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泥層
牛津泥層(英語:)是一個英國的侏羅紀海洋沉積岩,大部分位於東南英格蘭,西至多塞特郡,北至約克郡。牛津泥層的年代約為侏羅紀中晚期的卡洛夫階至牛津階 [1],該層包含兩種主要的岩相 (地质),下層為彼得伯勒段(英語:),其為一富含化石及有機物的泥岩。該岩相及其岩層通常被稱為下牛津泥層,岩相上段則有中牛津泥層的史都華拜段(英語:)及上牛津泥層的韋茅斯段(英語:)。上段岩相缺乏化石且充滿鈣化的泥岩。
| 牛津泥層 地层年代:侏羅紀中期至晚期(卡洛夫階至牛津階), | |
|---|---|
|  韋茅斯附近的海岸露出的牛津泥層 | |
| 类型 | |
| 属于 | 安康姆群 | 
| 包含 | 彼得伯勒段(英語:)、史都華拜段(英語:)、韋茅斯段(英語:) | 
| 上覆 | 西華頓層、科羅利亞群 | 
| 下伏 | 凱拉威斯層、奧斯卡拜層 | 
| 厚度 | 可達185公尺,在東密德蘭薛爾夫平均為50至70公尺 | 
| 岩性 | |
| 主要 | 黏土岩 | 
| 次要 | 泥岩 | 
| 地点 | |
| 取名自 | 牛津 | 
| 地区 | 牛津、 彼得伯勒、 多塞特郡、 約克郡 | 
| 国家 | .svg.png.webp) 英国  英格兰 | 
牛津泥層出現在牛津、彼得伯勒及韋茅斯的地表上,並在這些地區的多處採石場發現。下牛津泥層頂端發現有發生岩性的改變,其由易碎的頁岩轉變為灰色的泥岩。中及上牛津泥層有些微的不同,由一道位於南密德蘭的泥質石灰岩將兩段分隔。
古生物學
    
牛津泥層最為著名的是其富含大量的魚類及無脊椎動物化石。許多化石被保存完好,偶爾會發現化石完整度極高的個體。生活在牛津泥海的動物包括蛇頸龍目、中喙鱷科、魚龍目、頭足綱(如箭石目)、雙殼綱及多種的腹足綱。恐龍蛋也在下牛津泥層中被發現,他們位於英格蘭劍橋郡。
鳥臀目
    
不明的歐洲鳥腳下目恐龍被發現在下牛津泥層,位於英格蘭劍橋郡。
| 牛津泥層的鳥臀目成員 | ||||||
|---|---|---|---|---|---|---|
| 屬 | 種 | 發現地點 | 地層位置 | 發現部位 | 備註 | 圖片 | 
| 卡洛夫龍 | 利氏卡洛夫龙[2] | 
 | 下段[2] | “股骨”[3] | ||
| 堡垒勒苏维斯龙[5] | 下段[5] | |||||
| Indeterminate[7] | 
 | |||||
| 原始铠甲龙[2] | 
 | 下段[2] | ||||
| 利氏窃肉龙 | 
 | 下段[2] | “部分下頜骨”[9] | |||
蜥臀目
    
| 牛津泥層的蜥臀目成員 | ||||||
|---|---|---|---|---|---|---|
| 屬 | 種 | 發現地點 | 地層位置 | 發現部位 | 備註 | 圖片 | 
| 史氏似鲸龙[2] | 
 | 下段[2] | “半個骨架”[10] |  | ||
| 牛津美扭椎龙[11] | 
 | 上段[11] | 不相連的頭骨和骨架,可能還有四肢碎片[12] | |||
| 未定[13] | 在劍橋郡發現的尾椎骨曾被Upchurch跟Martin(2003)錯認為是“利氏鸟面龙”合模标本同系列[14] | |||||
| 未定[11] | 
 | 中段[11] | ||||
| 中棘龍 | 派氏中棘龙 M. parkeri | 
 | 上段 | |||
蛇頸龍目
    
| 屬 | 種 | 發現地點 | 地層位置 | 發現部位 | 備註 | 圖片 | 
|---|---|---|---|---|---|---|
| 淺隱龍 | 宽股浅隐龙 |  厚肋龍 | ||||
| 里氏浅隐龙 | 淺隱龍科 | |||||
| 滑齒龍 | 残酷滑齿龙 | 海獵龍類 上龍科 | ||||
| 粗颈滑齿龙 | 海獵龍類上龍科 | |||||
| 大理石泳龙 | 坎氏大理石泳龙 | 上龍科 | ||||
| 海鰻龍 | 利氏海鳗龙 | 淺隱龍科 | ||||
| 厚肋龍 | 道氏厚肋龙 | 上龍科 | ||||
| 泥泳龍 | 菲氏泥泳龙 | 海獵龍類上龍科 | ||||
| 尖锁龙 | 箭锁尖锁龙 | 淺隱龍科 | ||||
| 上龍 | 安氏上龙 | 海獵龍類上龍科,代表一个不同于上龍的新属 | ||||
| 扁鼻強龍 | 贪食扁鼻强龙 | 海獵龍類上龍科 | ||||
| 三鎖龍 | 丝氏三锁龙 | 淺隱龍科 | ||||
厚莖魚目
    
| 屬 | 種 | 發現地點 | 地層位置 | 發現部位 | 備註 | 圖片 | 
|---|---|---|---|---|---|---|
| 利茲魚 Leedsichthys | 困惑利兹鱼 L. problematicus | 巨型滤食性厚茎鱼目 | ||||
| 马提尔鱼 | 瑞氏马提尔鱼 | 滤食性厚茎鱼目 | ||||
| “高茎鱼” | “宽吻高茎鱼” | 肉食性厚茎鱼目,与高茎鱼无关,是直茎鱼的近亲 | 
海鱷亞目
    
*紅色表重新分類
| 屬 | 種 | 發現地點 | 地層位置 | 發現部位 | 備註 | 圖片 | 
|---|---|---|---|---|---|---|
| 雷米鱷 | 钝齿雷米鳄 | 真蜥鱷亞目鬥蜥鱷科 |  新狭蜥鳄  鱷齒鱷 | |||
| 优雅鳄 | 利氏优雅鳄 | 鬥蜥鱷科真蜥鱷科 | ||||
| 狹蜥鱷 | 爱氏狭蜥鳄 | 現被歸類為新狭蜥鳄 | ||||
| 堡垒狭蜥鳄 | 爱氏新狭蜥鳄的次異名 | |||||
| 新狭蜥鳄 | 爱氏新狭蜥鳄 | 鬥蜥鱷科真蜥鱷科 | ||||
| 神秘鳄属 | 利氏神秘鳄 | |||||
| 中喙鱷 | 上层中喙鳄 | 該物種現被歸類為一個新屬“海鱷屬”[15] | ||||
| 海鱷 | 上层海鳄 | 中喙鱷亞科中喙鱷科 | ||||
| 纤泳鳄 | 利氏纤泳鳄 | 中喙鱷亞科中喙鱷科 | ||||
| 鱷齒鱷 | 短吻鳄齿鳄 | 地蜥鱷亞科中喙鱷科 | ||||
| 堡垒鳄齿鳄 | 地蜥鱷亞科中喙鱷科 | |||||
| 嗜血暴泳鳄 | 地蜥鱷亞科中喙鱷科 | |||||
經濟利用
    
牛津泥層的土質透氣且柔軟,經常被用來鋪路,也是倫敦大部分建築所使用的傅萊頓磚偷的來源。於製磚來看,牛津泥層具有含碳量高的優勢,碳提供的燃燒所需的部分燃料,從而減少了對外部燃料的需求。
參考文獻
    
- . The BGS Lexicon of Named Rock Units.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21 August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7).
- "10.9 Cambridgeshire, England; 1. Lower Oxford Clay," in Weishampel, et al. (2004). Page 540.
- "Table 18.1," in Weishampel, et al. (2004). Page 396.
- Weishampel, et al. (2004). Pages 539-540.
- "10.7 Dorset, England; 3. Lower Oxford Clay" and "cambridgeshire">"10.9 Cambridgeshire, England; 1. Lower Oxford Clay," in Weishampel, et al. (2004). Pages 539-540.
- "10.7 Dorset, England; 3. Lower Oxford Clay," in Weishampel, et al. (2004). Page 539.
- Listed as "?Lexovisaurus sp." in "10.10 Bedfordshire, England; 1. Oxford Clay," in Weishampel, et al. (2004). Page 540.
- "10.10 Bedfordshire, England; 1. Oxford Clay," in Weishampel, et al. (2004). Page 540.
- "Table 17.1," in Weishampel, et al. (2004). Page 367.
- "Table 13.1," in Weishampel, et al. (2004). Page 265.
- "10.14 Oxfordshire, England; 8. Middle Oxford Clay," in Weishampel, et al. (2004). Page 540.
- "Table 4.1," in Weishampel, et al. (2004). Page 72.
- "10.14 Wiltshire, England; 4. Oxford Clay," in Weishampel, et al. (2004). Page 540.
- Noé LF, Liston JJ, Chapman SD. 2010. ‘Old bones, dry subject’: the dinosaurs and pterosaur collected by Alfred Nicholson Leeds of Peterborough, England.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343: 49–77.
- Young, M.T.; Brignon, A.; Sachs, S.; Hornung, J.; Foffa, D.; Kitson, J.J.N.; Johnson, M.M.; Steel, L. .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21, 192 (2): 510–553 [2021-06-28]. doi:10.1093/zoolinnean/zlaa0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 Mark T. Young; Marco Brandalise de Andrade; Stephen L. Brusatte; Manabu Sakamoto; Jeff Liston. .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3, 11 (4): 475–513. doi:10.1080/14772019.2012.704948.
延伸閱讀
    
- Andrews, C. W. 1910. "A 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Marine Reptiles of the Oxford Clay, Part I". British Museum (Natural History), London, England: 205 pp.
- Andrews, CW. 1913. A 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Marine Reptiles of the Oxford Clay, Part II. British Museum (Natural History). pp. 205pp.
- M. J. Benton and P. S. Spencer. 1995. Fossil Reptiles of Great Britain. Chapman & Hall, London 1-386
- J. B. Delair. 1973. The dinosaurs of Wiltshire. The Wiltshire Archaeological and Natural History Magazine 68:1-7
- P. M. Galton. 1980. European Jurassic ornithopod dinosaurs of the families Hypsilophodontidae and Camptosauridae. 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Abhandlungen 160(1):73-95
- D. M. Martill. 1988. A review of the terrestrial vertebrate of fossils of the Oxford Clay (Callovian-Oxfordian) of England. Mercian Geologist 11(3):171-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