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梁之辯
背景
庄子是战国时宋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和惠施既是朋友又是辩论的对手。《莊子》一书里多次提及两人的辩论。[2]“濠梁之辯”是其中的一次,其文字记录出自出自《庄子·秋水》。濠水是河名,在今天的安徽省凤阳;“梁”是古人对桥的称呼。[3]
原文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鲦鱼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白话文
庄子和惠子(惠施)出遊至濠水的桥梁上。庄子说:「鰷魚自在地游水,这就是鱼的快樂啊!」惠子说:「你不是鱼,如何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如何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知道什麼);而你本來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周全的(判斷)。」庄子说:「请回到原本的問題。你问‘你如何知道鱼快乐’这句话,表示你明白我知道鱼快乐後才問我(知道的方法),我(的方法)是在濠水上(觀察後)知道的。」
分析
因濠梁之辯出自《庄子》一书,目前无法确定故事是否只是庄子为了阐述他的观点编造而成。尤其是惠施目前所能够掌握的资料仅仅是出自《庄子·天下篇》,其本人的著作已经遗失,因此我们所能掌握的惠施的学说只有“历物之意”。[1]
有观点认为,濠梁之辯中,惠施代表的是理性思考。他就事论事,觉得人不可能感知鱼是否快乐,同时也不会将自己的快乐转移到外物之中。与他相反的是,庄子以自己对外物的理解作为外物的状况。他自己高兴,就将自己的高兴之情表达到河流中的鱼身上,认为鱼也很快乐。[4]
惠施認為不同的認識主體(人、魚、或其他物種)無法真正認識彼此的認識(例如,知道別人知道什麼),但莊子發現這種觀點是一種悖論,因為若無法認識其他主體的認識,就無法斷定其他主體無法認識,但惠施回應莊子的相關挑戰時還是沒察覺這是個悖論。於是莊子回到惠施一開始的問題(「安知魚之樂」),並且故意忽視其反問法的修辭而將其理解為真實的提問(知道魚之樂的方法是什麼),才會對惠施說「已知吾知之而問我」,並最後說出知道魚之樂的方法就是在河上觀察。所以原文的前半是牽涉到認識論、相對主義、和悖論的精彩哲學對話,後半則是莊子裝糊塗與惠施玩的語言遊戲[5]。
理解
整个辩论可以用以下流程来理解。
- 庄子观点:人能感知鱼的快乐。
- 惠施观点:人不能感知鱼的快乐。
辩论回合
庄子 | 惠施 | 原文语句 |
---|---|---|
庄知鱼乐 | 是鱼乐也 | |
惠知庄,庄不知鱼乐 |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
庄知鱼乐,惠不知庄 | 子亦非我 | |
惠不知庄,庄不知鱼乐 | 我非子,子亦非鱼 |
易經繫辭傳云:一陰一陽之謂道(事情有看的見的部分就有看不見的部分才是整全的道理):以這個觀點來看:在惠施提出“你怎麼知道”的疑問同時已經是站在“你已經知道”的觀點來提出質疑,否則惠施根本不必多此一問。反過來說如果惠施真的不知道莊子的知道,那惠施肯定會把莊子的話當耳邊風而不會提出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疑問
舉個例子來說:某甲(惠施)如果問某乙(莊子):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提出這問題的同時表示某甲(惠施)心中已有定見,這時某乙(莊子)怎麼回答都錯甚至可能讓問題在重複的地方輪迴,所以某乙(莊子)乾脆把問題拉回原點問某甲(惠施)你問我問題的同時你不是早就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