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漁父是收录在或称《南方歌》的《楚辞》中的一部短作品,传统上被认为是屈原所作,但近人胡適、陸侃如、游國恩等則主張為後人所作,認為當中「屈原既放」之開題語證明漁父為旁人之記載。
文章中,屈原代表一個激進派儒家士大夫的形象,與持道家理念的“渔父”展開激烈的論辯,漁父是屈原生命中一场意外的传记或伪传记报告,主体为散文,但也含有一首短诗滄浪歌,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广为流传。
此外,“渔父”代表一个共同的主题,例如《庄子》第31章学者孔子与渔父的相遇,也有很多类似的道教比喻。漁父歌本身也在《孟子》中原样出现,但是以儿童而非老渔父之口说出。
改編作品
高中經典文化教材是2010年時由臺灣建國中學學生將《漁父》改編而成的動畫,內容除描述屈原與漁父對談外,也結合街頭強迫推銷之情節,2021年5月時此影片於Youtube上之點擊率將近312萬次。[1][2][3]
参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