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三
王德三(1898年7月15日—1930年12月31日),云南省祥云县人。原名王懋廷,字正辚,笔名正零。[1]中国共产党早期人物。
王德三 | |
---|---|
字 | 正辚 |
性别 | 男 |
出生 | 王懋廷 1898年7月15日 云南省祥云县 |
逝世 | 1930年12月31日 云南省昆明 | (32歲)
别名 | 王正辚 |
教育程度 | 北京大学 |
活跃时期 | 20世纪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生平
王德三生于刘厂乡王家庄的一个耕读世家。1913年考入大理高等小学,毕业后升入省立第二师范。师范三年级时因维护正义带头打巡警,导致不能在大理读书。1919年4月转学到昆明成德中学,在校期间常阅读进步刊物。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2][1]
1921年3月,加入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与王复生一起共同担任法文组翻译。[1]1922年,经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秋及1924年秋,先后被派到陕西华县成林中学和绥德省立第四师范任教,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思想。1925年2月,创建绥德共青团支部,任特支书记。后建立中共绥德支部,任书记。此为陕北地区最早的党、团组织。同年夏,回北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3]。1925年7月发起成立云南革新社,10月创办《革新》周刊[4][1]。
1926年春赴广州,到黄埔军校第三期任政治教官,主讲《帝国主义》课程。不久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留守处政治训练班主任。1927年2月被派回昆明,主持成立中共云南省临时工委,任书记。领导成立农民协会,昆明市总工会等革命团体[5]。国共合作失败后,到开远、蒙山、文山等地指导农民运动。1928年夏,赴苏联,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11月11日,从莫斯科返回云南,向党组织传达“六大”精神,又前往各地巡视,召开支部会议。[1]
1929年1月,中共云南省临委改选,王德三任迤南特委书记。在此期间主持制定的《少数民族问题大纲》,对后来党对民族工作的理论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5月1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省临委又重新确定仍由王德三担任省临委书记。[1]同年10月,领导发动文山武装起义。1929年领导马关八寨、文山小塘子武装起义。1930年,领导陆良旧州、三岔河等地武装起义[6]。1930年1月经党中央批准,云南省临委召开扩大会议,正式选举产生中共云南省委,王德三任书记。与此同时,国民党云南当局加紧反共,局势日益险恶,他决定亲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情况,由于当时直达上海的道路不通,只能先回祥云从滇西绕道缅甸前往上海。1930年11月19日,在与祥云的挑脚结伴同行至昆明西郊长坡路上,被省委内部人士王少犹告发而被捕。[1]12月31日,被处决于昆明北校场[7][8]。后被中共追认为革命烈士[9]。
纪念
王德三之墓位于昆明市盘龙区黑龙潭公园内,为第一批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德三在刘厂镇王家庄村的故居是第四批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内建有纪念馆[10]。
1990年12月31日,王德三就义60周年之际,王德三的半身铜像在祥云县城的龙翔公园落成[11]。
- 王德三烈士铜像
参考
- 祥云县志编纂委员会. .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805. ISBN 7-101-01548-4.
-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4.10: 358. ISBN 7-5367-0928-5.
- 云南日报社新闻研究所编.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4.08: 723.
- 李盛平主编. .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9.04: 59. ISBN 7-80035-227-7.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运史研究所编. .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02: 364. ISBN 7-205-02359-9.
- 大理州文化局,大理州文联,大理报社. .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86.08: 121.
- 云南省巧家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12: 623. ISBN 7-222-02221-X.
- 王健英著. .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88.11: 462. ISBN 7-5065-0446-4.
- 张海赴等主编. . 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 1991.08: 377. ISBN 7-80027-131-5.
- . 武定县人民法院. 2020-07-01 [2022-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9).
- 杨林兴. .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5: 153. ISBN 978-7-222-11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