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卡礑溪
砂卡礑溪(德路固語:),是立霧溪的下游支流,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於太魯閣附近匯入立霧溪[1]。全長約16公里,集水區面積約為6,011公頃[1]。由於溪水流經大理岩,溪水中的微酸溶解大理岩中碳酸鈣成分,因此溪水常呈現藍綠色[1],而且由於砂卡礑溪流路短,水流湍急,水中含沙量少,因此無論平常或颱風豪雨之後,溪水都能保持清澈[2]。
砂卡礑溪 | |
---|---|
砂卡礑溪 | |
别名 | 砂卡噹溪 |
流域 | |
流向 | 立霧溪 |
源頭 | |
- 位置 | 二子山與曉星山之間 |
- 海拔 | 2,500(8,202英尺) |
河口 | 太魯閣 |
面積 | 6,011公頃 |
位置 | 太魯閣 |
本貌 | |
長度 | 16(10英里) |
名稱由來
名稱源於該溪流域的砂卡礑社(德路固語:,即今大同部落),為賽德克族於17至18世紀間東遷所形成的聚落之一。相傳首批來到此地的族人在建立部落時,挖出可能為先人留下的臼齒,族人因而以臼齒的族語「Skadan」命名[3][4]:28-29[5]。後由日本人寫成日语:,臺灣話讀做sa-kha-láng[6],國民政府時期再固定寫成「砂卡礑」至今。
砂卡礑步道
註釋
參考來源
- . 台灣地景保育網. [2024-04-08] (中文(臺灣)).
- . 太魯閣國家公園. 2015-08-17 [2015-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3) (中文(臺灣)).
- (PDF) (报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7 [2022-0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05).
- 劉富士. . 花蓮縣文化局. 2009. ISBN 978-986-01-8055-8.
- 張建騰. . 金門日報. 2010-10-21 [2022-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5).
- Ko Jîn sim. . 臺灣教會公報 (686)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1946年2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