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風暴鸚鵡 (2020年)

熱帶風暴鸚鵡英語:,國際編號:2002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22020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Butchoy)是2020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鸚鵡」(馬來語)一名由馬來西亞提供,是指一種身上有藍色冠羽的鸚鵡[1][2]

熱帶風暴鸚鵡
(英文)
正在南海發展的熱帶風暴鸚鵡
正在南海發展的熱帶風暴鸚鵡
路徑圖
熱帶風暴鸚鵡的路徑圖
熱帶風暴鸚鵡的路徑圖
概況
形成日期2020年6月10日
消散日期2020年6月15日
最低氣壓996 hPa
瞬間最大陣風110 km/h
影響
死傷人數1死
影響地區菲律賓中國大陸廣東海南廣西)、香港澳門
備註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此熱帶氣旋離開其責任範圍之後,沒有再更新其風速資料
2020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發展過程

6月8日,一個熱帶擾動在薩馬島以東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8W。晚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低」。

6月10日凌晨12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6月11日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編號TD02。下午五時,菲律賓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將其命名。晚上1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6月12日凌晨2時,香港天文台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9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2W[註 1]。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002,並命名「鸚鵡」[註 2]。不久後,中國國家氣象中心跟隨升格,臺灣中央氣象局同時也將「鸚鵡」升格為輕度颱風。而澳門氣象局和香港天文台緊接在晚上10時和11時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6月13日下午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6月14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為熱帶低氣壓。上午8時50分左右,中國國家氣象中心表示「鸚鵡」在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海陵鎮沿海登陸。上午9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為熱帶低氣壓。上午1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布最後警告。下午2時,臺灣中央氣象局將其降為熱帶性低氣壓。下午5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為低壓區

6月15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消散。

影響

菲律賓

當地發出之最高風暴信號:一號風暴信號

6月11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將低壓區升格熱帶低氣壓,並命名「Butchoy」。其後,「鸚鵡」逐漸迫近菲律賓,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對棉蘭老西部、呂宋南部及維薩亞斯群島發出一號風暴信號

中國大陸

當地發布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在6月13日上午6時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在6月14日下午6時解除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广东

6月14日,颱風鹦鹉於當天早上8时50分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登陆,登陆时海上風力约7至9级、海面風浪不大,陆上風力约4至5级,並有小到中雨及局部大雨,當地的大角湾景区因風暴暫时关闭。[3]

海南

當地發布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廣西

當地發布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香港

熱帶風暴鸚鵡 (2020年)在香港的位置
長洲57 km/h
長洲
57 km/h
赤鱲角46 km/h
赤鱲角
46 km/h
青衣30 km/h
青衣
30 km/h
啟德40 km/h
啟德
40 km/h
西貢49 km/h
西貢
49 km/h
沙田26 km/h
沙田
26 km/h
流浮山35 km/h
流浮山
35 km/h
打鼓嶺24 km/h
打鼓嶺
24 km/h
天文台測風網絡8個參考自動氣象站錄得之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圖例:
代表錄得強風以下風速(共5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強風(共3個氣象站)
備註:流浮山的最高風速在信號取消後才錄得。
熱帶風暴鸚鵡 (2020年)在香港的位置
長洲54 km/h
長洲
54 km/h
赤鱲角34 km/h
赤鱲角
34 km/h
青衣26 km/h
青衣
26 km/h
啟德30 km/h
啟德
30 km/h
西貢36 km/h
西貢
36 km/h
沙田19 km/h
沙田
19 km/h
流浮山28 km/h
流浮山
28 km/h
打鼓嶺21 km/h
打鼓嶺
21 km/h
天文台測風網絡8個參考自動氣象站錄得之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圖例:
代表錄得強風以下風速(共7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強風(共1個氣象站)
當地發出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三號強風信號

天文台在6月11日中午發特別天氣提示,指位於菲律賓的低壓區逐漸發展,按現時預測低壓區會於明晚進入南海北部,並會在周末移近廣東沿岸[4]。天文台在6月11日下午10時15分表示位於菲律賓的低壓區正逐漸增強,一個熱帶氣旋似乎在形成中。[5]隨後在12日凌晨升格為熱帶低氣壓。[6]

香港天文台在6月12日下午8時2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鸚鵡集結在香港之東南偏南約740公里[7]。五分鐘過後,天文台再表示本港風勢將會逐漸增強,翌日日間考慮改發三號強風信號[8]

天文台在6月13日凌晨4時45分表示,中午前改發三號強風信號的機會較低。預料稍後本港風勢會逐漸增強,海有湧浪。屆時天文台會視乎本港風力情況,考慮發出三號強風信號。[9] 天文台在上午9時45分表示,下午稍後本港風勢會逐漸增強,天文台會在下午2時至4時改發三號強風信號。[10] 其後天文台在下午1時45分表示會在短期內改發三號強風信號。[11] 下午3時40分,天文台改發三號強風信號,當時集結在香港東南偏南約290公里[12]。同時,天文台指鸚鵡會在明早最接近香港,在西南約200公里範圍內掠過。除非鸚鵡顯著增強或採取較接近香港的路徑移動,否則發出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機會不大[13]。晚上10時45分,天文台表示三號強風信號會維持一段時間[14]

鸚鵡在6月14日凌晨2時至6時最接近香港,在西南約190公里掠過。隨着鸚鵡逐漸遠離,天文台在上午6時45分表示當香港普遍不再吹強風時,會改發一號戒備信號。及後在上午8時45分表示會在短期內改發一號戒備信號[15]。隨後天文台在上午10時40分改發一號戒備信號,當時鸚鵡集結在香港西南偏西約250公里。天文台在下午1時2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時鸚鵡集結在香港以西約280公里。[16]

鸚鵡吹襲期間,天文台8個參考自動氣象站中有3個錄得強風,三號信號只欠一站便達標,當中啟德以些微之差,未能達到強風水平。不過尖沙咀天星碼頭錄得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每小時41公里[17],表示市區亦受強風影響。長洲、西貢及機場錄得之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分別為每小時57、49及46公里。14日中午,一號戒備號信號仍然生效期間,一名39歲姓陳女子在大嶼山下長沙泳灘對開海面衝浪,其間遇溺昏迷,由朋友救起送上沙灘。救援人員接報到場,將昏迷的女子送往北大嶼山醫院,女子經搶救後於12時57分證實死亡。[18]

澳門

熱帶風暴鸚鵡 (2020年)在澳门的位置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15.1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
15.1
大炮台山25.6
大炮台山
25.6
外港碼頭42
外港碼頭
42
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廠
海事博物館22
海事博物館
22
友誼大橋北峰46.4
友誼大橋
北峰

46.4
友誼大橋南峰51.8
友誼大橋
南峰

51.8
嘉樂庇總督大橋50
嘉樂庇
總督大橋

50
西灣大橋50.8
西灣大橋
50.8
大潭山29.2
大潭山
29.2
東亞運站-
東亞運站
九澳29.9
九澳
29.9
路環分站13.7
路環分站
13.7
澳門大學32.4
澳門大學
32.4
澳門氣象局氣象站錄得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單位為公里每小時(km/h)。圖例:
代表錄得清勁以下風力
代表錄得清勁至強勁風力
備註:外港碼頭的最高風速在信號取消後才錄得。
當地發出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三號風球

6月12日晚上5時半氣象局預告會在晚上七時發出一號風球,並預告翌日下午至晚間發出三號風球機會高,但發出藍色風暴潮警告機會低。晚上7時,氣象局發出一號風球[19]。氣象局於6月13日早上11時30分表示翌日凌晨前後發出八號風球機會為中等。下午5點,氣象局宣佈於下午6時發出三號風球,並指出受鸚鵡環流影響期間,澳門風力可能間中達到八號風球下限,一度表示不排除在14日凌晨前後發出八號風球的可能性。[20]6月14日凌晨2點左右,氣象局表示由於鸚鵡採取較預測稍遠的路徑,加上澳門本地和三條跨海大橋風力沒有顯著增強,因此無需發出八號風球,並表示三號風球於上午時間維持。隨着鸚鵡逐漸遠離澳門,氣象局在6月14日下午1時正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記錄

菲律賓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風暴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風暴信號
    2020-06-11 17:00-2020-06-12 11:00
下一熱帶氣旋
颱風黃蜂 熱帶低氣壓

香港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戒備信號
    2020-06-12 20:20-2020-06-13 15:40
    2020-06-14 10:40-13:20
下一熱帶氣旋
熱帶低氣壓劍魚 熱帶風暴拉克
熱帶低氣壓劍魚 三號強風信號
    2020-06-13 15:40-2020-06-14 10:40
熱帶風暴拉克

澳門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風球
    2020-06-12 19:00-2020-06-13 18:00
下一熱帶氣旋
熱帶低氣壓劍魚 颱風海高斯
熱帶低氣壓劍魚 三號風球
    2020-06-13 18:00-2020-06-14 13:00
熱帶風暴拉克

中國大陸

国家气象中心 颱風預警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2020-06-13 06:00-2020-06-14 18:00
下一熱帶氣旋
強颱風巴 熱帶風暴拉克
颱風格比

註釋

  1.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為所有於其責任範圍內被該部門評定為熱帶氣旋的系統作出編號,由兩位數及一個英文字母組成。英文字母表示該熱帶氣旋形成的區域,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以W表示;而兩位數字則指熱帶氣旋於當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區域內形成次序,換言之「02W」即指鸚鵡是年內第2個於西北太平洋區域內形成的熱帶氣旋。此編號系統每年重新開始。
  2. 日本氣象廳世界氣象組織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區域專責氣象中心,負責該區域內(包括南海、東海)的熱帶氣旋正式編號與命名工作:每當該機構把一個熱帶低氣壓升為熱帶風暴時,該機構亦會依照在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上通過的名稱表作出命名,同時給予4位數字的國際編號。前兩位為當年公元紀年最後兩位數(2020),後兩位代表鸚鵡是當年被日本氣象廳02個升為熱帶風暴熱帶氣旋

參考文獻

  1. 香港天文台. . [2020-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2.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14-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4).
  3. 阳江:各地多举措降低「鹦鹉」带来的影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陽江广播電視台《陽江新聞》,2020年6月14日》)
  4. .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5. 香港天文台. . 2020-06-11 [2020-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繁體中文)
  6. 香港天文台. . 2020-06-12 [2020-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繁體中文)
  7. 香港天文台. . 2020-06-12 [2020-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繁體中文)
  8. 香港天文台. . 2020-06-12 [2020-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繁體中文)
  9. 香港天文台. . 2020-06-13 [2020-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繁體中文)
  10. 香港天文台. . 2020-06-13 [2020-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繁體中文)
  11. 香港天文台. . 2020-06-13 [2020-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繁體中文)
  12. 香港天文台. . 2020-06-13 [2020-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繁體中文)
  13. 香港天文台. . 2020-06-13 [2020-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繁體中文)
  14. 香港天文台. . 2020-06-13 [2020-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繁體中文)
  15. 香港天文台. . 2020-06-14 [202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繁體中文)
  16. 香港天文台. . 2020-06-14 [202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繁體中文)
  17. 香港天文台. . 2020-06-14 [202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繁體中文)
  18. .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2020-06-14.
  19. . RTHK. [2020-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3).
  20. . www.tdm.com.mo. [2021-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參見

外部連結

太平洋颱風季
主題頁 - 專題 - 編輯指南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熱帶風暴鸚鵡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