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和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漳和為一街庄,稱為「漳和庄」,隸屬於擺接堡。漳和庄北與永和庄、龜崙蘭溪洲庄為鄰,東與潭墘庄為鄰,南邊為南勢角庄、中坑庄,西邊為四十張庄,西北邊一小段與外員山庄交界[1]。
1920年(日治大正九年),改制為「漳和」大字,隸屬於台北州海山郡中和庄。當時漳和大字下設有「枋寮」、「二八張」、「山腳」、「廟子尾」、「瓦磘」小字名[2]。
戰後中和庄改制為中和鄉,隸屬於臺北縣,枋寮劃為「枋寮村」,二八張劃為「平河村」,山腳劃為「力行村」,廟子尾劃為「廟美村」,瓦磘劃為「瓦磘村」[3]。1978年中和鄉改制為中和市,村亦改制為里。
交通
公共設施
參考文獻
-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
- 黃秀政. . 臺北縣政府. 2005: 40. ISBN 986-00-2756-0 (中文(臺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