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取町
熊取町(日语:/ Kumatori chō */?)是位於大阪府南部的行政區劃,為大阪府轄下人口最多的町。
熊取町 | |||
---|---|---|---|
町 | |||
日文轉寫 | |||
• 日文 | |||
• 平假名 | |||
• 罗马字 | Kumatori-chō | ||
永樂水庫 | |||
| |||
熊取町在大阪府的位置 | |||
熊取町 熊取町在日本的位置 | |||
坐标:34°24′05″N 135°21′21″E | |||
国家 | 日本 | ||
地方 | 近畿地方 | ||
都道府縣 | 大阪府 | ||
接鄰行政區 | 泉佐野市、貝塚市 | ||
政府 | |||
• 町長 | 藤原敏司 (現任任期至:2020年1月26日) | ||
面积 | |||
• 总计 | 17.19平方公里 | ||
人口(2018年2月28日) | |||
• 總計 | 43,924[1]人 | ||
• 密度 | 2,554人/平方公里 | ||
象徵 | |||
• 町樹 | 梅 | ||
• 町花 | 向日葵 | ||
时区 | 日本標準時間(UTC+9) | ||
町編號 | 27361-9 | ||
〒590-0495 | |||
町役場地址 | 大阪府泉南郡熊取町野田一丁目1番1號 | ||
電話號碼 | +81-27-452-1001 | ||
法人番號 | 7000020273619 | ||
網站 | http://www.town.kumatori.lg.jp/ |
歷史
「熊取」的地名最早出現在日本後紀中,其中記載804年桓武天皇至「熊取野」打獵,此後在此地也曾建有「熊取莊」,在令制國時代屬於和泉國日根郡。14世紀南北朝時期,南朝一方曾在此建有雨山城,並遭到北朝的圍城。[2]
現在的熊取町範圍在江戶時代為岸和田藩領地,明治維新後,先後隸屬岸和田縣、堺縣、大阪府,1889年實施町村制,設立熊取村。[2]
20世紀開始發展以泉州毛巾為主要產品的紡織工業,在二次大戰後人口開始成長,並於1951年改制為熊取町;1960年代更因為熊取新市鎮的開發,設立大規模的住宅區,使得本地從原本的農村聚落逐漸轉變為大城市周邊的通勤城市。[2]
變遷表
1889年4月1日 | 1889年 - 1926年 | 1926年 - 1944年 | 1945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88年 | 1989年 - 現在 | 現在 |
---|---|---|---|---|---|---|
熊取村 | 1951年11月3日 熊取町 |
行政
歷任首長
- 町長
- 下中利太郎(1951年1月31日~1956年6月11日)
- 中克人(1956年7月23日~1958年12月31日)
- 阪上政進(1959年2月22日~1971年2月21日)
- 下中忠一(1971年2月22日~1975年2月21日)
- 道明榮一(1955年2月22日~1983年7月1日)
- 下中融(1983年8月7日~1995年8月6日)
- 上垣正純(1995年8月7日~2007年12月19日)
- 中西誠(2008年1月27日~2016年1月26日)
- 藤原敏司(2016年1月27日~現任)
教育
1963年京都大學在此設立核子反應爐實驗所,在此設有學術研究用的核子反應爐。此後,配合此地新市鎮的開發,1980年代陸續在此設立了關西針灸短期大學(2003年改組為關西醫療大學)、大阪明淨女子短期大學(2000年改組為大阪觀光大學),大阪體育大學及其附設的大阪體育大學浪商中學校・高等學校也自茨木市遷至此地,該高中現在也成為本地唯一的高中。
- 大阪觀光大學
- 大阪體育大學
- 大阪體育大學浪商高等學校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日語) メジーナちゃん的Facebook專頁
- (日語) くまとりにぎわい観光協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OpenStreetMap上有關熊取町的地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