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龍

草海龍學名,又稱澳洲葉海馬魚)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的其中一

草海龍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Actinopteri
目: 海龙鱼目 Syngnathiformes
科: 海龍魚科 Syngnathidae
属: 葉海馬魚屬 Phyllopteryx
种:
草海龍 P. taeniolatus
二名法
Phyllopteryx taeniolatus
(Lacépède, 1804)
草海龍的分佈
  • Syngnathus foliatus
    Shaw, 1804
  • Syngnatus taeniolatus
    Lacepède, 1804

外型及名稱由來

草海龍可以長到45cm長。他的名稱來自它像海草一般的突出物,讓它們可以偽裝成海草的樣子,和它貌似龍的形狀。

分布

草海龍約分布於南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史提芬港(Port Stephens)到西澳大利亞州傑拉爾頓之間,及塔斯曼尼亞一帶海域。

習性

草海龍可在澳洲南部3到50米深的海域發現,在礁石的裂縫處用長管型的口部進食細小的甲殼動物和浮游生物,小草海龍主要吃糠蝦。它們沒有海馬一般可以捲曲的尾巴來固定自己。它們在淺礁和水草區域活動,在沙上移動時和水草的飄動很相似。[2]

繁殖

海龍、海馬和擬海龍(管狀魚)是唯一由雄性携帶著卵的生物。每年晚春時繁殖,約生下300隻卵,草海龍的雄性把卵附在尾巴的育嬰囊,讓它們孵化八個星期,卵初時是鮮粉紅色,之後漸漸變暗,小草海龍出生後便能自立,約25mm長,不久就可以進食,三週後長到7cm左右。[2]養殖下的繁殖很罕見,見為科學家仍未明白引發它們繁殖的生物和環境因素。養殖的草海龍生存率約為60%。 [3]

加洲長灘Aquarium of the Pacific澳洲墨爾本海洋生物水族館是唯一大量繁殖草海龍的場所。2008年6月,阿特蘭大喬治亞水族館也有一隻懷孕的草海龍。[4]草海龍在2002年定為維多利亞州的海洋象徵。[5]

近親品種

虽然根据2006年11月的《国家地理杂志》,一种名叫葉形海龍的品种与草形海龙可能出自于同一品种,不过全身青色的葉形海龍体形明显比叶形海龙微小。

參考文獻

  1. Connolly.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6. [09 May 2006].
  2. Morrison, Sue; Storrie, Ann. . 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 and Land Management. 1999: 68. ISBN 0 7309 6894 4.
  3.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8).
  4. . [2009-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24).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2). Phyllopteryx taeniolatus. FishBase. Version 2012-05.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草海龍

擴展閱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