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祐
生平
王僧祐年幼時就已經很聰明,叔父王微就曾摸著僧祐的頭說:「這孩子清晰懂思考,不會是個急躁輕率的人。」堂兄王儉亦很看重僧祐,但每當他以顯貴官員出行的陣仗,以笳笛及騎隊開路到僧祐府前等僧祐出來,僧祐都會立即稱病不去。王儉就說:「這就是我所希冀的年輕人樣子呀。」當時人都推崇王儉追求名望及德行,而器重僧祐拒絕趨炎附勢。[1]
王僧祐成年後獲舉秀才,原獲任命為驃騎法曹,但因為體弱而沒有接受任官[2]。不過後來劉瓛聽聞其名氣和才幹,寫信向朝廷舉薦他,獲任命為著作佐郎,後遷司空祭酒[3]。僧祐後來轉任晉安王蕭子懋的文學,而當時的晉安王友為陳郡袁氏的袁利,當時人都認為這次選任相當美妙。後調任太子中舍人,但一次在當值期間就稱病徑自離去,遭御史中丞沈約彈劾,後官至黃門郎去世。[4]。
性格特徵
王僧祐未成年就屢經親人去世,而服喪期間就盡表孝心,至喪期結束後竟因頭髮大量掉落而差點戴不到冠帽。僧祐喜歡研究古代之事,愛好老莊學說而不追求地位顯貴,而且擅長草隸書及彈琴。然而他卻一直托病拒絕和別人出遊,不管其身份高低,這就令齊高帝蕭道成曾向王儉稱僧祐為「朝隱」,王儉答稱他不是想學隱士那樣清高脫俗,只是多病愛清靜而已。不過後來僧祐贈詞王儉,故意就形容王儉府第天天都很多人拜訪,而他的就門可羅雀。後來僧祐為齊武帝寫了講武賦,王儉向他借賦一看遭其拒絕;竟陵王蕭子良知僧祐會彈琴,找席上機會送琴想聽其演奏,又遭拒絕。及至後來隱士何點及王氏遠房王思遠等人想結交他,亦都被拒。 [5]
家庭
孫
- 王碧,有文才,比王籍早死[8]。
參考資料
- 《南史·卷21》:遠子僧佑字胤宗,幼聰悟,叔父微撫其首曰:「兒神明意用,當不作率爾人。」雅爲從兄儉所重,毎鳴笳列騶到其門候之,僧佑輒稱疾不前。儉曰:「此吾之所望於若人也。」世皆推儉之愛名德,而重僧佑之不趨勢也。
- 《南史·卷21》:舉秀才,爲驃騎法曹,羸瘠不堪受命。
- 《南史·卷21》:沛國劉瓛聞風而悅,上書薦之。爲著作佐郎,遷司空祭酒
- 《南史·卷21》:稍遷晉安王文學,而陳郡袁利爲友,時人以爲妙選。……永明末,爲太子中舍人,在直屬疾,不待對人輒去。中丞沈約彈之云:「肆情運氣,不顧朝典,揚眉闊步,直轡高驅。」坐贖論。……卒於黃門郎。
- 《南史·卷21》:未弱冠,頻經憂,居喪至孝。服闋,髮落略盡,殆不立冠帽。……雅好博古,善老、莊,不尚繁華。工草隸,善鼓琴,亭然獨立,不交當世。……謝病不與公卿遊。齊高帝謂王儉曰:「卿從可謂朝隱。」答曰:「臣從非敢妄同高人,直是愛閑多病耳。」經贈儉詩云:「汝家在市門,我家在南郭;汝家饒賓侶,我家多鳥雀。」儉時聲高一代,賓客填門,僧佑不爲之屈,時人嘉之。……齊武帝數閱武,僧佑獻講武賦,王儉借觀不與。竟陵王子良聞其工琴,於座取琴進之,不從命。……時何點、王思遠之徒請交,並不降意。自天子至於侯伯,未嘗與一人遊。子籍。
- 《南史·卷21》:微兄遠字景舒,位光祿勳。時人謂遠如屏風,屈曲從俗,能蔽風露。言能不乖物理也。
- 《梁書·卷50》:王籍字文海,琅邪臨沂人。祖遠,宋光祿勳。父僧祐,齊驍騎將軍。籍七歲能屬文,及長好學,博涉有才氣。……湘東王為荊州,引為安西府諮議參軍,帶作塘令,不理縣事,日飲酒,人有訟者,鞭而遣之。少時,卒。
- 《梁書·卷50》:子碧,亦有文才,先籍卒。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