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黃村

硫黃村客家话臺灣話)是中華民國臺灣省屏東縣萬巒鄉轄下的行政區,位於屏東縣中部,是以客家居民為主之客家聚落。面積約為625.53m2,轄區人口有約590人,較著名之景點為萬巒彩繪吊橋。

硫黃村
坐标:22°35′01″N 120°34′36″E
國家 中華民國
縣市屏東縣
鄉鎮市區萬巒鄉
面积
  总计0.0006255平方公里
人口(2023年2月)
  總計569人
  密度909,672.26人/平方公里
  戶數201戶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村里代碼10013120005

地理

硫黃村的北邊是泗溝村,南邊是萬巒村萬全村,東邊是佳和村,西邊隔著東港溪是內埔鄉和興村美和村[1]

歷史

硫磺崎庄與三溝水四溝水於大正九年(1920年)後,同為「四溝水」大字。台灣由中華民國接管後,「硫磺崎庄」與「三溝水」合併成一村,稱為「硫黃村」[1]

教育

硫黃村所處之中小學學區學校[2]

小學:萬巒國小(與萬全村、萬和村、萬巒村、鹿寮村相同)

中學:萬巒國中(與萬巒村、萬全村、萬和村、鹿寮村、硫黃村、泗溝村五溝村成德村佳佐村、佳和村、新厝村新置村赤山村萬金村相同)

文化資源

硫黃村硫磺崎開基福德祠

從清代開始供奉,早期稱為石頭伯公,在民國64年(西元1975年),由當地居民集資建祠[3]

六堆文化-先鋒堆

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朱一貴事件時,下淡水(現今之高屏溪)東岸的客家人,爲保護家園而成立的團體,後來各地推舉出領導者及總領導者,並冠上前堆、後堆、中堆、左堆、右堆、先鋒堆的名稱。而硫黃村所處的萬巒鄉,即為當時的「先鋒堆[4]

景點

萬巒鄉腳踏車道

車道全長6公里,以民和路豬腳街為起點,硫黃村段為終點。該河段沿岸經生態工法整治,除了沿途河岸景觀外,也約有40多種水鳥於此棲息[5]

參考來源

  1. .
  2. .
  3. .
  4. 李雲英. .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 2013.
  5.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