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州公园
潘州公园,位于广东省高州市中心城区,始建于1929年,是粤西地区最早开辟建立的综合性城市公园之一,公园以岭南道教名人潘茂名命名,占地面积6.2公頃,北面为知名景点高州冼太庙。
潘州公园 | |
---|---|
公园一角 | |
基本資料 | |
類型 | 综合性城市公园 |
面積 | 6.2公顷 |
建立 | 1929年 |
管理者 | 高州市园林管理所 |
开放时间 | 全天 |
历史
始建期
潘州公园所在地原为廣東茂名县(今高州市)城东南郊一片杂草丛生的野塘烂沼[1]。民国18年(1929年)4月,国民党茂名县政府呈准在县城文明门前建造潘州公园,由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师长蒋光鼐、副师长陈维远,会同县长黄台, “拨用工兵建筑”,挖泥筑堤,改塘为湖。早期公园范围为文明门外大塘左右及车仔岭、细岭、鲤鱼岭、鱼叉岭、扑船岭等五岭,与原德明中学(今高州一中)校道接连的池塘(今公园人工湖)。民国23年(1934年),各界集資增建涼亭,包括由县政府同仁合资修建的通和亭,由茂名参议会修建的偕乐亭,由高州农校修建的乐丰亭,由县长黄秉勋修建的浴沂亭,由教育会教职员联合会修建的乐育亭,由茂名县党部修建的远瞩亭,由前县长沈耀祖修建的适亭等亭台楼阁[2],但只有远瞩亭、适亭保留于今高州一中校园内,其他建筑已不复存在。公园门前树牌坊,上有有蒋光鼐和陈维远的题词,文曰:“民国18年春,本师驻防斯土,中山黄君台亦宰是邦,咸以此间丘壑池沼,风景天然,爰议劈作公园,为市民游息之所。本师亟赞以兵工,荜路蓝缕,仅具雏形。至尽善尽美,有待来者。”[3]
建设初期
1958年秋,高州县城干部职工和居民在高州县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20多天的义务劳动,重修潘州公园,人工湖面积逐渐扩大,由1950年不到两亩,扩大至1960年的30多亩,其后,又在该园前湖的南面增挖了中湖和后湖,水面扩至60亩,东西端各建单孔圆拱桥一座(今称汉俚桥、望月桥),湖畔建通和亭。同时,还在中湖垒起风景小岛和半岛,在四周堤岸增植凤凰、芒果、葵扇等树木,在林荫下设置石凳和水泥圆台,供人游憩。
修整扩建期
20世纪70年代末,政府对该园又进行了大规模修整和扩建,补种了花木,增建了亭台、水榭、曲桥、回廊、文化橱窗等。
1985年,政府再次全面修整和扩建潘州公园。增辟了儿童游乐场和花坛,建筑暇趣廊、九曲桥、逸雅斋、望月亭、湖心亭、观鱼亭、得春亭、分湖亭、榕月阁以及假山、猴山、龙凤屏、百鸟亭等游乐设施。园门也重新改建,上雕现代书法家秦咢生题匾“潘州公园”四个魏体大字[3]。
1990年代初,隨着城市發展,潘州公園位置由市郊變成了老城區中心地帶,已無更多的擴建空間,公园面积因城市建设需要反而大幅缩水,西側、南側部分園林及通和亭等亭台被拆除,人工湖面積也有所縮小,腾出空间改建为市政道路、住宅区、学校。
1990年代末,潘州公园在人工湖前湖西側填湖並修建音乐喷泉,惟噴泉仅开放数年便停止运作,填湖區域則在2010年前後被修整為冼夫人文化园(廉政廣場)。
2000年代初,為響應「建設開放式市政公園」號召,潘州公園大部分原有圍牆被拆除,僅保留正門及東門部分。
景观
- 冼恩湖:潘州公园内的人工湖,现存面积约40亩,20世纪90年代因市政設施建設,已填埋大半湖面,2014年重新修葺湖畔,并树“冼恩湖”立石于岸边。
- 望月亭岛:湖内三岛之一,位于人工湖前湖与中湖之间,以汉俚桥、望月桥与岸边相连,岛上有被评为“高凉新八景”的“潘州望月”之称的望月亭,2000年前后人工湖前湖曾建音乐喷泉,望月岛内为观赏音乐喷泉的最佳地点。
- 逸雅斋岛:湖内三岛之一,亦是面积最大的人工岛,以岛中主体建筑逸雅斋命名,位于人工湖中湖与后湖之间,以九曲桥与岸边相连,島上曾有猴山,現已荒廢。
- 相思岛:湖内三岛之一,亦是面积最小的人工岛,位于人工湖后湖内,于1983年修整建造,岛内得一大榕树及石头堆砌而成的假山。
- 九曲桥:位于人工湖后湖上,连接逸雅斋岛与公园南侧岸边,1983年修整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