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潭堰
直潭壩,又稱直潭堰,是一座由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管理的攔河堰,位於臺灣新北市新店區,即磺窟溪和新店溪匯流口上游附近,主要功能為將原水送至直潭淨水廠,經過處理後透過管線分送到臺北市士林區、北投區、大同區、中山區、松山區北部、內湖區、文山區,以及新北市三重區、永和區、中和區、新店區等地作為民生用水,是大臺北地區的重要水源地。另外直潭壩並且可調節翡翠電廠發電尾水,而其攔截新店溪豐沛的溪水產生了濛濛湖、梅花湖、燕子湖等遊憩景點。
| 直潭堰 | |
|---|---|
![]() 直潭堰在臺灣的位置 | |
| 国家 | |
| 位置 | 新北市新店區 |
| 现状 | 使用中 |
| 始建 | 1973年[1] |
| 啟用 | 1978年[1] |
| 耗资 | 新臺幣2.55億元[1] |
| 所有者 | 臺北市政府(臺北自來水事業處)[2] |
| 水坝和溢洪道 | |
| 高度 | 12.5(41英尺)[2] |
| 长度 | 117(384英尺)[2] |
| 壩頂海拔 | 48.5(159英尺) |
| 壩頂寬度 | 4.5(15英尺) |
| 溢洪道 | 7門溢洪道弧形閘門控制溢流堰 |
| 溢洪道类型 | Gated overflow, service |
| 溢洪量 | 9,020 m3/s(319,000 cu ft/s) |
| 形成 | 直潭壩水庫 |
| 总容量 | 420萬立方公尺[1] |
| 有效容量 | 324.8萬立方公尺[1] |
| 集水面积 | 679.8平方公里[1] |
| 表面积 | 73.5公頃[2] |
| 正常水位 | 44.7米(147英尺)[1] |
沿革
直潭壩於1973年10月開工,至1978年1月完工,同年6月啟用蓄水。
設施
直潭壩屬閘門控制溢流堰,以7座弧形閘門控制及抬高水位。直潭壩平均每日提供直潭淨水廠高達230萬立方公尺的原水,而在大臺北地區的五座淨水場中(直潭、長興、公館、雙溪及陽明),直潭淨水場提供大臺北地區70%以上的民生用水,是全臺灣規模最大的淨水場,也是東南亞第一大的淨水場[3]。
主要數據
- 集水區面積:679.8平方公里
- 有效容量:324.8萬立方公尺
- 壩型:閘門控制溢流攔河堰
- 溢洪道堰高:40公尺
- 直潭取水口取水閘門:2門,寬4公尺、高3.7公尺
註釋
- (PDF). 經濟部水利署. 2011 [2013-06-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2-26) (中文(臺灣)).
- 文/邱凰華. . 為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2013-06-22] (中文(臺灣)).
參考文獻
- 黃兆慧,《台灣的水庫》,台北,遠足文化,2002年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