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裂 (電影)

》(英語:是一部2019年美國超級英雄驚悚片[3],由奈·沙馬蘭編劇和執導,為2000年電影《驚心動魄》和2016年電影《分裂》的續集。主演布魯斯·威利山繆·傑克森詹姆斯·麥艾維安雅·泰勒-喬伊都回歸出演自己的角色。本片為「東鐵177號列車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也是最後一部。

異裂
電影海報
基本资料
导演奈·沙馬蘭
监制
编剧奈·沙馬蘭
主演
配乐韋斯特·狄倫·托爾森
摄影麥克·吉歐拉基斯
路克·恰羅基
制片商
片长129分鐘[1]
产地 美國
语言英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2019年1月16日 (2019-01-16)(臺灣)
  • 2019年1月17日 (2019-01-17)(香港、澳門、新加坡)
  • 2019年1月18日 (2019-01-18)(美國)
发行商
预算2000萬美元[2]
票房2.46億美元[2]
前作与续作
前作分裂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
香港
臺灣
新加坡

沙馬蘭起初有興趣推出《驚心動魄》的續集,但由於票房不如預期,使試金石影業不再投資。後來,沙馬蘭開始撰寫《分裂》,並使用了原本設定於《驚心動魄》中登場的角色。沙馬蘭發現自己有能力創作一套三部曲,並決定將《分裂》和《驚心動魄》的結局後的故事發展合併。環球影業承諾將為這第三部電影作發行和製作。2017年4月,沙馬蘭宣布自己已經展開《異裂》的製作。

《異裂》的北美發行權由環球影業負責,而國際地區發行權則由華特迪士尼工作室電影負責,並於2019年1月18日在美國上映。

劇情

故事延續《分裂》,當大衛·鄧恩正追尋著如「野獸」般的凱文時,身處黑暗、掌握他們兩人的關鍵秘密的「玻璃先生」伊利亞·普林斯也預謀著神祕的計劃。

演員

解離性人格疾患(DID)患者,已知擁有二十三種人格,每一人格對外有著不同的反應。凱文的身體随着每個人格的变化而产生化學變化,產生了他第二十四種最終人格「野獸」,該人格擁有超人類的速度、力量、感官神經,以及肉體強度,能夠吸附於牆上行走。人格被統稱作「邪軍」。
一位擁有超人般的強韌身驅、力量、敏捷及耐力的城市守護者,且還能透過觸及他人來預知其即將犯下的罪行。覺醒自我能力後,開始追捕著凱文。
患有成骨不全症的前漫畫藝術收藏家,自小被人戲稱作「玻璃先生」,但擁有非常高超的智力。在策畫一連串災難來找出大衛這樣存在的人後,被警方逮捕入獄。
擁有創傷的過去和自殘史的少女。常惹麻煩,曾被凱文的人格之一綁架。
大衛的兒子。幼時見證了父親的超能力,對其嚮往景仰,現今協助父親隱瞞其能力身份,暗中提供情報協助父親打擊犯罪。
  • 查雷恩·伍達德 飾 普林斯太太
伊利亞的媽媽。
  • 莎拉·保羅森 飾 艾莉·史特普
精神科醫生,有些神秘。

製作

主體拍攝在2017年10月2日於賓夕法尼亞州費城開拍[4]

選角

《驚心動魄》的演員布魯斯·威利山繆·傑克森史班瑟・崔特・克拉克查雷恩・伍達德與《分裂》的演員詹姆斯·麥艾維安雅·泰勒-喬伊都確認會回歸出演各自的角色[5][6]。而莎拉·保羅森則會以新角色的身份加入演出[7]

拍攝

主體攝影於2017年10月2日在費城開拍,並先進行了一週的排練[8]。沙馬蘭計劃在此進行為期三十九天的拍攝[9]

發行

《異裂》定於2019年1月18日在美國上映。在此前,該片於2019年1月12日在25間阿拉莫庫房劇場首次對外試映。

評價

爛番茄根據407條評論,持有36%的新鮮度,平均得分5.2/10,觀眾投票則給出67%的分數,平均得分為3.6/5[10]。在Metacritic上,電影獲得了43分[11],獲得的評價以負面居多。據CinemaScore調查,觀眾的評價在A+至F間平均落於「B」,這低於《分裂》的「B+」,但高於《驚心動魄》的「C」[12]

票房

在美國和加拿大,《異裂》預估能在為期四天的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之首映週末從3481間戲院中取得5000萬至7500萬美元[13]。該片在第一天就賺了1600萬美元,其中包括週四晚間先行場的370萬美元,這也是沙馬蘭職業生涯中的最佳成績。美國首映週末票房達4050萬美元(四天共計4650萬美元)。雖然低於預期,但該片得以登上當週票房冠軍,這同時也是馬丁·路德·金週末及沙馬蘭電影中第三高的開盤成績[12]

上一届:
活個精彩
美國2019年美國週末票房冠軍
第3-5週
下一届:
樂高玩電影2
上一届:
水行俠
臺灣地區2019年台北週末票房冠軍
第3-4週
下一届:
馴龍高手3
上一届:
大黃蜂
香港2019年香港週末票房冠軍
第3-4週
下一届:
馴龍記3

參考資料

  1. Sandwell, Ian. . digitalspy.com. Digital Spy. 2018-01-12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4).
  2. . www.boxofficemojo.com. [2018-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8).
  3. McCreesh, Louise. . digitalspy.com. Digital Spy. 2017-09-14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0).
  4. Dave Trumbore. . Collider. 2017-10-02 [2017-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2).
  5. . 2017-04-26 [2017-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7).
  6. Kit, Broys.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9-21 [2017-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1).
  7. . 2017-07-24 [2017-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5).
  8. Dave Trumbore. . 對撞機. 2017-10-02 [2017-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2).
  9. Vadala, Nick. .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2017-10-04 [2017-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4).
  10. . Rotten Tomatoes. [2019-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9).
  11. . Metacritic. CBS互動. [201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7) (英语).
  12.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8-01-20 [2019-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8).
  13. D'Alessandro, Anthony. . Deadline Hollywood. 2018-12-27 [2018-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7).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