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楓
牛耳楓(學名:,英文名稱:)[3],別稱牛耳樹、牛耳風、牛耳豐、牛耳公、牛耳鈴、鈴豬肚、豬肚果、 豬肚木、豬肚子、豬洛木、豬絡木、豬仔木、珠碌子、山羊屎、羊屎子、老虎耳、土鴉膽子、大耳梳、南嶺虎楠、南嶺虎皮楠及嶺南虎皮楠等[2][3],為虎皮楠科虎皮楠屬植物[3]。本種種加詞 calycinum意為「屬於萼的、具大萼的」[4]。本種模式種採自於中國廣東沿海島嶼[5],由英國植物學家喬治·邊沁首次發表於1861年出版的《香港植物誌》之內[6]。
牛耳楓 |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目: | 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
科: | 交让木科 Daphniphyllaceae |
属: | 虎皮楠属 Daphniphyllum |
种: | 牛耳楓 D. calycinum |
二名法 | |
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1] | |
異名 | |
形態特徵
牛耳楓是一種常綠灌木[3]或小喬木植物[8],高約1-6米[9][10]。小枝灰褐色,具稀疏的皮孔及葉痕[11],直徑約3-5毫米。[5]
葉
葉為長圓形、長倒卵形、倒卵形或闊橢圓形[11],單葉互生[3],多聚生於枝端[10],紙質或薄革質[11],頂端近圓形或鈍[9],有時急尖[3]或具短尖頭[8],基部闊楔形、近圓形[3]或鈍[11],表面綠色[3],具光澤[8],背面粉綠色[3],乾時淺褐色[11],具細小的白色乳頭狀突起[9],全緣,邊緣略為反卷,側脈8-12對[11],表面較為明顯,背面隆起,網脈明顯[9],長約5-18厘米[11],寬約2-9厘米[11];葉柄直徑約2毫米,長約2[11]-15[9]厘米。[5]
醫藥用途
根部
本種的根部可供入藥,中藥名為牛耳楓根,味辛、苦,性涼,有毒,藥材主產於廣西、海南、廣東、雲南等地,具清熱解毒、舒筋活血等功效,主治咳嗽、感冒、扁桃體炎、風濕關節痛、骨折、跌打損傷及毒蛇咬傷等,全年均可挖根採收,切片曬乾或鮮用[3]。
參考
- . The Plant List.
- . .
- . .
- . 樹木谷. [201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30).
- (PDF). 45(1): 8.
- . The International Plant Names Index.
- . 香港植物資料庫, 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植物標本室.
- 王玉生, 蔡岳文. . 汕頭大學出版社. 2007年7月: 139. ISBN 978-7-81036-859-9.
- (PDF). 2: 187.
- 林有潤, 韋強, 謝振華. . 南方日報出版社. 2010年6月: 81. ISBN 978-7-5491-0000-2.
- (PDF). 3: 231–232.
外部連結
- (简体中文). 中國自然標本館 物種相冊. [March 16, 2012].
- (简体中文). 中國植物圖像庫. [March 16,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简体中文). 植物通. [March 16, 20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