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族

高麗族,又称高丽人[2][3],有時亦稱中亚朝鲜族[4][2]前苏联高丽人[5]等,是對定居在前蘇聯地區之朝鲜民族之統稱。他们被斯大林政府于1937年强制迁移至中亚地区,主要居住在乌兹别克共和国哈萨克共和国[4]。在斯大林时期,他们不被允许离开中亚地区,不能参军,必须参与强制劳动,直至赫鲁晓夫政府时期被平反[4]。多数高丽人講俄语[4]

高麗族
俄語:
烏克蘭語
维克多·崔
涅丽·金
根纳季·戈洛夫金
维塔利·金
维塔利·金
總人口
500,000
分佈地區
 198,000[1]
 俄羅斯125,000[1]
 105,000[1]
 19,000[1]
 烏克蘭13,000[1]
 6,000[1]
 3,000[1]
語言
高麗語俄語
宗教信仰
基督宗教正教會新教)、佛教儒學
相关族群
朝鲜民族在韓國的俄羅斯人

历史

19世纪初朝鲜王朝开始衰落。少数富裕的地主拥有该国的农田,贫穷的农民则难以生存。许多农民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存条件,开始向朝鲜半岛的北方迁移。

一部分朝鲜人迁移到了大清帝国境内,他们定居的土地在1860年的《北京条约》中被割让给了俄罗斯帝国,这些人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第一批朝鲜人,总计761个家庭5310人。到了1869年,朝鲜人占滨海边疆区人口的20%。在1904年西伯利亞鐵路建成之前,朝鲜民族裔在俄罗斯远东的数量超过了俄罗斯族裔。1897年俄罗斯帝国人口普查显示整个其境内共有26,005名朝鲜人(16,225名男性和9,780名女性)。

在20世纪初,俄罗斯和朝鲜都与日本发生了冲突。1907年日俄战争结束后,作为战败方的俄罗斯在日本的授意下颁布了反朝鲜法,根据该法,朝鲜农民的土地被没收,朝鲜劳工被解雇。然而,俄境内的朝鲜移民数量继续增长;1914年的数字显示俄罗斯帝国境内共有64309名朝鲜人(其中20109人已经成为俄公民)。1910年,日韓合併,朝鮮成为了大日本帝國外地,1919年,日屬朝鲜三一運動遭镇压后,俄境内的朝鲜移民数量急剧增长。到了1923年,苏联的朝鲜人口已增加到106,817。次年,苏联开始采取措施控制朝鲜人口向其境内流动;1931年后,苏联停止接纳任何来自朝鲜的移民,并要求现有移民归化为苏联公民。

苏联远东地区的官员对朝鲜人与当时大日本帝国的关系持怀疑态度,根据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关于日本人有可能通过朝鲜族间谍渗透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报告,约瑟夫·斯大林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于在1937年8月21日签署了第1428-326号关于将朝鲜人从远东边境地区流放的决议。在当年的10月25日,36442个朝鲜家庭的171,781人被流放到了苏联的中亚地区。 被流放的朝鲜人在中亚面临困难的生活条件:政府承诺的货币援助从未兑现,此外,大多数被流放者者是稻农和渔民,他们难以适应新家园的干旱气候。根据人口统计资料,1937年和1938年有4万名被流放的朝鲜人因上述原因死亡。被流放者形成了一种凝聚力,他们合力建造了灌溉工程并开始种植水稻。 在苏联朝鲜民族儿童的学校里,政府在1939年将俄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并将朝鮮語从教学语言改为第二语言教授。不过从1945年起,当地完全停止了朝鮮語的教学。因此,后来的几代人都失去了使用朝鲜语的机会。现在绝大多数生活在中亚地区的朝鲜人已经完全不会说朝鲜语,他们虽然保留了自己的姓,但使用俄罗斯的名字。

著名的高麗人

参见

參考文獻

引用

  1. Ki 2002
  2. 民間全民電視公司. . 民視新聞網. 2019-04-26 [2022-07-16] (中文(繁體)).
  3. 손문정. . 韩联社(韩国联合通讯社). 2021-08-17 [202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中文).
  4. 杨束芳; 侯艾君. . 中青在线. 2009-06-02 [2022-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8).
  5. . 韩民族日报. [2022-07-16].
  6. Suh, Dae Sook, Koreans in the Soviet Union. Honolulu, HI: Center for Korean Studies and the Soviet-Asian Region Program of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1987. pg.79-82

来源

  • {{cita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oryo-saram}
  • Alekseenko, Aleksandr Nikolaevich, (PDF), Sotsiologicheskie Issledovaniia, 2001, (12): 58–6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6-30)
  • Back, Tae-Hyun, , Korean and Korean American Studies Bulletin, 2004, 12 (2-3): 45–88
  • Chang, Jon, , Koream Journal, February 2005 [2009-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7)
  • Dong, Xiaoyang; Su, Chang, , (PDF), Fort Monroe, Virginia: U.S. Army Training and Doctrine Command: 45–77, August 2005 [2007-03-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4-10)
  • Ki, Kwangseo, , , Seou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Overseas Koreans, December 2002
  • Kim, German Nikolaevich, , Al-Farabi University, 2003 [2007-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10-30)
  • Kim, Young-Sik, , Association for Asian Research, 2003b [2009-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9)
  • Lankov, Andrei, , , C. Hurst & Co.: 110–135, 2002, ISBN 978-1-85065-563-3
  • Lee, Kwang-kyu, , Seoul: Jimoondang, 2000, ISBN 89-88095-18-9
  • Lee, Jeanyoung, , (PDF), Inha University, 2006 [2006-11-23]
  • Pavlenko, Valentina Nikolaevna, , Local Government and Public Service Reform Initiative Case Studies, 1999, (30), (原始内容 (Microsoft Word)存档于2004-11-24)
  • Pohl, J. Otto, , Greenwood, 1999, ISBN 0-313-30921-3
  • Schlyter, Bridget, , , Stockholm University, 2004 [2006-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5-17)
人口普查數據
  • , Demoscope.ru, [2007-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4)
  • Trosterud, Trond, , Norway: University of Tromsø, 2000 [200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10-29)
  • ,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2002-10-09 [2006-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9)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高麗族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