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新歌
結構
- 引子(散板,遼濶地):模仿蒙古長調民歌的特色,運用了三度裝飾音、散板節奏和泛音等技巧。以弓弦樂器的顫弓和撥弦樂器的滾奏作伴奏,表現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和牧場上生機勃勃的景象。
- 慢板(慢速,深情地):樂曲的主題出現。以馬鈴和木魚模仿悠閒的馬蹄聲。旋律加入富蒙古特色的二度、三度或以上的顫音和打音,表現牧民悠然騎在緩行的馬上。贊美家鄉和新生活。
- 小快板(稍快,跳躍地):表現蒙古短調民歌明快節奏的特點。以笛子跳躍的吐音演奏,馬鈴和木魚的伴奏。描繪牧民策馬馳聘的歡樂情景。
- 廣濶的快板(自豪地):節奏放寬,旋律舒展,後半部短暫離開羽調式,變成宫調式,表達牧民們對社會主義的歌頌。
- 熱烈的急板(更熱烈地):回到羽調式,情緒更加高漲。運用了花舌、吐音、飛指等技巧,在強烈的節奏音型襯托下,旋律更加急驟,在高潮中結束全曲。形象的模擬駿馬的嘶鳴聲,進一步的渲染了一望無邊的草原上人歡馬叫的熱烈氣氛。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