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馘碑
獻馘碑,是位於宜蘭市中山公園內東南側,日治時期當地政府埋葬無主孤魂的納骨塔,目的是為了紀念開闢宜蘭地區初期遭原住民所殺害的漢人。為宜蘭縣境內體積最大、高度最高、設計最複雜、施工最精緻、規模較大且保存完整之紀念碑,2004年3月12日公告為縣定古蹟[1]。
獻馘碑 | |
---|---|
獻馘碑正面 | |
位置 | 臺灣宜蘭縣宜蘭市中山公園內 |
建成时间 | 日本明治42年(1909年) |
類型 | 登錄等級:縣定古蹟 登錄種類:碑碣 |
參觀費用 | 免費 |
詳細登錄資料 | |
材料 | 大理石 |
開放 | 全日 |
背景
「馘」(音同「國」),指的是首級[2]。原本宜蘭山上的原住民泰雅族,曾有「獵頭」的習俗。自吳沙入墾宜蘭地區後,由於漢人不斷的擴張土地,常與漢人發生衝突,尤其以南澳一帶的泰雅族人最強悍勇猛,使羅大春所闢的蘇花古道幾乎荒廢。當時治台的清朝官員撫剿並行,曾多次派兵圍剿,但卻都失敗[3]。
及至日治時代,日本勢力進入山地,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設立宜蘭隘勇線,以監控南澳的泰雅族人。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日本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上任,於明治四十年(1908年)領軍攻打太魯閣山區,並透過隘勇線封鎖鹽等民生物資。南澳與溪頭兩社被迫於明治四十一年(1909年)投降,自深山的祖居地遷移至靠近平地的地方,形成新部落。頭目獻出武器和獵獲的頭骨,且矢言革除出草獵首的傳統[4]。
當時宜蘭仕紳為了紀念不再受泰雅族人獵頭的威脅,於是由波江野吉太郎發起募款,共募得4,410圓。於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立碑。原欲立碑於員山堡金六結庄(今宜蘭高中),但因地基不穩而改立於宜蘭神社公園(即今址)[5],工期五個月(一月至五月)。塔下埋有泰雅族所獻出的武器和所馘獵的頭骨。
建築特色
獻馘碑高29尺6寸(約9.86公尺),以大南澳所產的大理石為建材。
外觀由下而上分為台基、底座、碑身、碑頂等四個部分,台基長寬約26尺(約8.66公尺),將底座墊高,強化其線條與收腰的處理,構成有層次的幾何效果。底座的四角向上突出。碑體下方石頭刻有設立此碑的緣由,是由清廩生林拱辰所撰[1]。
塔身為圓柱體,底座向上接連著圓柱,柱頭覆以圓蓋,在順勢向上收窄到頂端的圓球,並刻有「獻馘碑」三個大篆字體的碑名。
碑文內容
蘭邑僻在臺灣東部,北山面海,沿山一帶以上,俗有呼為「生番」者,性極慓悍猙猛, 說文曰「獸足」,謂之「番」,意者生長深山,日與獸伍,未經王化陶鎔,生番命名 是之取稱。其居上巢下窟,其食羶肉酪漿,其種族異名分,其俗身文體裸,其酬酢往來, 既禮義廉恥之不知,其出沒隱見魑魅魍魎之難測,殘忍成習,戕殺為勇,或持刀刃,或帶銃 炮,或三五成群,或仟佰聚黨,或白晝遽下山麓,或黑夜突入家,或潛伏曲襲人以不及窺, 或逕落平原傷人,以不及料,嗟嗟!災禍之烈,何止殺身;冤慘之深,孰如喪首! 清政府嘗憫焉,亟思為民除害,又以覆載攸同,不忍右戮,乃於設隘提防以外,屢為招安,為民除 害,無如其梗化不服何;興師問罪,又無如何其負隅相抗何。改隸以來,戎馬倥傯,官斯 土者,類因平匪事,忙未遑及此而生番之嗜殺如故,上下百有餘年,街庄人民山隘士卒遭害難以數計。 及中田廳長蒞任,首講理番之策,以建治安之基,及築警寮設隘線,明治三十六年十一月自清 水溪始,迄同四十一年六月抵大南澳止,星霜六易。布置已周,犄角以制,威武以壓之,又興化 育以啟其愚,通貿易以利其便,撫綏備至,感召最神,遂有以使之去逆效順,一自南澳平眾社服 乃扶老攜幼,稽首於軍前曰:「今而後世世子孫皆感生成之德,毋復行兇肆害,為悉致所馘顱骨 且獻其兵器以謝罪焉。」於是殘魂慰,群情洽,民番共睦,人鬼相安。我蘭自開闢至今,何曾有 此盛事!爰是紳耆倡捐,閤邑響應,因為築塚建碑以安亡魂,且俾爾熙來攘往者得以知聖世之澤及枯骨。 明治四十二年三月 宜蘭廳下紳士商庶總代 波江野吉太郎、江錦章、李紹宗、陳掄元 同具 藍新 林拱辰 撰 島田正幹 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