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清华实验学校
深圳清华实验学校()是一所于2002年至2016年期间存在的国有民办制[註 2]学校,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由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註 3]联合创办。[1]2016年后各方停止共建,学校由桃源居实业(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接手,并更名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2]
深圳清华实验学校 | |
---|---|
![]() 深圳清华实验学校校徽 | |
地址 | ![]() |
其它名称 | Tsinghua Experimental School in Shenzhen |
类型 | 国有民办小学及完全中学 |
隶属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创办日期 | 2002年 |
关闭日期 | 2016年[註 1] |
校長 | 周杰 |
語言 | 汉语,英语 |
校训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 |
现状 | 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 |
学校网址 | www |
历史
2002年,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在深圳市联合创办了深圳清华实验学校,学校性质为国有民办,开设一至十二年级的课程。学校设立理事会,其成员由清华大学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专家和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组成。学校校长由清华大学调派,最终决定由时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的周杰女士出任深圳清华实验学校校长。当年春季学校开始动工,9月招收了第一批学生。[1]
2007年,学校晋升“广东省一级学校”。[1]
2012年,深圳清华实验学校因学校举办者权益比例[註 4]不符合法律要求,被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勒令整改,整改期限为三年。[3]
2016年,整改期限已满但学校仍不符合法定要求,经过深圳市人民政府、宝安区人民政府多个部门协调,各方停止共建;学校由桃源居实业(深圳)集团有限公司[註 5]接手负责,性质变更为民办学校,并更名为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2]
机构设置
公立部
公立部是由宝安区教育局委托学校举办的,为学校所在的“桃源居社区”居民提供义务教育学位。该部可细分为“公立小学部”和“公立初中部”,共开设一至九年级。
双语部
双语部又称民办部,在当时的办学特色为聘请外教教学,为学生提供中文和英语双语教学环境,亦有和加拿大教育机构合作开设的“中加班”。该部可细分为“双语小学部”和“双语初中部”,共开设一至九年级。
高中部
高中部开设十至十二年级的课程,负责教学准备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该部亦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源基地”。
海外部
海外部又称国际部,该部主要为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亦开办港人子弟、台商子女教学班。
现状
2016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桃源居实业(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校园改造升级,一方面将学校旧有建筑上的“清华”字样及标识一并抹去,另一方面为学校修建了新的教学楼、科技楼等改善教学环境。[4]而桃源居社区居民在学校改制更名后,因为公立部和民办部教学资源不公[5]、学校扩建侵占社区公共用地[6]等问题,呼吁将公立部脱离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管理,独立办成公立學校。
注释
- 2016年后清华方退出,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制更名。
- 国有民办制,相对于单纯民办学校,国有民办学校举办者中有政府(公立学校)投资的一部分,教学资源也会得到公立学校的援助。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是由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合作成立的科研机构,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不是同一个机构。
- 学校举办者权益比例可变相理解为公司投资者持股比例。因为国有民办学校为非营利组织,所以学校投资者的份额被称为学校举办者权益比例。
- 桃源居实业(深圳)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的主要控股人都为李爱君,学校权属变更的实质是清华方退出,民办方完全接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