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舌若鰺

白舌若鰺学名:),又名甘仔魚,为鰺科若鰺屬下的一个种。白舌若鰺分布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热带水域,西至阿曼灣,东至日本澳大利亚。这一物种与马拉巴若鲹很像,但是与后者鳃耙数目不同,舌头颜色是白色到浅灰色。白舌若鰺体型较小,最大长度为30厘米。白舌若鰺栖息于大陆架沿深度达140米水域,物种关系上常与鲹科关系密切。白舌若鰺捕食各种小鱼、甲壳亚门动物和头足纲动物等。白舌若鰺的生殖生物学还所知甚少。白舌若鰺在渔业里没有太重要的地位,可被垂钓或被水底拖网或手工渔具捕捞。

白舌若鰺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Actinopteri
目: 鲹形目 Carangiformes
科: 鲹科 Carangidae
属: 若鲹属 Carangoides
种:
白舌若鰺 C. talamparoides
二名法
Carangoides talamparoides
Bleeker, 1852
白舌若鰺大致分布区域
異名
  • Caranx talamparoides
    (Bleeker, 1852)
  • Carangoides gibber
    Fowler, 1904

分类和命名

白舌若鰺归为鲈形目鲈亚目鲹科若鲹属 [1]

白舌若鲹种的生物分类最早是由荷兰鱼类学彼得·布莱克尔于1852年以取自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正模標本为基础描述的[2]。布莱克尔将此新物种命名为白舌若鲹种(Carangoides talamparoides),其种加词略有歧义。Talam是一长度单位,指从大拇指到小拇指的长度,par希腊语中是“相等”的意思, oides翻译为“大约”,可能是指标本之小[3]。布莱克尔的分类至今仍认为正确,但有些人误把白舌若鲹归为鲹属,白舌若鲹只有一个次异名,即亨利·威德·福勒命名的Carangoides gibber [4]

描述

被钓鱼者钓到的白舌若鲹

白舌若鲹是一种相对比较小的物种,已知能长到的最大长度为30厘米,与它的近亲物种相比仍然显得比较小[4]。这种鱼的总体形状与若鲹属其他种类似,体型为压扁的卵圆形,背部轮廓比腹部轮廓稍微有更明显的外凸[5]。这一不对称性是由于头后的轮廓被抬升到后颈部。背鳍分成截然不同的两部分,第一部分由8根背刺组成,第二部分由1根背刺和20到23软鳍条组成。长长的臀鳍与两根分离的背刺相连。主鳍由1根背刺和17到19根软鳍条组成。背鳍和臀鳍的鳍叶都很小,比头的长度还短。[6]体侧线轻微前弓,弯曲部分比笔直部分更长。体侧线有32到52片,其中20到32片鳞为软鳞甲,长在尾鳍根部。胸部无鳞,这一区域扩展到腹鳍之后,一般情况下会扩展到臀鳍,到达胸鳍根部[6]。上颚和下颚都有绒毛状牙齿,门牙外露,呈圆锥形。白舌若鲹共有27到31根鳃耙和24根椎骨。[5]

白舌若鲹背侧部呈银色到蓝灰色,腹部变为银白色,其一个主要特点是白色到浅灰色的舌头,尾甲鲹属也有此特点,但体型与白舌若鲹种完全不同[3]鳃盖骨上侧边缘处有一小黑点。柔软的背鳍和臀鳍颜色黯淡,尾鳍呈暗黄色,带有黑边[7]

分布和产地

白舌若鲹栖居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热带水域[6],分布范围从阿曼灣延伸至印度斯里兰卡,从斯里兰卡到泰國灣分布中断,从泰国湾到蘇門答臘婆罗洲的西太平洋东南亚海域又有分布,分布范围东至 from the Gulf of Thailand to It is distributed east towards the 菲律宾关岛,南至澳大利亚[4]

白舌若鲹在整个分布范围内栖居于海岸水域,在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水域30到140米深处也常有发现,与青羽若鲹马拉巴若鲹共栖[3]

生物学和渔业

只有一项研究全面考察了白舌若鲹的饮食,这项研究是在澳大利亚阿尔巴特洛斯湾进行的。这项研究发现,白舌若鲹的食物中,真骨附类鱼占到的73%,头足纲动物占16%,其余为各种甲壳亚门动物,包括螃蟹蝦蛄[8]。人们认为 ,白舌若鲹与青羽若鲹和马拉巴若鲹食物不同使它们能够共栖[3]。人们对白舌若鲹的繁殖和生长模式还一无所知。

白舌若鲹在整个分布范围内都没有渔业价值,偶尔会被被垂钓或被水底拖网或手工渔具捕捞到[5]。白舌若鲹是澳大利亚北部捕虾拖网中常见的副渔获物,但常被丢弃[9]

参考资料

  1. . ITIS. [29 November 2008].
  2. Hosese, D.F.; Bray, D.J., Paxton, J.R. and Alen, G.R. . Sydney: CSIRO. 2007: 1150. ISBN 978-0-643-09334-8.
  3. Gunn, John S. . Records of the Australian Museum Supplement. 1990, 12: 1–78. doi:10.3853/j.0812-7387.12.1990.92.
  4.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09). Carangoides talamparoides. FishBase. Version 2009-02.
  5. Carpenter, Kent E.; Volker H. Niem (eds.). (PDF). Rome: FAO. 2001: 2694. ISBN 92-5-104587-9.
  6. Randall, John E. .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5: 183. ISBN 0-8248-1808-3.
  7. Randall, John Ernest; Roger C. Steene; Gerald R. Allen.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161. ISBN 0-8248-1895-4.
  8. Salini, John P.; S.J.M. Blaber & D.T. Brewer. .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 1994, 45 (3): 397–411. doi:10.1071/MF9940397.
  9. Stobutzki, Nona C.; Margaret J. Miller, Peter Jones & John P. Salini. . Fisheries Research. 2001, 53 (3): 283–301. doi:10.1016/S0165-7836(00)00273-3.

外部链接

扩展阅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