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命再劫

极盗车神》(英語:)是埃德加·赖特自编自导的2017年動作片安塞爾·埃爾格特领衔主演标题人物“宝贝”,一心摆脱犯罪生涯、与女友黛博拉(莉莉·詹姆斯饰)长相厮守。凱文·斯貝西喬·漢姆艾莎·岡薩雷傑米·福克斯強·柏恩瑟饰演配角。Working Title Films合伙人艾瑞克·費納蒂姆·貝文与高谈阔论制片的尼拉·帕克联合制作本片,索尼影业发行三星影业负责商业发布,电影由三星影业和传媒权利资本合作注资。

极盗车神
电影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埃德加·赖特
监制
编剧埃德加·赖特
主演
配乐史蒂文·普赖斯
摄影比尔·波普
  • 保罗·马奇利斯
  • 乔纳森·阿莫斯
制片商
片长113分钟[1]
产地
语言英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2017年3月11日 (2017-03-11)西南偏南
  • 2017年6月28日 (2017-06-28)(英国、美国)
  • 2017年8月3日 (2017-08-03)(台湾)
  • 2017年8月25日 (2017-08-25)(中国大陆)
  • 2019年9月14日 (2019-09-14)(香港)
发行商索尼影业发行
预算3400万美元[3]
票房2.27亿美元[4]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
香港
臺灣

本片源自赖特年轻时的构想,先后经过二十多年发展,早期导演经历令他对本片的抱负更进一步。电影本以洛杉矶为背景,后改为亚特兰大,把该城风貌融入叙事并发挥重要作用。2016年2至5月,《极盗车神》的主体拍摄在亚特兰大展开,为期四个月。电影制作涉及精心计划与协调的特技、编舞、镜头内剪辑。影评人研究本片主题,强调电影采用的色彩象征手法和男主角的道德观发展。

电影2017年3月11日在西南偏南电影节首映,6月28日在北美和英国院线上映,精工细作和风格赢得传媒普遍好评,但人物塑造和剧本偶有非议。國家評論協會把《极盗车神》选为年度佳片。本片的良好口碑,加上系列大片票房号召力减弱,促使本片拿下近2.27亿美元全球票房。影片获众多荣誉肯定,入围三项奥斯卡金像奖、两项英国电影学院奖(获最佳剪辑奖)、两项评论家选择奖(同样在剪辑奖胜出)、一项金球獎,另有以技术成就为主的许多其他奖项。票房口碑双丰收促使制片商考虑拍续集。

剧情

宝贝是亚特兰大职业逃逸司机,专门开车帮银行抢劫犯逃脱。幼时车祸夺走双亲,他患上严重耳鸣,靠音乐的淨化作用减轻症状。宝贝多年前无意间偷走犯罪头目道哥存放赃物的车,从此靠运送道哥召集的抢劫犯还债。闲暇时他把录制的对话片段混录成音乐,照顾哑巴养父约瑟夫。宝贝在餐馆吃饭时结识女服务员黛博拉,两人开始交往。

宝贝再次参与的抢劫出了岔子,有人见义勇为带枪追捕,但联同警察都被宝贝甩掉。还清欠债后宝贝决心不再犯罪,开始在披萨店送外卖。道哥在他晚上与黛博拉约会时出现,以黛博拉和约瑟夫的安全威胁他加入下一次行动。

最新行动人员包括为人随和的巴迪与神枪手夫人达琳,非常容易发怒动武的“蝙蝠”刚见面就不喜欢宝贝,处处针对。众人购买非法枪支时蝙蝠声称卖家有人是卧底警察并直接开火,与巴迪等人杀害现场绝大部分军火商。蝙蝠回程时要求宝贝在黛博拉工作的餐厅停车,宝贝知道他残忍嗜杀,想方设法避免他不快或为逃单杀人。

道哥对蝙蝠等人杀害军火商非常愤怒,称那些人都是他买通的腐败警察。他决定取消抢劫,但蝙蝠等人坚持行动。宝贝当晚想同黛博拉远走高飞但遭巴迪和蝙蝠阻挡,原来蝙蝠发现他的混录磁带,觉得宝贝想告发众人,结果宝贝播放其中一盘磁带,内容的确是混录音乐才逃过一劫。

蝙蝠抢劫时杀害保安,反感至极的宝贝拒绝开车逃离,蝙蝠出手殴打。忍无可忍的宝贝开车冲向鋼筋,当场刺穿蝙蝠,宝贝、巴迪、达琳下车徒步逃跑。达琳同警方交火时丧生,巴迪对宝贝怀恨在心发誓杀他报仇。宝贝偷车逃回家,把约瑟夫送到疗养院,以往抢劫的收入也都留给他,随后去餐厅接黛博拉,发现巴迪就在等他。宝贝趁警方出现开枪打中巴迪并与黛博拉逃离。

宝贝来到道哥的藏身处想取回磁带,哪怕只拿母亲唱歌那盘也行但道哥不同意。看到黛博拉安慰宝贝时道哥心软,送两人现金并指明出境路线,自称也曾爱过。此前军火交易时幸存的警察赶到停车场与宝贝、黛博拉、道哥对峙,道哥出手打死对方但手上中枪。巴迪开车赶到撞死道哥,经过追逐他抓到宝贝,在宝贝耳边开枪。宝贝短暂失聪,黛博拉用撬棍打中巴迪,宝贝开枪命中巴迪的腿,后者摔下楼,黛博拉与宝贝逃离现场。

黛博拉和宝贝次日遇到警方路障,宝贝决定投降。约瑟夫、黛博拉等人出庭为他说情, 强调他虽走上歧路但心地善良。法官判他25年有期徒刑,五年后可以申请假释。黛博拉在宝贝坐牢期间不离不弃,开老式车去接他出狱,一如宝贝多年来的美梦。

演员

安塞尔·艾尔高特(左)与莉莉·詹姆斯出席本片悉尼首映式
  • 安塞爾·埃爾格特饰迈尔斯·“宝贝”:
    宝贝是随时待命的犯罪逃逸司机,非常喜欢音乐[5]。艾尔高特认为宝贝非常纯真,“内心深处比实际年龄更年轻”[6]埃德加·赖特Working Title Films制片人早在取得电影预算前就开始思考请谁出演男主角,考虑人选包括艾尔高特、約翰·波耶加羅根·勒曼[7][8]。艾尔高特觉得剧本引人入胜,决定前来试境[6]。试镜好几次后,他因试镜录影带中假唱与随Commodores乐队1977年单曲《Easy》起舞的表演入选[9]。赖特对这首歌非常满意并加入电影配乐[9][10]。导演表示,“艾尔高特身上有种古老灵魂的感觉,感觉与剧本很契合”,所以请他出演[7]
    • 哈德森·米克饰童年时的宝贝[11]
  • 莉莉·詹姆斯饰黛博拉:
    黛博拉是与宝贝交往的餐厅服务员。詹姆斯认为剧本导向和配乐扣人心弦,决定参与女主角试镜。[12]媒体采访时询问她自认与黛博拉有什么特别相似的地方,詹姆斯回答:“我喜欢音乐,有些会做梦,还有些冲动。黛博拉决定抛下餐馆的工作、跟刚刚认识的人私奔……我自认也会这样冲动,而且我很忠诚”。[12]艾瑪·史東曾是女主角扮演人选[13]
  • 凱文·斯貝西饰道哥:
    道哥是亚特兰大犯罪集团的神秘头目,斯派西参演《极盗车神》的消息于2015年11月正式向传媒公布[14]
  • 喬·漢姆饰杰森·“巴迪”·范霍恩:
    巴迪本是华尔街银行家,因吸毒走上犯罪道路,中年危机导致他的决定往往是一时冲动。赖特眼中的巴迪强壮、文雅、英俊,就像《亡命大煞星》里史提夫·麥昆、亦或《战略高手》中佐治·古尼诠释的人物,只不过更为险恶。[15]巴迪是本片唯一专为演员创作的角色,赖特是哈姆的粉丝和老友[16]。两人2008年在《週六夜現場》节目后的聚会相识[15][17],早在制片商选中本片多年前,哈姆就曾参与剧本的同桌分角阅读[18]
  • 艾莎·岡薩雷饰莫妮卡·“达琳”·卡斯特罗:
    达琳是巴迪的夫人,非常年轻、活泼,也是道哥抢劫团伙唯一的女子。她和巴迪关系密切,两人一起就像邦妮和克萊德[19]。冈萨雷斯觉得达琳对现实毫无依恋,生活乏味,思想和行为格格不入[20],但她对这样强势的女角色很感兴趣:“我觉得她可谓铁石心肠,非常令人敬畏。她的保护欲很强,只要看到所爱面临威胁就变成母狮。”[21]冈萨雷斯2015年12月加入剧组[22]
  • 傑米·福克斯饰利昂·“蝙蝠”·杰斐逊三世:
    蝙蝠是道哥的心腹,为人特别残忍,对任何人只要稍有不满就无情除去。赖特推荐请福克斯出演,又担心对方可能不想演配角[17]。福克斯对本片艺术导向深感着迷,在昆汀·塔伦蒂诺支持下加入项目[17]。他模仿年轻时在洛杉矶喜剧俱乐部初遇的老友扮演蝙蝠[23]
  • 強·柏恩瑟饰格里芬·“格里夫”:
    格里夫是道哥的爪牙,负责保护抢劫人员。博恩瑟认为新闻媒体常将罪犯描绘得非常无能,为演好角色他向现实生活中的职业罪犯请教,以便更好地了解角色和黑社會内部运作。[24]他在接受采访时称:“总有些白痴一直待在原地或落下钱包导致被抓,但犯罪头目水平、智商大相径庭,我觉得有些很有天赋,做事非常认真,所以和他们交流”[24]
  • CJ·琼斯饰乔:
    乔是宝贝的养父,耳朵听不见而且坐轮椅。选角总监弗朗辛·梅瑟勒需找到合适演员诠释约瑟夫,琼斯远比角色年轻,但竞争对手大多不是聋哑人,最终他脱颖而出。琼斯决定直到后期制作才请现场翻译,他还与现场导师合作帮艾尔高特磨练手语[25]

其他演员包括:Flea饰演艾迪·“没鼻子”[26]兰尼·琼出演JD[27]斯凯·费雷拉扮演宝贝的生母[28];兰斯·帕默诠释宝贝的生父[29]大冯波杀手迈克客串餐馆顾客[30]保罗·威廉姆斯饰演“屠夫”[30]乔恩·斯宾塞出演狱警[30]

制作

早期发展和准备

2010年的埃德加·赖特

赖特早在1995年就萌生本片构想,当时他21岁,住在伦敦近郊,编剧和导演事业尚无起色,但一直对项目充满热情[7][17][31]。他搬到伦敦拍摄职业电影处女作、低成本西部喜剧片《荒野大指客》,同时思考未来在娱乐业如何发展[7]。赖特反复聆听乔恩·斯宾塞布鲁斯爆炸乐队第四张录音室《Orange》,为构想《极盗车神》助力[7]。起初他的思路是高速追车,随后演变成完整桥段,逃逸司机在车上随歌曲《喇叭裤》起舞,接下来进入追车戏[31][32]。这场戏后来写入剧本放在电影开头,但赖特此时的构想才刚起步,距项目落实还差得远[17]。电影定型时的艺术走向受众多因素影响,如iPod面世、赖特童年时的耳鸣症,他对奧利佛·薩克斯著作《音乐神经学》的理解等[32]

2003年赖特用2.5万英镑预算为尼尔·克拉克斯顿的《蓝歌》制作音乐视频,故事背景源自《极盗车神》早期构想[33]。视频的成功出人意料,赖特对此很高兴,但他认为构想潜力远不止此,感到有些浪费[17][34]。回首往事,赖特承认2003年的音乐视频意义重大,是《极盗车神》的概念验证[17]。赖特首部重要长片《活人甡吃》(2004年)从艺术导向上看是催生《极盗车神》的重要催化剂,代表他开始长期同Working Title Films制片人合作,《极盗车神》前期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协助[7]。2007年赖特已同Working Title签署拍摄多部电影的合约,心中对《极盗车神》已有明确构思,他与史蒂文·普赖斯会晤,探讨影片早期音乐理念[7]。剧本创作在2010年《歪小子史考特》上映前后开始,但赖特因项目《世界尽头》(2013年)与《蚁人》分身术,其中《蚁人》此时项目前景未定,赖特已同喬·柯尼許创作剧本,需要优先处理,故《极盗车神》的前期准备一再延迟[7]。赖特离开《蚁人》后立即投身本片制作,制片商在开拍前开始整理演员和技术人员名册[7]。赖特与洛杉矶、伦敦前职业罪犯共事,力求准确反映银行抢劫犯如何“工作”[33]

赖特与首席剪辑保罗·马奇利斯、洛杉矶剪辑埃文·希夫在制作初期用动画分镜设计预剪辑草案。马奇利斯负责用Avid Media Composer软件把每个动画分镜与配乐歌曲切分,他和赖特曾在《世界尽头》和《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合作。马奇利斯还在片场提供摄制建议,这对剪辑师来说很不寻常。[35]

摄制

《极盗车神》主要在亚特兰大市中心取景,实地镜头突出桃树中心(摄于2019年)等地标

《极盗车神》本以洛杉矶为背景,但高昂的制作成本令剧组望而却步[33][36]。制片商决定挑选为电影制作提供优厚可转移免税额度的城市,亚特兰大在选址侦探提供的选项中脱颖而出。该市大片出境率比其他全球城市高一倍,为确保剧情真实可信,镜头必须保留城市风貌。[36][37]赖特用一周在亚特兰大了解地方景观和文化以便按需修改剧本,发现该城身为物流枢纽更适合《极盗车神》剧情落实[36]。电影2016年2月开始主体拍摄,耗时四个月,同年五月收尾[38][39],基本在亚特兰大市中心取景[36]。选址注重突出亚特兰大地标(如桃树中心)、文化机构乃至当地传媒[40][41]。其他取景地点包括乔治亚州盖恩斯维尔门罗县乡村[40]。选址侦探曾为第一摄制组探查亚特兰大其他郊区,但赖特觉得郊区茂密的树叶不适合充当本片背景,城市化的一面更好[33]。电影拍摄期间共为地方经济贡献3010万美元[42]

赖特表示,《粉身碎骨》(1971年)、《美國風情畫》(1973年)、《虎口拔牙》(1978年)、《驚爆點》(1991年)、《落水狗》(1992年)、《盜火線》(1995年)等电影对本片视觉特点和创作导向影响很大[32][33][34][43]。为营造美感,剧组的主要目标包括以实景电影制作技术拍摄[44]。这需要精心策划来协调特技和编舞,尽可能都用镜头拍出来,实在不得以才动用视觉效果[45][46]。《极盗车神》是摄影总监比尔·波普与赖特继《世界尽头》和《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后合作的第三部电影。波普基本是用宽银幕35毫米柯达胶片拍摄本片,采用潘那维申Panaflex Millennium XL2摄像机配备G、T、C系列宽银幕镜头[44]。为捕捉激烈特技或达成导演为个别镜头要求的特殊摄制角度,摄影师还需以专用相机配合超级35胶片拍摄[47]。物流运输遇到困难之际,潘那维申驻亚特兰大办事处协调剧组满足摄制需要[44]。高潮戏在亞特蘭大獵鷹训练设施停车场上演,剧组只能夜间借用拍摄,灯光昏暗导致摄制非常困难[44]。最后剧组采用翻新后曝光宽容度更大的阿萊Alexa相机以数字格式拍摄[35][44]

视觉效果

赖特注重实效电影制作手段,片中视觉特效很少[48]。斯图尔特·拉什利与谢兰德拉·斯旺卡监督伦敦双重否定特效公司创作本片大部分视觉效果[45],共计430个镜头[47],投入专业画师120人[45]。他们以电影早期动画分镜为参考确定视听项目[47],使用Nuke软件制作无法直接用镜头拍摄的追车动画。追车桥段一旦重拍往往就需要更新特效动画,特效组需维护软件控制工具,以便画师随时调用最新音频。[47]英国莫里奈公司也为本片制作特效镜头[47]

据拉什利透露,突出电影视听组合曲目的关键桥段包括“哈莱姆曳步舞”、宝贝走街串巷买咖啡的推轨单镜头、“龙舌兰酒”、道哥抢劫团伙与卧底警察交火。“哈莱姆曳步舞”是片中比较复杂的桥段,剧组拍摄并保留的镜头量超出所需,以便需要时调用。[47]“龙舌兰酒”桥段布景需要精确配合镜头内剪辑。双重否定用子弹发射、火花、枪声补充真人镜头,同时牢记配合音乐鼓点节奏[47]。特效工作组发现镜头融合音频对真人电影非常适合,但如何向观众传达情感暗示等问题对工作提出独特挑战[47]

《极盗车神》的高潮桥段称为“布莱顿摇滚”,为保障安全、避免损失太大,双重否定用计算机生成画面强化镜头。为体现车辆撞到人物,特效组分阶段制作事故画面,再融合成完整镜头,营造现实感和控制感。[47]巴迪偷来的警车从停车场顶楼坠落中庭,剧组需缩短掉落距离,在停车场另一边用起重机按车主要求把车放下。双重否定用中庭的光学雷达扫描图接景,叠加特技延长实际坠落时间。[47]

特技与编舞

第二摄制组导演达林·普雷斯科特、特技司机杰里米·弗莱及其他专家组成的团队协调影片车辆特效[49][50]。他们取得市区拍摄许可前先在亚特兰大赛车场排练,剧组用特制的起重机镜头、装有起重机臂且内置摄像机的小汽车捕捉特技。接下来马奇利斯把胶片剪成新版动画,及时提高特技拍摄精度。[50]许多车辆特技是弗莱开车,演员经过适当训练可以参与要求不高的特技演出[51]

《极盗车神》的特效演出非常复杂,普雷斯科特认为本片是他最重要的项目[46]。片中“180度进、180度出”桥段由弗莱驾车高速通过多辆汽车阻挡的窄巷,其间车头与车尾对调位置(180度)。据普雷斯科特回忆,这场戏共拍摄五到六次,“你要考虑很多,不能让杰里米受伤,拍这场戏要花不少钱,摄影师需保持距离以免受伤”。[46]电影片头的高速公路追逐戏也很复杂、难拍[50][52],剧组无权封闭85號州際公路,必须在八小时内完成摄制,迫使众人仅排练一小时就在凌晨开拍。除多次高速跨越外,桥段还有跨越障碍物等特技,普雷斯科特带队一边考虑交通状况一边仔细协调。庞大的警方车队包围50辆电影摄制车,占满85号州际公路所有车道。[50]根据剧本要求,男主角驾驶的逃逸用车应该低调,容易融入周围车辆[52]。赖特根据失窍汽车统计数据选中丰田卡罗拉,但制片商要求车辆“稍性感点儿”,剧组最后选用红色斯巴鲁WRX[52]

瑞安·赫芬顿负责本片编舞,确保片中编舞桥段电影演员和特技演员的动作同步[53]。《极盗车神》是他首次参与电影制作,此前主要同希雅拱廊之火等艺人合作,名声基本局限在音乐领域[53]。赫芬顿觉得本片剧本引人入胜,但他不熟悉导演以往的作品,只能在首次面试后花时间补课[54]。赫芬顿与赖特早期面谈时详细交流艺术视野,用节奏或结构充满戏剧变化的歌曲充当模板[53]。赫芬顿在电影开拍第一天已经开始督导“哈莱姆曳步舞”桥段,现场聘用五到六十名臨時演員[54]。艾尔高特和福克斯都有舞蹈经验,所以其他桥段编舞没那么费劲儿[54]。演员排练每个桥段时都播放音乐,一个个镜头练习[47]

音效设计

剧组在伦敦特威克纳姆制片厂(摄于2010年)预先混录音频

朱利安·斯莱特获邀参与项目前收到剧本副本和便携式文档,其中包含精心挑选的音乐和粗略混音[55]。他与音乐编辑布拉德利·法默密切合作,把每段音乐分解成独特的节奏图,进而满足任何时间的同步需求。为避免音乐响起时掉拍,他们经常需要音频变调[55]两人用不同音频模拟宝贝的耳鸣,有时效果明显,有时只可意味、难以言传。耳鸣强度取决于宝贝的情绪,越焦急声音越大。[55]事实证明音频节奏变化很难把握,斯莱特称,法默用实例表明,考虑每个音乐环节的同时,也要考虑没有音乐应该怎么处理,这样需要的构想时间就长得多[55]。“哈莱姆曳步舞”桥段的音效创作最复杂,经过25轮才处理好,其中既有发动机各种差异微妙的音效,又有变化细微的对白等[56]。“布莱顿摇滚”同样对剧组提出高要求,需要全新的音效频率、并改变嗓音及其他音效来突显宝贝扭曲的视角[55]

音效组用八天时间在亚特兰大赛车场录制汽车音效。为录制驾驶员和乘客位置听到的声音(车载录音),录音师吴华生在每辆车安装约六个话筒,进气箱和无线电仪表板各一个,排气口附近两个,发动机舱两个。吊杆操作员詹姆斯·彼得森带着枪式话筒跟在每辆车后录制外部声音,车辆经过的噪音用XY立体声设备录制。剧组在伦敦特威克纳姆制片厂预先混录音频,最终混音在金冠影业后期制作设施完成。[56]

音乐

赖特与普莱斯在电影前期准备阶段交换看法,挑选十首曲目塑造影片音乐走向[7]。剧组共取得36首曲目的采用许可,大部分都在电影开拍很久以前写入剧本[57][58]。剧本部分嘻哈电子音乐曲目包含听不清的取样,赖特无法取得许可[34][59]。最后他放弃其中的取样部分,单独取得歌曲许可并纳入配乐唱片[34]。唱片还有《追我呀》和《他反应慢吗》两首原创歌曲,由危险老鼠考拉小子作曲,其中《追我呀》还有Run the Jewels乐队和大冯波的贡献[53]。《他反应慢吗》取样斯派西和博恩瑟的对白,考拉小子用模拟设备制成歌曲[60]

2017年6月23日,哥伦比亚唱片旗下品牌三十世纪唱片发行本片配乐的黑胶雷射唱片[61]。2018年4月13日,包含上张唱片未发布内容的《极盗车神第二卷:配乐中的配乐》面世[62]

主题

《极盗车神》用颜色象征核心人物性格。宝贝的暗色代表沉默是金,与蝙蝠、达琳、巴迪鲜艳明亮的颜色对比显著

赖特把宝贝的道德转变视为本片关键主题。大卫·西姆斯在《大西洋》杂志发文指出,电影起初以宝贝依赖音乐体现人物道德感与社会脱节,他利用音乐逃避耳鸣症与周围的混乱环境,直到保护黛博拉与约瑟夫的责任感、身边逐渐失控的局面迫使他直面现实。[43]电影采用黑幫電影常见的表现手法,特别是英雄宿命、彻底的邪恶行径[63]

与赖特其他电影一样,《极盗车神》色彩动机非常鲜明,以不同颜色象征核心人物性格。宝贝起初衣装颜色单调,反映他眼中的世界只有黑白两色,与其他抢劫犯鲜艳明亮的颜色对比显著:蝙蝠是红色、达琳是紫色与粉色、巴迪为蓝色。随着故事发展,犯罪团伙构成的压力激增,宝贝的服饰色调随之变化,例如浅灰色乃至血迹斑斑的白衬衫。服装设计师考特尼·霍夫曼表示,宝贝浅灰色的服饰代表他竭力抗争,想摆脱犯罪组织。[64]红色的含义随剧情变化,开始时代表蝙蝠嗜血的一面,到电影后半截变成象征巴迪痛失情侣后的愤怒[65]。《洛杉磯時報》刊登贾斯汀·张的评论,称《极盗车神》探索身份认同与个人风格,同时探讨两者如何决定人的社会地位[66]

大卫·霍林希德与简·胡在《洛杉矶书评》发文,认为种族也是本片重要主题。文章以电影多个角度着手,如选角着眼“白人就是纯真”立场,建立“种族意识”潜台词,又如文化挪用的伦理道德问题。[67]

发行

院线

2017年3月11日,《极盗车神》全球首映式在德克萨斯州奧斯汀西南偏南电影节举行[68]。市场宣传由三星影业打头[69],策略包括积极参与社交媒体[70]、全球巡回宣传[7]、创作色彩鲜明的复古风格人物海报[71]。三星与索尼影业发行原计划安排本片八月中旬在北美和英国上映[72],但影片在电影节巡演反响热烈[73][74],两家公司决定提前六周、在6月28日上映[75]。通常暑期电影市场早期竞争更激烈,小成本电影更适合排在后期,故此次提前很不寻常[72][73]

家用媒体

索尼影业家用娱乐2017年9月12日发布《极盗车神》隨選視訊[76],十月推出蓝光影碟DVD4K超高清/蓝光组合[77]。实物版包含两小时花絮,如幕后镜头、制作排练、分镜画廊、评论音轨、《蓝歌》音乐视频[78]。《极盗车神》DVD和蓝光影碟面世首周就登顶美国畅销榜,售出22万6657份,收入560万美元[79]。截至2018年1月,电影的DVD和蓝光影碟共售出59万5111份[80]

电视播映

Showtime電視網FX拥有本片的美国廣播聯賣[81][82]。Showtime还向订阅用户提供流媒体观看[81]

反响

票房

《极盗车神》在中国市场表现一般,北美和欧洲上映期间反响上佳,属票房大片[74][83][84]。电影在美国和加拿大收入约1.08亿美元,其他市场1.19亿,总票房约2.27亿[4],在2017年电影排第43[85],创下赖特导演电影新高[86]。扣除拍摄预算、营销成本及其他费用,三星与传媒权利资本净获利5150万美元[86]。良好口碑与系列大片票房号召刀减弱是本片大卖的重要原因[7][87]

美国电影院出口民调数据表明,本片在各类观众都有很大商业潜力。电影首映当晚的影院评分民调显示影迷平均评分“A−”(最高“A+”,最低“F”)。观众以年轻人为主,五成二不超过25岁,五成七为男子。观众选择本片的主要原因包括:想看动作片(四成四)、喜欢片中演员(两成六)、喜欢导演(一成六)。按小时计算的预售票量令《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黯然失色。[88]即便考虑媒体好评与良好口碑,大部分经济型电影也难以像本片这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长时间卖座[3][88]。《极盗车神》全面上映第一天收入570万美元,其中包括星期二晚预映进账210万美元,随后又在周四拿下330万美元[89]。影片首周末共在3226家电影院收入近三千万美元排名第二,仅次于《神偷奶爸3[90],超出索尼的首周票房预期[88],创下赖特导演电影在美国开映的新纪录[90][91]。第二个周末本片票房降至1300万美元,只有首周三成七[92];第三个周末电影进账880万美元[93]。8月14日,电影在美国市场收入破亿[94]。三星在8月25日这周扩大影片上映院线范围,从1074家电影院收入120万美元,比上周增加三成四[95]。2017年10月19日,《极盗车神》撤下北美院线[96]

2017年6月28日至7月2日,《极盗车神》在另外16个国家或地区发行,周末总票房仅次于《神偷奶爸3》排第二[97]。影片首周在英国680家电影院收入360万英镑,其他15个国家或地区都有不及[84][98];第二周收入180万美元[99],第三周仅下降两成六[100]。本片在英国共计进账1160万美元[101]。《极盗车神》在澳大利亚上映首周收入370万美元[100],墨西哥170万美元[102],法国170万美元[103],德国120万美元[104],巴西120万美元[104],西班牙84.3万美元[99],马来西亚62万美元[103]。九月中旬本片登陆韩国院线,收入312万美元[105]。9月3日,电影的海外票房总收入已经破亿[106]

专业评价

“英国编剧兼导演埃德加·赖特的新作《极盗车神》融汽车、动作、惊悚、唱片、歌舞、爱情于一体,娱乐效果已非笔墨所能形容,无论电影制作还是表演水平都很高。”
——《洛杉磯時報》贾斯汀·张[66]

美国传媒把《极盗车神》评为2017年度佳片[107],如國家評論協會年度十大佳片[108]。新闻工作者称赞影片制作精良,尽显导演专长[63][109][110]。《帝國雜誌》的特里·怀特称本片“原创程度多年来少有”,是“银幕上最接近追车歌剧”的作品[111]彼得·布拉德肖在《衛報》发文称赞电影既时尚又迷人,“充满纯粹的快乐与善良本质”,坚持追车没有人受害所以不是犯罪的浪漫理念[112]。《综艺》刊登彼得·德布鲁格的文章,赞扬影片凭“高明的笑点、突然的反转……恰如其分的歌曲”,结合特别突出的追车场面自成一派[113]

影评人高度评价演员表现[63][114],特别是艾尔高特和詹姆斯[66][115][116]。文章认为前者足以成为大明星,詹姆斯的表现“光芒四射”[117][118]。影评人对电影人物塑造看法不一,有些批评片中部分人物、特别是女人的形象[119][120]。“IndieWire”的埃里克·科恩指出,黛博拉的人物发展有欠成熟[121];怀特也觉得她的背景交待不足,人物缺乏深度与自我[111]。理查德·布罗迪在《紐約客》发文,认为本片几乎每句对白都有目的,缺乏不同人物间的细微差异,演员种族多样但角色很大程度上可以互换[122]。《纽约》杂志刊登大卫·艾德尔斯汀的文章,观点同《纽约观察家报》的塞尔玛·亚当斯类似,认为人物发展是本片优势所在[123][124]

电影高潮桥段的剧本创作和情节发展引起反弹[125]。影评人认为高潮部分基调变化太大太快,破坏观影体验,是本片最大的败笔[126][119]。亚当·奈曼在《影迷》杂志宣称,剧本失误表明赖特独自编剧的经验不足[127],“TheWrap”网站认为《极盗车神》的势头在高潮桥段损失殆尽,很不协调而且很不寻常,“难得见到电影人开场表现如此亮眼,最后却草草收场”[128]。《纽约客》刊登安东尼·莱恩的文章,觉得本片太自命不凡,不像《終棘警探》(2007年)等赖特动作喜剧更有自知之明[129]

爛番茄网站收集本片394篇评论,认可度达九成二。网站的共识评述写道:“风格时尚、激动人心,再用所向披靡的配乐推波助澜。《极盗车神》急速上路——证明创作快节奏的动作片无需牺牲惊悚元素。”[130]Metacritic共收集影片53篇评论,加权平均分86(最高100),代表“普遍好评”[131]

荣誉

机构 颁奖日期 奖项 提名人 结果 参考
奥斯卡金像奖 2018年3月4日 最佳剪辑 保罗·马奇利斯、乔纳森·阿莫斯 提名 [132]
最佳音效剪辑 朱利安·斯莱特 提名
最佳音效 蒂姆·卡弗金、玛丽·埃利斯、朱利安·斯莱特 提名
女性电影记者联盟 2018年1月9日 最佳剪辑 保罗·马奇利斯、乔纳森·阿莫斯 提名 [133]
美国电影剪辑工会 2018年1月26日 最佳歌舞或喜剧片剪辑 提名 [134]
英国电影学院奖 2018年2月18日 最佳剪辑 獲獎 [135]
最佳音效 蒂姆·卡弗金、玛丽·埃利斯、朱利安·斯莱特 提名
美国选角工会 2018年1月18日 大成本剧情片类 弗兰辛·梅思勒、米根·刘易斯 提名 [136]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 2017年12月12日 最佳剪辑 保罗·马奇利斯、乔纳森·阿莫斯 獲獎 [137]
电影音效工会 2018年2月24日 真人电影类 马克·阿普尔比、蒂姆·卡弗金、加里斯·卡森斯、玛丽·埃利斯、格伦·加萨德、朱利安·斯莱特 提名 [138]
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2018年1月11日 最佳剪辑 保罗·马奇利斯、乔纳森·阿莫斯 獲獎 [139]
最佳动作片 《极盗车神》 提名
底特律影评人协会 2017年12月7日 最佳音乐采用 獲獎 [140]
帝國獎 2018年3月18日 最佳导演 埃德加·赖特 提名 [141]
[142]
最佳男新人 安塞爾·埃爾格特 提名
最佳惊悚片 《极盗车神》 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 獲獎
最佳配乐 獲獎
乔治亚影评人协会 2018年1月12日 最佳影片 提名 [143]
最佳导演 埃德加·赖特 提名
奥格尔索普奖优秀乔治亚电影 獲獎
金球獎 2018年1月7日 最佳电影男主角(音乐剧/喜剧类) 安塞尔·艾尔高特 提名 [144]
美国音效剪辑工会 2018年2月18日 最佳长片电影音乐音效剪辑 朱利安·斯莱特、布拉德利·法默 提名 [145]
最佳长片电影对白音效剪辑 朱利安·斯莱特、丹·摩根 提名
最佳长片电影音效与动态拟音剪辑 朱利安·斯莱特、杰里米·普莱斯、马丁·坎特威尔、阿瑟·格雷利、罗恩·沃森、彼得·汉森、佐伊·弗里德、彼得·伯吉斯 提名
爛番茄 2018年1月3日 2017年最佳大范围上映电影 《极盗车神》 第七 [146]
2017年最佳动作片 獲獎
IndieWire影评人奖 2016年12月19日 2017年最期待电影 提名 [147]
国际选址经理工会 2018年4月7日 最佳当代片选址 道格·德莱塞、凯尔·辛肖 獲獎 [148]
最佳电影委员会 亚特兰大电影和娱乐市长办公室 獲獎
伦敦影评人协会 2018年1月28日 技术成就奖 达林·普雷斯科特(特技) 提名 [149]
化妆与发型师工会 2018年2月24日 最佳当代长片化妆 菲奥纳库什、菲利斯·登普 提名 [150]
國家評論協會 2018年1月4日 年度十大佳片 《极盗车神》 獲獎 [151]
纽约在线影评人协会 2017年12月10日 最佳音乐采用 獲獎 [152]
新音樂快遞音樂獎 2018年2月14日 最佳影片 獲獎 [153]
在线影评人协会 2017年12月28日 最佳剪辑 保罗·马奇利斯、乔纳森·阿莫斯 亚军 [154]
[155]
聖地牙哥影評人協會 2017年12月11日 最佳剪辑 獲獎 [156]
最佳音乐采用 《极盗车神》 獲獎
旧金山影评人协会 2017年12月10日 最佳剪辑 保罗·马奇利斯、乔纳森·阿莫斯 獲獎 [157]
卫星奖 2018年2月10日 最佳剪辑 提名 [158]
土星獎 2018年6月27日 最佳动作或历险片 《极盗车神》 提名 [159]
美國演員工會獎 2018年1月21日 最佳群体特技演出 提名 [160]
西雅图影评人协会 2017年12月18日 最佳剪辑 保罗·马奇利斯、乔纳森·阿莫斯 提名 [161]
圣路易斯影评人协会 2017年12月17日 最佳剪辑 獲獎 [162]
最佳配乐 《极盗车神》 獲獎
最佳桥段 宝贝买咖啡(片头字幕) 亚军
华盛顿特区影评人协会 2017年12月8日 最佳剪辑 保罗·马奇利斯、乔纳森·阿莫斯 獲獎 [163]

续集构想

《极盗车神》大卖促使制片商有意拍续集。2017年12月赖特宣布有意创作剧本[7][164],2019年1月开始写作,加入大批新角色推动情节发展[165]。同年七月,赖特已将完成的剧本拿给艾尔高特,片名尚不确定[166]。2021年1月,赖特确认完成续集剧本[167]

参考资料

  1. Miller, Henry. . Sight & Sound. 2017-06-30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2. Sweney, Mark. . The Guardia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17-07-21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3.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2017-06-27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1).
  4. . Box Office Mojo. IMDb.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6).
  5. Goldberg, Matt. . Collider. 2016-02-23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6. Lang, Brent. . Variety. 2017-06-22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7. Collis, Clark. .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7-12-04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0).
  8. Kroll, Justin. . Variety. 2015-01-13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9. Lindsay, Benjamin. . Backstage. 2017-06-21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10. Milzoff, Rebecca. . Billboard. 2017-06-15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11. Stanko, Frank. . Wahpeton Daily News. Tara Klostreich. 2017-07-02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12. Rota, Genevieve. . PopSugar. 2017-07-22 [202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1).
  13. Minton, Turner. . Paste. 2015-01-14 [2019-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9).
  14. Fleming, Mike, Jr. . Deadline Hollywoo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2015-11-03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15. Bhattacharya, Sanjiv. . The Guardian. London, England: Guardian Media Group. 2017-06-17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6).
  16. Barnard, Linda. . The National. International Media Investments. 2017-07-19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17. Hogan, Michael. . The Guardia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17-12-17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18. Collis, Clark. .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7-06-20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19. Cusomano, Katherine. . W. 2017-06-27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1).
  20. Truitt, Brian. . USA Today. 2017-06-27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1).
  21. Fernandez, Celia. . PopSugar. 2017-06-29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22. Kroll, Justin. . Variety. 2015-12-16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23. Staff. . CineMovie. 2017-06-29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24. Byrnes, Tim; Pringle, Gill. . Filmink. 2017-07-07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25. Polowy, Kevin. . Yahoo!. 2017-07-18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4).
  26. Hewitt, Chris. . Empire. 2017-03-13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27. Papadatos, Markos. . Digital Journal. 2017-07-18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28. Truffaut-Wong, Olivia. . Bustle. 2017-07-11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29. Schaefer, Stephen. . Boston Herald. Kevin Corrado. 2017-06-28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30. Sooknanan, Jessica. . WSB-TV. 2017-06-23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31. Phull, Hardeep. . New York Post. 2017-06-29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32. Fear, David. . Rolling Stone. 2017-06-28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33. Prince, Max. . Road & Track. 2017-07-21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34. Robinson, Joanna. . Vanity Fair. 2017-03-12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7).
  35. Dawson, Ron. . Frame. 2017-07-31 [2021-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36. Davis, Justin. . Complex. 2017-06-28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5).
  37. Niazi, Amil. . Vice. 2017-06-19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38. Chaney, Jen. . Yahoo!. 2016-02-19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39. Chitwood, Adam. . Collider. 2016-05-16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40. Walljasper, Matt. . Atlanta. 2017-08-03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8).
  41. Brett, Jennifer. . Atlanta Journal-Constitution. Donna B. Hall. 2017-06-27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42. Hensley, Ellie. . Atlanta Business Chronicle. 2017-06-22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43. Sims, David. . The Atlantic. 2017-07-04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7).
  44. . Panavision. 2017-07-03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45. Frei, Vincent. . Art of VFX. 2017-09-19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46. Giardina, Carolyn.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6-29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0).
  47. Hurst, Adriene. . Digital Media World.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48. O'Falt, Chris. . IndieWire. 2017-06-29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49. Collis, Clark. .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7-07-02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50. Zakarin, Jordan. . Inverse. 2017-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9).
  51. Staff. . CBC Radio. 2017-07-07 [2020-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52. Murphy, Mekado. . The New York Times. 2017-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53. Roberts, Randall. . Los Angeles Times. 2017-07-01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4).
  54. Collis, Clark. .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7-07-08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3).
  55. Desowitz, Bill. . IndieWire. 2017-11-09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56. Stout, Andy. . IBC. 2017-08-23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57. Burlingame, Jon. . Variety. 2018-02-22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58. Willman, Chris. . Variety. 2017-06-29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1).
  59. Ritchie, Matthew. . Exclaim!. 2017-06-09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60. Long, Christian. . Glide. 2017-06-30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6).
  61. Roffman, Michael. . Consequence of Sound. 2017-06-02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8).
  62. Colburn, Randall. . Consequence of Sound. 2018-03-16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63. Dargis, Manohla. . The New York Times. 2017-06-27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6).
  64. Anderson, Kyle. . Nerdist. 2017-06-01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8).
  65. Teti, Julia. . The Playlist. 2017-10-23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5).
  66. Chang, Justin. . Los Angeles Times. 2017-06-27 [202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0).
  67. Hollingshead, David; Hu, Jane. . 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2017-07-26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3).
  68.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1-31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69.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8-14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70. . Way to Blue.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71. Barry, Liam. . People. 2017-06-14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72. Stedman, Alex. . Variety. 2017-03-27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73. Siegel, Tatiana.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6-26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4).
  74. Wojnar, Zak. . Screen Rant. 2017-07-20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3).
  75. Gettell, Oliver. .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7-03-27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30).
  76. Strowbridge, C.S. . The Numbers. 2017-09-13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77. Strowbridge, C.S. . The Numbers. 2017-10-10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78. Perry, Spencer. . ComingSoon.net. 2017-08-28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79. . The Numbers. 2017-10-15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80. . The Numbers.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81. Hipes, Patrick.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7-10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82. Andreeva, Nellie.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8-18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83. Brzeski, Patrick.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8-28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84. Grant, Charles. . The Guardia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17-07-04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85. . Box Office Mojo.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4).
  86.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8-03-29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87. McClintock, Pamela.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7-03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88.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6-30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89.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6-30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90. Kelley, Seth. . Variety. 2017-07-02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91.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7-01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9).
  92.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7-10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9).
  93.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7-16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8).
  94. McNary, Dave. . Variety. 2017-08-14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95.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8-25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9).
  96. . Box Office Mojo.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3).
  97. Brevet, Brad. . Box Office Mojo. 2017-07-02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98. Tartaglione, Nanc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7-17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99. Tartaglione, Nanc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7-11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100. Tartaglione, Nanc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7-06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5).
  101. . Box Office Mojo.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6).
  102. Tartaglione, Nanc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8-15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3).
  103. Tartaglione, Nanc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7-23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4).
  104. Tartaglione, Nanc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8-01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105. Kil, Sonia. . Variety. 2017-09-18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5).
  106. Tartaglione, Nanc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9-03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107. Dietz, Jason. . Metacritic. 2017-12-05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108. Dietz, Jason. .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2017-11-28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109. Roffman, Michael. . Consequence of Sound. 2017-06-26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6).
  110. Klimek, Chris. . NPR. 2017-06-27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111. White, Terri. . Empire. 2017-06-19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112. Bradshaw, Peter. . The Guardian. London, England: Guardian Media Group. 2017-06-27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113. Debruge, Peter. . Variety. 2017-03-12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114. Roeper, Richard. . Chicago Sun-Times. Sun-Times Media Group. 2017-06-27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115. Dowd, A.A. . The A.V. Club. 2017-06-27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116. Koski, Genevieve. . Vox. 2017-07-01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0).
  117. Cole, Jake. . Slant Magazine. 2017-06-24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118. Zacharek, Stephanie. . Time. 2017-06-27 [2021-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119. Leitch, Will. . Paste. 2017-06-25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120. Siegel, Sarah. . PopSugar. 2017-07-18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121. Kohn, Eric. . IndieWire (Los Angeles, California: 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2017-03-12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8).
  122. Brody, Richard. . The New Yorker. 2017-07-03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123. Edelstein, David. . New York. New York City: New York Media. 2017-06-21 [2021-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124. Adams, Thelma. . Observer. New York City: Observer Media. 2017-06-28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125. Lowry, Brian. . CNN. Atlanta, Georgia: Turner Broadcasting Systems. 2017-06-28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126. Graham, Adam. . The Detroit News. Gary Miles. 2017-06-27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127. Nayman, Adam. . Cineaste. Fall 2017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7).
  128. Frogoso, Sam. . TheWrap. 2017-06-27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129. Lane, Anthony. . The New Yorker. 2017-07-03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130. . Rotten Tomatoes.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5).
  131. . Metacritic.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8).
  132. Staff.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01-23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133. . Alliance of Women Film Journalists. 2018-01-03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7).
  134. Giardina, Carolyn.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01-03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135. Ritman, Alex.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01-08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136. Ford, Rebecca.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01-02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137. . Chicago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17-12-10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138. Giardina, Carolyn.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01-10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139. Kilday, Gregg.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140. . Detroit Film Critics Society. 2017-12-07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141. Ruby, Jennifer. .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18-01-19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142. Ritman, Alex.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01-22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143. . Georgia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18-01-08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144. Respers, Lisa. . CNN. 2017-12-11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145. Giardina, Carolyn.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02-18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
  146. . Rotten Tomatoes. 2017-01-03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147. Kohn, Eric. . IndieWire. 2016-12-19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148. Caranicas, Peter. . Variety. 2018-04-07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149. Tartaglione, Nanc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12-19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2).
  150. Giardina, Carolyn. . Deadline Hollywood. 2018-01-05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6).
  151.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11-28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152. Nordyke, Kimberly.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12-10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153. Daly, Rhian. . NME. 2018-02-14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154. . 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2017-12-18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155. Hipes, Patrick. . Deadline Hollywood. 2017-12-28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156. . San Diego Film Critics Society. 2017-12-09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157. Hilary Lewis.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12-10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158. Pond, Steven. . The Wrap. 2017-11-29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159. McNary, Dave. . Variety. 2018-03-15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9).
  160. Rubin, Rebecca. . Variety. 2017-12-13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161. . Seattle Film Critics Society. 2017-12-11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1).
  162. . St. Loui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17-12-17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163. . Washington D.C. Area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17-12-08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3).
  164. Hall, Jacob. . /Film. 2017-12-05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165. Travis, Ben; Nugent, John. . Empire. 2019-01-21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166. Chitwood, Adam. . Collider. 2019-07-30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167. Aubrey, Elizabeth. . NME. 2021-01-30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玩命再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