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
溫病,中醫學名詞,具有幾方面的意義。原始意義所指為一種類型的病證表現,它的主要特徵是發病時體溫會快速升高,造成的原因與六淫、內傷有關。至明清之後,又被當作與傷寒類似,但截然不同的病證。在溫病學派出現後,溫病開始受到中醫學界的重視,對溫病進行研究的學門稱為溫病學。
歷史
溫病這個名詞,最早是在《黃帝內經》中提出,其後的《難經》與《傷寒雜病論》對這個病證也做出一些描述。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初之氣,地氣遷,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厲,溫病乃作。」〈陰陽應象大論〉:「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生氣通天論〉:「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
《難經》〈五十八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
《傷寒雜病論》:「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清朝初中期出現的溫病學是溫病的第二層意義,以葉天士、吳鞠通、王孟英等人的學說為代表,其處方稱為溫病方,學派為溫病學派。此學派以醫聖——東漢張仲景治外感病的鉅著《傷寒論》中對於溫病未有發揮,認為溫病與傷寒是兩種不同的病證,遇溫病以傷寒方(又稱經方)治療病人多不得效或加重其病,而從《內經》論述、金元四大家劉河間的寒涼學派、明末吳又可溫疫學說中逐步發展出溫病學說的理、法、方、藥。
在清末民初出現的《傷寒雜病論》之古本-《桂林古本》、《長沙古本》,內中增添了許多溫病證狀論治的條文。支持者認為,這證明了張仲景在東漢末對溫病已經有很深的認識;但反對者則認為,這些段落的論述與溫病學者所說近似,可證明這些所謂古本,皆為清末傷寒派醫者所增添補入的。
分類
溫病中分成許多病型,分別為:
- 春溫
- 暑溫
- 溫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