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路礁
皇路礁,马来西亚称为大沙马兰西礁[1](馬來語:),西方文献称为Royal Charlotte Reef,为南中国海南沙群岛中的一个礁盘。中國漁民向稱為「五百二」[2]。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警船定期巡邏及監控,中華民國及馬來西亞均称对其拥有主权。
主權岛屿 | |
---|---|
![]() | |
地理 | |
![]() ![]() 皇路礁 皇路礁的位置 | |
位置 | 南中国海 |
坐标 | 6°57′00″N 113°35′00″E |
群岛 | 南沙群岛 |
实际管理方 | |
![]() | |
主權聲索方 | |
![]() | |
地級市 | 海南省三沙市 |
![]() | |
直辖市 | 高雄市旗津區 |
![]() | |
县 | 庆和省长沙县 |
皇路礁位于弹丸礁西南约25海里,是一个没有礁门的环礁,长约1海里。东部於潮退時有礁岩出露[3]。
马来西亚在岛上修建了一座灯塔,但已经不再工作[4]。目前,皇路礁並沒有任何人員駐守。
历史与名称来源
-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苏格兰籍船长、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霍尔斯伯格(James Horsburgh)的《印度指南》(全称“东印度,中国,澳大利亚,好望角及巴西航行与中间港口指南”)于1836年出版,书中第431页记述:
皇路礁(ROYAL CHARLOTTE SHOAL)位于北纬6°56½’,东经113°37½’,即草鞋石东4°35’,由罗斯船长用经线仪在测量巴拉望浅滩过程中核实。皇路礁位于南通礁东北12½―13里格,长不超过1½英里,呈长方形,由礁石和分浪礁构成:这片岛礁曾被多条船只发现过,他们的观测结果要比罗斯船长的上述坐标偏东16―17英里,但罗斯采用专用观测设备和精确经线仪,所以他的测量结果更准确。[5] |
书中第271页记述了皇家夏洛特号的航行:
皇家夏洛特号(Royal Charlotte),特里同号(Triton)和沃利号(Warley)三船于1793年10月25日离开新加坡海峡,在11月4日到达草鞋石后才有南向洋流,然后有西南、大多数是东北轻风,还有某些天,有时速10英里的南向洋流。到了11月23日,他们看到了位于北纬16°的吕宋岛,12月1日,在北纬19°20',获得正北和东北之间的强风,把他们吹回18°30',直到12月7日才到达澳门。[5] |
参考资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