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十疑論
考證
此書經日本學者望月信亨考證,應該不是天台智者的作品。首先,本書在第七疑中引用了玄奘《大唐西域記》中無著、世親三兄弟的故事[2][3],此書之作晚於玄奘,不可能是智者大師所作。次者,隋唐的佛教著作都沒有提及此書。日本所傳的天台宗著作中,也沒有此書的記載。
唐朝時,此書以《阿彌陀經決十疑》為書名,由最澄傳入日本,在天寶年間已經開始流傳。但《傳教大師將來台州錄》中沒有寫出作者,延曆寺玄日的《天台宗章疏》中,稱此書作者為荊溪湛然。根據本書後序,本書在宋朝時由天台宗明智中立傳給陳瓘[4]。因此此書為天台智者所作的傳說,可能是在宋朝後才出現[5]。
註釋
- 慈雲遵式《天竺別集·天台教觀目錄》:「維摩玄疏二十八卷、淨土十疑論一卷、小止觀一卷、觀心食法一卷、觀心誦經法一卷、觀心十二部經義一卷(已上三十三卷智者說其本現存但不入大藏)。」
- 《淨土十疑論》:「又聞西國傳,有三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若先亡者得見彌勒誓來相報。師子覺前亡,一去數年不來,後世親無常,臨終之時無著語云:『汝見彌勒即來相報。』世親去已三年始來。無著問曰:『何意如許多時始來?』世親報云:『至彼天中,聽彌勒菩薩一坐說法,旋繞即來相報。為彼天日長故,此處已經三年。』又問:『師子覺今在何處?』世親報云:『師子覺為受天樂,五欲自娛在外眷屬,從去已來總不見彌勒。』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為此願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 《大唐西域傳》卷5:「其弟世親菩薩於說一切有部出家受業,博聞強識,達學研機。無著弟子佛陀僧訶(唐言師子覺)者,密行莫測,高才有聞。二三賢哲每相謂曰:『凡修行業,願覲慈氏,若先捨壽,得遂宿心,當相報語,以知所至。』其後師子覺先捨壽命,三年不報。世親菩薩尋亦捨壽,時經六月,亦無報命。……其後無著菩薩於夜初分,方為門人教授定法,燈光忽翳,空中大明,有一天仙乘虛下降,即進階庭敬禮無著。無著曰:『爾來何暮?今名何謂?』對曰:『從此捨壽命,往睹史多天慈氏內眾蓮華中生,蓮華纔開,慈氏讚曰:「善來廣慧,善來廣慧。」旋繞纔周,即來報命。』無著菩薩曰:『師子覺者,今何所在?』曰:『我旋繞時,見師子覺在外眾中,耽著欲樂,無暇相顧,詎能來報?』」
- 陳瓘後序《淨土十疑論》:「明智大師中立,學智者之道,不順其文而順其悲,所以又印此論,冠以次公之序,予乃申廣其說,以助其傳。」
- 宋無為子楊傑《淨土十疑論序》:「然贊輔彌陀教觀者,其書山積。唯天台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最為首冠。」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