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蛸屬
矛蛸屬(學名:)是已滅絕的大型明斯特蛸科頭足類,生存於白堊紀時期。雖然矛蛸屬與牠們的近親托斯特蛸屬最初被認為是一種魷魚,然而目前的研究認為牠們與現存的章魚關係更為接近。其最大的鞘化石最初被認為具有約2米(6英尺7英寸)長的外套膜(且原先被認為屬於長托斯特蛸),估計全長可能與現存的大王烏賊相當;不過在重新分類至明斯特蛸科後,目前認為矛蛸屬的全長可能僅有約3米(10英尺)。目前有三個物種屬於矛蛸屬,分別為梅蘭妮矛蛸(E. melanae)、托尼氏矛蛸(E. tonii)以及科班氏矛蛸(E. cobbani)[3]。
矛蛸屬 化石时期: | |
---|---|
矛蛸屬的正模標本及最大標本復原圖,外型係參考明斯特蛸屬及朴魷屬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
纲: | 頭足綱 Cephalopoda |
目: | 八腕目 Octopoda |
科: | †明斯特蛸科 Muensterellidae |
亚科: | †矛蛸亚科 Enchoteuthinae |
属: | †矛蛸屬 Enchoteuthis Miller & Walker, 1968[1] |
模式種 | |
梅蘭妮矛蛸 †Enchoteuthis melanae Miller & Walker, 1968 | |
其他種 | |
| |
異名[3] | |
|
命名學
矛蛸屬的學名Enchoteuthis由希臘文的長矛(enchos)與魷魚(teuthis)組成[1],中文名則因牠們與現存的蛸親緣關係較近,故命名為矛蛸屬。其種名melanae來自發現正模標本的梅蘭妮·邦納[1],另一種名cobbani則是來自威廉·科班[5]。
棲息與分佈地
梅蘭妮矛蛸與科班氏矛蛸皆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西部內陸海道,化石遺骸遍布於北美洲的西部內陸海道,包括現今美國的堪薩斯州、懷俄明州、南達科他州、北達科他州,以及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省[5][3]。托尼氏矛蛸則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澳洲伊羅曼加海道[2][3]。還有一個未命名的物種發現於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泛大洋地區,包括英屬哥倫比亞省及阿拉斯加州[3][6]。
參考文獻
- Miller, H.W.; Walker, M.V. . Transactions of the Kansas Academy of Science. 1968, 71 (2): 176–183. JSTOR 3627369. doi:10.2307/3627369.
- Wade, M. . Memoir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ustralasian Palaeontologists. 1993, 15: 353–374.
- Fuchs, D.; Iba, Y.; Heyng, A.; Iijima, M.; Klug, C.; Larson, N.L.; Schweigert, G. . Papers in Palaeontology. 2020, 6 (1): 31–92. S2CID 198256507. doi:10.1002/spp2.1254.
- Green, R.G. .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77, 51 (5): 992–995.
- Larson, N.L. . Ferrantia. 2010, 59: 78–113.
- . Yale Peabod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n.d. [31 March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