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尾魚
矛尾魚,又名拉蒂邁魚,是矛尾魚屬(学名:)的魚類。原以為腔棘魚已經全面滅絕,但於1938年瑪羅麗·考特內-拉蒂邁收到漁民捕魚時發現其活體,詹姆斯·里奧納多·布萊爾利·史密斯鑒定後發現是西印度洋矛尾魚(),後又多次在同一海域成功捕獲。因矛尾魚與幾百萬年前,甚至更古老的祖先有十分相似的外貌特徵,故被稱為「活化石」。
矛尾鱼属 | |
---|---|
西印度洋矛尾鱼 Latimeria chalumnae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腔棘魚綱 Coelacanthimorpha |
目: | 腔棘鱼目 Coelacanthiformes |
科: | 矛尾鱼科 Latimeriidae |
属: | 矛尾鱼属 Latimeria Smith,1939 |
模式種 | |
西印度洋矛尾鱼 Latimeria chalumnae Smith,1939 | |
种 | |
兩種矛尾魚的分佈範圍分別以鮮紅和桃紅色顯示 |
種類
種 | 學名 | 發現年份 | 分佈 | 發現者 | IUCN |
---|---|---|---|---|---|
西印度洋矛尾鱼 | Latimeria chalumnae | 1939 | 東非海域 | J. L. B. Smith | 极危 |
印尼矛尾鱼 | Latimeria menadoensis | 1997 | 印尼蘇拉維西島附近海域 | Pouyaud, Wirjoatmodjo, Rachmatika, Tjakrawidjaja, Hadiaty, Hadie | 易危 |
特徵
矛尾魚尾鰭有三葉,中間葉突出,呈矛狀,偶鰭有肉葉,鱗片大而圓,鰭上也有鱗片覆蓋,下頜下部有兩個大骨板,體粗大,長約1.5米。南非發現的西印度洋矛尾鱼外表呈深藍色,可能是海洋中的偽裝;印尼發現的印尼矛尾鱼則是呈褐色的。根據其內耳石年輪估計,牠們可以活到80-100歲。
矛尾魚一般棲息在90-200米的深海,最深更可達至700米。在南非蘇達瓦那灣的矛尾魚在日間會棲息在水深90-150米的洞穴中,夜間則會上升到55米水深的地方覓食。水深及陰暗並不影響牠們的生存,最為重要的是水溫要在14-22℃間。牠們會上升或下沉至此水溫的環境,以確保氧的吸入量。[1]
矛尾魚的眼睛有反光膜及很多視桿細胞,就算在深水中視覺也很銳利。牠們未曾在日間被捕捉到,所有標本都是在夜間捕捉的。
矛尾魚是機會主義者,主要獵食烏賊、魷魚、線鰻、細小的鯊魚及其他深海底的魚類。牠們可以頭向下游泳,甚至向後或腹部向上游泳來尋找獵物,完全發揮喙腺的功能。科學家懷疑牠們可以隨意減低代謝率,以接近冬眠的狀態下沉到較難生存的深海處。
矛尾魚是卵胎生的,雌魚每次會生5-25條幼魚。幼魚出生後就已經能夠獨立。牠們的繁殖行為不詳,但相信牠們要到20歲才達至性成熟。妊娠期估計為13-15個月。
發現歷史
於1938年,在南非東倫敦的漁民捕獲了一條奇特的魚。船長指最初發現時此魚是藍色的,但後來漸變成深灰色,並交予瑪羅麗·考特內-拉蒂邁。但此魚卻未能存活,拉蒂邁就將此魚繼而交予詹姆斯·里奥纳多·布莱尔利·史密斯,史密斯發現此魚是腔棘魚,並將之命名為矛尾魚。當時對腔棘魚的認識只有從化石獲得,故矛尾魚被指是活化石。
14年後於1952年在葛摩發現了另一矛尾魚的標本,並被命名為另一物種。但後來發現該標本在捕獲時受傷,失去了第一背鰭,故其實也是矛尾魚。於1988年,在大葛摩島西岸對開的180米水深處發現了矛尾魚的天然棲息處。[2]
於1997年,在印尼蘇拉威西島發現了一種奇特的魚[3],外表像葛摩的矛尾魚,但卻不是藍色的。DNA測試發現這個標本在基因上與矛尾魚有所不同。[4][5]後來於1999年亦被正式描述,是為矛尾魚的另一個種。[6]分子分析估計兩個種的分支時間大約是在4000-3000萬年前。[7]
参考文献
- Weinberg, Samantha. . New York, N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006: 200.
- Fricke, Hans. . National Geographic. June 1988, 173 (6): 824–828. doi:10.1023/A:1007584227315.
- Jewett, Susan L. . The Washington Post. 1998-11-11 [200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09).
- Erdmann, Mark V. .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Springer Netherlands). April 1999, 54 (4): 439–443 [2007-05-18]. doi:10.1023/A:1007584227315. 0378-1909 (Print) 1573-5133 (Onlin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1).
- Holder, Mark T., Mark V. Erdmann, Thomas P. Wilcox, Roy L. Caldwell, and David M. Hillis.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9, 96: 12616–12620.
- Pouyaud, L., S. Wirjoatmodjo, I. Rachmatika, A. Tjakrawidjaja, R. Hadiaty, and W. Hadie. . Comptes Rendus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Paris, Sciences de la vie / Life Sciences. 1999, 322: 261–267. doi:10.1016/S0764-4469(99)80061-4.
- Inoue J. G., M. Miya, B. Venkatesh, and M. Nishida. . Gene. 2005, 349: 22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