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賜甘露禪寺
敕賜甘露禪寺(泰語:,羅馬化:Wat Thippaya Wari Wihan),俗称甘露禪寺或甘露寺(泰語:,羅馬化:Wat Kam Loyi),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中越寺庙,位于曼谷万茂三碧路三王府区,三碧路119巷,即旧暹罗广场对面[1]。
敕賜甘露禪寺 | |
---|---|
วัดทิพยวารีวิหาร | |
![]() | |
![]() ![]() 泰国内的位置 | |
基本 | |
国家 | ![]() |
位置 | 曼谷万茂三碧路三王府区,三碧路119巷 |
坐标 | |
宗教 | 佛教 |
本尊 | 青龙 |
宗派 | 道教、大乘佛教 |
建筑详情 | |
建立者 | 华侨华人、京族 |
竣工 | 1776–77 |
地圖 | |
敕賜甘露禪寺 | |
---|---|
无效指定 | |
官方名称 | วัดทิพยวารีวิหาร |
隶属 | 曼谷古迹 |
參考編碼 | 0005585 |
寺庙根据中国占星学来为信徒驱除厄运,深受中国人及泰国人欢迎。[2][3]
历史
这座寺庙于公元2319年吞武里时期(1776年4月至1777年3月)郑信国王统治时期,由追随顺化统治者之子翁清春(意为“将军公”)的越南移民建造。他让湄南河东岸成为中国人和越南人的居住地。后来,在拉达那哥欣时期,顺化亲王阮福暎依靠泰国国王偷渡回国。这使得国王的弟弟玛哈·素拉辛哈那王子对于居住在暹罗(当时的泰国)的京族人产生怀疑。他命令居住在那里的京族人搬走。之后,这一带荒无人烟,寺庙里也多年未有僧人居住。
直到公元2439年(1896年),一位来自湖南的中国僧人“海子”(ไห่ซัน)因大斋节来到这里居住。寺庙由当地一对中国男爵夫妇赞助修复。修复后的寺庙更加美丽。朱拉隆功国王(拉玛五世)于佛历2452年(1909年)任命他为方丈,并赐予泰国官方名称“Wat Dibayavari Vihara”(甘露寺)。因为庙里有一个小池塘,所以池塘里的水被认为是圣水。据信,这个池塘有青龙(中国古代信仰的四大象征之一)作为守护神。这使得该寺被誉为青龙寺。里面供奉着华佗、青龙、月老、二郎神、三身佛、观世音菩萨等众多神像。
1946年晚些时候,班莫市场发生了一场火灾。火势蔓延至寺庙,导致三尊主要佛像严重受损。1954年,普淨法師任命โล่วเข่ง法师为钦教常务秘书,出任住持,并彻底整修了整个寺庙。随着时间的推移,寺庙的各种建筑都已年久失修。YenNee担任代理方丈,随即展开了建造新佛寺并修复建筑物的项目。对此,他邀请乌汶叻公主殿下在2005年1月9日星期日,为新佛寺奠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