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鵜鶘

澳洲鵜鶘學名)是一種大型涉禽,分佈在澳洲新畿內亞、也有在斐濟印尼新西蘭

澳洲鵜鶘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科: 鵜鶘科 Pelecanidae
属: 鵜鶘屬 Pelecanus
种:
澳洲鵜鶘 P. conspicillatus
二名法
Pelecanus conspicillatus
Temminck, 1824

分類

澳洲鵜鶘最初是由荷蘭自然學家Coenraad Jacob Temminck於1824年描述。其種小名拉丁文意思是「明顯」。

特徵

澳洲鵜鶘在鵜鶘中算中等身型:長1.6-1.8米,翼展2.3-2.5米,重4-13公斤。[2][3]牠們主要呈白色,雙翼的主羽呈黑色。喙呈淡粉紅色,在鳥類中是最大的,可以長達49厘米。

分佈及棲息地

澳洲鵜鶘喜歡生活在遼闊及沒有太多植物的水面。只要有足夠的魚類供應,周邊的環境並不重要,可以是森林草原沙漠、入海的泥地、公園或工業廢墟。

澳洲鵜鶘並沒有特定的行動模式,只會追隨食物的供應。當艾爾湖於1974年至1976年間注滿時,周邊的城市只有少量的澳洲鵜鶘;但當湖水乾涸後,牠們就再次分散到其他地方,去到海岸邊,甚至到達聖誕島帛琉新西蘭

於1947年,在新西蘭格拉斯米爾湖(Lake Grassmere)發現了少量的亞化石骨頭,當時認為這些骨頭是屬於澳洲鵜鶘的新亞種Pelecanus (conspicillatus) novaezealandiae[4]但是,後來發現這其實不是獨有的亞種。[5]

繁殖

澳洲鵜鶘2-3歲就開始繁殖。在熱帶(即南緯26°以北),繁殖季節始於冬天,南部的是始於春末,內陸地區的則很多是在雨季後。牠們的巢是在地上的一個淺窪,有時會有草圍邊。牠們的巢是共享的。牠們會生1-3隻蛋,蛋呈粉白色及約有93 x 57毫米大。[6]經孵化後,較大的雛鳥會吃得較多,而最細小的則因飢餓或自殺而死亡。孵化後首兩星期,雛鳥會吃雙親反芻的液體,之後兩個月則會吃魚類及一些脊椎動物

參考

  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009-10-16].
  2. . [2009-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8).
  3. Species — Marine Biology
  4. Scarlett, R. J. (PDF). Notornis. 1966, 13 (4): 204–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0-18).
  5. Worthy, Trevor H. . Records of the Canterbury Museum. 1998, 12: 79–176.
  6. Beruldsen, G. . Kenmore Hills, Qld: self. 2003: 187. ISBN 0-646-42798-9.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澳洲鵜鶘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