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的午後
背景與內容
此詩的最初版本於1865年(馬拉美在1865年6月寫信給亨利·卡扎利(Henri Cazalis)時首次提到此詩)至1867年期間寫成,終稿於1876年出版。詩歌描述了古羅馬神話中牧神法翁剛從午睡中甦醒過來的感官經驗,他以夢一樣的囈語詳述早晨與幾名寧芙相遇的經過,整段獨白儼如夢囈。
馬拉美的詩作以晦澀難懂見稱,同時亦有種迷濛的美,《牧神的午後》一詩正好傳達了這種似真非真,如夢如幻的美感。[2]主角牧神在詩中一再歌頌仙女,以及與她們相處的每一刻,但最後醒來發現孑然一人,只能慨嘆「別了,仙女們;我還會看見你們化成的影」。[3]
對後世的影響
《牧神的午後》啟發了法國作曲家德布西創作《牧神的午後前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亦啟發了瓦斯拉夫·弗米契·尼金斯基、傑羅姆·羅賓斯、提姆·拉殊頓(Tim Rushton)編導同名的芭蕾舞作品。德布西的前奏曲與尼金斯基所編的《牧神的午後》芭蕾舞對藝術中的現代主義發展影響深遠。
資料來源
- Weinfield, Henry. Stephane Mallarme, Collected Poems. Translated with commentary. 199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nline version at GoogleBoo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多情的散步:法國象徵派詩選》(1992年):14頁、243頁。
- 《多情的散步:法國象徵派詩選》(1992年):293頁。
參考書籍
- 魏尔伦、兰波、马拉美著;飞白、小跃譯(1992年):《多情的散步:法國象徵派詩選》,中國文聯出版社,ISBN 9787505904651。
- Hendrik Lücke: Mallarmé - Debussy. Eine vergleichende Studie zur Kunstanschauung am Beispiel von „L'Après-midi d'un Faune“. (= Studien zur Musikwissenschaft, Bd. 4). Dr. Kovac, Hamburg 2005, ISBN 3-8300-1685-9.
法語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L'Après-Midi d'un faune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