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鹮鹳
白头鹮鹳(学名:,英語:)也称彩鹳,为鹳科鹮鹳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贵州[3]、广东、福建、海南、长江下游、河北等地,主要栖息于栖息在湖泊、河流、水塘等水域岸边及其附近沼泽和草地上以及营巢于靠水边的树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2]
| 白头鹮鹳 |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 纲: | 鸟纲 Aves |
| 目: | 鹳形目 Ciconiiformes |
| 科: | 鹳科 Ciconiidae |
| 属: | 䴉鸛屬 Mycteria |
| 种: | 白头鹮鹳 M. leucocephalus |
| 二名法 | |
| Mycteria leucocephalus (Pennant, 1769)[2] | |
![]() | |
| 異名 | |
|
Tantalus leucocephalus | |
外形
成年白头鹮鹳的身高约93-102厘米,翼展150-160厘米,体重2-3.5千克。雄性体型比雌性大。[4]
保护
-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一级
图片
亚成鸟(左)与成鸟(右)_in_Uppalpadu%252C_AP_W_IMG_3314.jpg.webp)
飞翔的白头鹮鹳
雄鸟攀附雌鸟
参考文献
- 图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白头鹮鹳 |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 February 2009].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 贵州发现珍稀鸟类白头鹮鹳[J]. 绿色中国, 2008(7):7-7.ISSN 1672-7789
- Urfi, A. J. & A. Kalam. . Waterbirds. 2006, 29 (4): 489–496. doi:10.1675/1524-4695(2006)29[489:SSDAMP]2.0.CO;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