參考來源
- 蘇福男、蘇慧雲. . 《高縣文獻》 (高雄縣岡山鎮岡山南路42號: 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2006-12, 25: 147–190. ISSN 1727-4435.
-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2021-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9).
- 蘇福男. (PDF). 高雄市湖內區公所. 2020-11: 12 [2021-12-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