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 (湖南)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1],是全国四座炎帝陵之一[2],故又称湖南炎帝陵[3]、株洲炎帝陵[1][3]、炎陵炎帝陵[2][4]。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5]。
炎帝陵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所在 | 湖南省炎陵县 |
分类 | 古墓葬 |
时代 | 清 |
编号 | 4-0078-2-022 |
登录 | 1996年 |
历史
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紀》,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南宋罗泌撰《路史》,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南宋时,从茶陵县分出酃县。《酃县志》记,西汉时,此地已有炎帝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軍兴起,因担心被乱兵发掘,当地人将陵墓夷为平地。唐朝时,陵前建有佛寺,名“唐兴寺”。此时,炎帝陵仍“时有奉祀”。北宋开国后,宋太祖赵匡胤派人寻访古陵,在茶陵县康乐乡鹿原陂找到炎帝陵。乾德五年(967年),陵前建陵庙,以进行祭祀[2][4]。
抗战时期的1940年,湖南省主席薛岳决定将省政府暂时迁往酃县炎陵山。营建省府住所主事人因炎帝陵年久失修,报请薛岳批准、湖南省政府拨专款,修葺炎帝陵[6]。文化大革命期间,炎帝陵被毁。1983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5-139)。1986年,湖南省对炎帝陵进行全面整修,1988年,完成修复工程竣,对外开放[7]。1993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炎帝陵”陵款。与黄帝陵所在的黄陵县类似,酃县在1994年因炎帝陵改名炎陵县[2]。1996年11月,炎帝陵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月,列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此外,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炎帝陵祭典”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
景区
炎帝陵景区规模庞大,总规划面积122.5平方公里,对外开放旅游区面积3.6平方公里[3]。分为三大功能区——神农大殿祭祀区、陵寝大殿拜谒区、“神农园”缅怀区[1],以及皇山游览区、洣水风光带[3]。由炎帝陵殿、神农大殿、神农园、阙门、华夏广场、福林、圣德林、皇山碑林、炎帝陵牌坊等80多处(或说110多处[3])景观组成[1]。
注释
- . 编辑:黄诗立. 中国新闻网. 2022-08-19 [202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30) (简体中文).
- 徐庆全. . 责任编辑:赵芳. 正义网,来源:检察日报. 2011-04-08 [2022-11-29] (简体中文).
- . 编辑:肖静. 湖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网站,来源:株洲市炎陵县侨联. 2020-07-30 [2022-11-29] (简体中文).
-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 .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 2009 [2022-12-01]. ISBN 9787807366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0) (简体中文).
- 孟姣燕、周东平. . 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2020-01-09 [2022-11-29] (简体中文).
- . 炎陵县人民政府网站. [2022-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7) (简体中文).
- 黃進; 黃春平; 魏振軍. . 株洲日報. 2013-06-20 [202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