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通訊

流動電話、網際網路和電視等服務已成為澳門人生活一部分。澳門於2000年流動電話市場引入競爭,固網互聯網市場也於2012年開放,有投資者入標,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但未能打破壟斷局面。澳門流動通訊制式發展相對鄰近地區較緩慢,4G服務於2015年後期才開始推行,而5G服務於2022年末才開始推行。電視方面,經營澳門免費無線電視市場只有一家,而收費有線電視也只有一家,並且曾經存在公天問題

歷史

澳門通訊業在2000年6月之前主要是由澳門郵電司所監管。由於當年澳門特別行政區開放流動電話市場,並引入兩間新的流動電話營運商,故有需要設立一專責部門以監管電信行業的營運以維持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澳門電信管理局成立以來,澳門電信市場經歷了幾個重大發展,包括開放流動電話市場、引入寬頻上網服務、引入LTE網絡作漫遊跨域通訊用途等。

電話系統

在1980年代前,澳門的電話號碼皆為四位數字,當時是由澳門郵電司轄下管理。自1980年代,電話專營權交由澳門電訊後,固網電話號碼不久便升至六位。及至1988年澳門電訊推出流動電話服務,並將流動電話位數定為七位。2006年初,電信管理局代表澳門政府宣佈把澳門所有的電話號碼進行升位,所有固網電話號碼前面加28,所有移動電話號碼前面加6,2006年10月1日起生效,並有五個月的適應期,適應期期間市民可選擇使用升位或未升位的號碼進行撥號。直至2007年3月1日午夜12時05分全部固網六位及流動七位號碼正式停用。而2007年3月1日起新申請的直通專線電話皆為8字頭的八位數字。而由2008年1月1日起,所有直通專線電話號碼亦開始進行升位,七位數字前面一律加8為字頭,使得澳門現時所有外線號碼都有八位數字。

澳門在2010年共有固網電話約為167,500台,全球排名第132名。 [1]截至2005年,共撥出長途電話約130,000,000分鐘。

  • 區內: 在2001年終止對流動電話服務的壟斷,促使流動電話普及率接近200%,固網用戶已見頂,現正下滑佔有率
  • 國際: 國際電話區號- 853,高頻無線電話通訊設施,著陸點海的SEA-ME-WE-3海底光纜網絡,提供鏈接到亞洲,中東,歐洲衛星通信地球站-國際通信衛星組織(印度洋)

流動電話服務

澳門有四間流動電訊商,但因各種原因,未能因為競爭而帶來便宜的收費及打破壟斷局面。四間流動電訊商之一的數碼通就曾於2019/2020全年業績通告中表示「(澳門)當地一個佔主導地位的營運商收取極高的傳輸線費用,加上巨額的政府徵費,令我們面對不公平的競爭。」,並且「就該(澳門)業務的經營可行性進行策略性檢討。」。[2]

2015年,開放4G牌照競投,並且在同年下半年,四間流動電訊商先後推行4G服務。

截至2023年12月,CTM是唯一提供eSIM的營運商,澳門和記電訊是唯一提供VoWiFi的營運商,而澳門數碼通是唯一尚未提供VoLTE的營運商。[3]

2022年5G牌照招標時,有多間電訊商表示有意競投,但最終僅2間投標,其中和記澳門原表示「將積極參與5G市場發展」[4],後以「疫情及眾多不明朗因素」為由,暫緩競投[5]。而MTel也曾表示過有興趣參與競投5G,但礙於條文只准許澳門原有四間流動電訊商公司參與,因而沒資格投標[6]。2022年11月07日,澳門政府發出5G牌照。2022年11月14日,CTM率先在澳門推行5G服務[7],同年12月23日,中國電信澳門開始推行5G服務[8]

營運商品牌波段 (MHz)[9]流動網絡服務備注
澳門電訊CTMUMTS 2100 (3G) / FDD-LTE 900 (4G) / FDD-LTE 1800 (4G) / FDD-LTE 2100 (4G) / FDD-LTE 2600 (4G) / FDD-NR 700 (5G) / FDD-NR 2100 (5G) / TDD-NR 3500 (5G) / TDD-NR 4900 (5G)第五代流動網絡服務(5G)
澳門和記電訊3 MacauUMTS 900 (3G) / UMTS 2100 (3G) / FDD-LTE 1800 (4G)第四代流動網絡服務(4G)
澳門數碼通SmarTone MACUMTS 2100 (3G) / FDD-LTE 1800 (4G)第四代流動網絡服務(4G)[10]
中國電信(澳門)有限公司CDMA2000 1X EV-DO 800 (3G) / FDD-LTE 850 (4G) / FDD-LTE 1800 (4G) / FDD-LTE 2100 (4G) / FDD-NR 700 (5G) / FDD-NR 2100 (5G) / TDD-NR 3500 (5G) / TDD-NR 4900 (5G)第五代流動網絡服務(5G)原由中國聯通經營,2008年中國電訊業重組後由中國電信接手[11]

全澳大部分室外地方皆有流動網絡覆蓋。澳門流動電訊網絡制式主要採用第三代流動通訊(3G)和第四代流動通訊(4G)。2G的普及率逐漸減少,原計劃於2012年12月31日全面取消,只能供旅客在澳時使用,但最後因2G用戶仍有一定數量而且轉換步驟對於老年人較為複雜而擱置。2019年,澳門電訊、3澳門、數碼通已關閉2G網絡,澳門2G網絡正式成為歷史。

在2010年共有流動電話用戶數約為1,122,000部,全球排名第149名。2010年澳門有約50萬人,平均每個人有兩部流動電話。

互联网

互聯網服務

澳門的互聯網市場由澳門電訊壟斷,2012年開放互聯網市場,2013年6月3日發出第二個固網牌照予MTel電信有限公司

澳門互聯網服務供應商:

兩間網絡以光纖到戶(FTTH)提供,而澳門電訊曾經以電話線的ADSL提供互聯網服務。

2009年,澳門共有約270,200名用戶使用互聯網服務,全球排名第134名,普及率甚高。另外,共有主機327台,全球排名第189名[1]。至2017年按澳門統計局數據,全澳門3歲或以上網民有513,600人,按年增加2.7%,普及率83.2%;168,800個住戶使用互聯網,滲透率88.1%,光纖寬頻上網戶按年增加35.7%至105,700戶,佔62.6%。[12]

此外,截至2015年6月30日澳門有IPv4地址量331,008個,IPv6地址量4塊/32。

互联网域名

.mo澳門特別行政區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mo” 中的 “o” 字是取自澳門英文名的另一種串法 “Macao”。

連線速度

2018年1月,Speedtest Global Index報告顯示澳門固定網絡平均速度為91.28Mbps,世界排名第7位,排在匈牙利之後和瑞典之前;同期,澳門移動網絡平均速度則為28.68Mbps,世界排名第39位,排在香港之後和斯洛文尼亞之前。[13]

電視廣播

澳門電視廣播於1984年開始,而澳門第一家電視廣播公司,則是在1984年起提供電視服務的「澳門廣播電視公司」,它是現在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至現在,澳門有一間公司提供免費電視廣播服務(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另有一間提供有線電視服務的公司(澳門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除了上述的公司,澳門也有公司利用上述公司的網絡或利用衛星,播放電視廣播信號。

澳門共有1家免費無線電視台、1家收費有線電視台和5家衛星電視台,播出76個頻道。以下資料是按香港廣播事務管理局編撰的《香港的持牌廣播服務一覽表》的格式及綜合電視台提供的資料來編寫的。

電台廣播

澳門電台廣播事業於1933年開始,而澳門第一家電台「」(澳門電台的前身)就在當時啟播。至1950年,澳門另一間商營電台綠邨電台亦開始電台廣播服務。時至今日,澳門一共有2間電台和3條電台頻道,另外亦設有一些網絡電台。

截至2008年,澳門一共有一間公私合營電台和一間私營電台,播放3條電台頻道。以下資料是按香港广播事务管理局编撰的《香港的持牌广播服务一览表》的格式和2005年出版的《澳門百科全書》(修訂版)的資料編寫。

監管

澳門通訊事務,主要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屬下的郵電局消費者委員會負責監管。

参考文献

  1.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09-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6).
  2. (PDF).
  3. . Apple Support. 2023-12-21 [2024-03-02] (中文(澳門)).
  4. 澳門日報. . 澳門日報電子版. [202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2).
  5. 澳門日報. . 澳門日報電子版. [202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2).
  6. . www.chengpou.com.mo. [2023-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7. 澳門日報. . 澳門日報電子版. [202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2).
  8. . 澳廣視. [202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2).
  9. . 澳門郵電. [202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10. . [2010-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4).
  11. . [2010-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3).
  12. . 澳亞網. 2018-03-21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5).
  13. Speedtest Global Index, January 2018. speedtest.net

外部連結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