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麒麟
玫瑰麒麟(学名:)為仙人掌科Leuenbergeria屬下之一種落葉灌木。[1]原生於 哥倫比亞與巴拿馬。該屬是仙人掌中最原始的一群,也是唯一具有木質莖和葉片的一群。不過它們花朵單生、花瓣與花萼不易區分、雄蕊多數、漿果、以及「刺座」等特徵與其他仙人掌相同。[2]
玫瑰麒麟 | |
---|---|
玫瑰麒麟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目: |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
科: | 仙人掌科 Cactaceae |
属: | Leuenbergeria属 Leuenbergeria |
种: | 玫瑰麒麟 L. bleo |
二名法 | |
Leuenbergeria bleo | |
異名 | |
|
命名
「玫瑰麒麟」,因花似玫瑰而得名。麒麟為原屬名:木麒麟屬(Pereskia)。Leuenbergeria是由木麒麟屬分出的一個新屬,玫瑰麒麟被分入新屬內,新學名為Leuenbergeria bleo,舊學名Pereskia bleo被視為同物異名。[3]東南亞華人稱它「七星針」,因莖幹上刺座之分布有如七星并列的緣故。[4]
生態習性
玫瑰麒麟習於生長在海平面至海平面1300公尺之間,潮濕的熱帶常綠森林以及次生林河流邊的沙質地上。一般外形如灌木,有時半攀爬。高度約2至8公尺。由於分布廣,且已廣泛用作樹籬,屬於未受威脅之樹種。[5]
物種描述
花
兩性花單生,頂生或側生。頂生花在其緊鄰的下方兩側常伴有兩朵會稍遲綻放的花朵。花形似玫瑰,直徑約4至6公分。花瓣12至15片。[5]花柱較雄蕊稍長,柱頭有5至7裂片。[5]雄蕊多數,具百支以上。[6]花期長,如溫度適宜,幾乎全年可見。[6]花色有鮮紅、橘紅與鮭魚等色。[5]
果
黃色蠟質漿果,呈倒三角錐形。直徑約4至6公分。[5]內5室,每室1顆黑色種子。
用途
玫瑰麒麟生性強健,生長速度快,常作為牆垣綠化,也可作為嫁接附生類及小型仙人掌的砧木。[4]據稱,玫瑰麒麟在東南亞用作草藥,主治跌打損傷、各種內外傷,有消腫活血化瘀的功效,及治療女疾病等功效。[4]
圖示
- 初春紅色新芽
- 紅色幼莖自刺座中生出
- 葉互生呈輪狀
- 莖長
- 新莖枝上紅色幼刺
- 花苞與綠色幼果
- 花初開
- 雄蕊多數柱頭分裂
- 果實倒三角錐形
- 黃色果實即將成熟
- 冬季葉落樣貌
- 生長迅速枝葉茂盛
參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