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堡山號航空母艦
碉堡山號航空母艦(USS Bunker Hill CV-17)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九號艦。她是美軍第一艘以碉堡山為名的軍艦,以紀念美國獨立戰爭中血腥的碉堡山戰役(Battle of Bunker hill);艦上水兵暱稱之為假日特快(Holiday Express)。
碉堡山 USS Bunker Hill CV-17 | |
---|---|
正在海上航行的碉堡山號。攝於1945年。 | |
概觀 | |
艦種 | 航空母艦 |
艦級 | 艾塞克斯級(9號艦) |
製造廠 | 霍河造船廠 |
動工 | 1941年9月15日 |
下水 | 1942年12月7日 |
服役 | 1943年5月24日 |
退役 | 1947年1月9日 |
結局 | 1973年5月出售拆解 |
除籍 | 1966年11月1日 |
技术数据 | |
標準排水量 | 一般:27,500噸 作戰:33,400噸 |
滿載排水量 | 36,380噸 |
全長 | 整體:872呎 水線:820呎 |
全寬 | 整體:147呎6吋 水線:93呎 |
吃水 | 戰時:近26呎 滿載:近27.5呎 |
鍋爐 | 8座鍋爐 4座1,250千瓦蒸汽輪機 2座250千瓦柴油輪機 4軸 |
功率 | 150,000軸馬力 試航:154,054軸馬力 |
最高速度 | 33節 試航:32.93節 |
續航距離 | 20,000海哩/15節 服役:15,440海哩/15節 |
乘員 | 268名軍官 2,363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4門2聯裝5吋/38火炮 4門單管5吋/38火炮 8門4聯裝40毫米高射砲 46挺20毫米機炮 |
裝甲 | 機庫:2.5吋 防護甲板:1.5吋 裝甲帶:2.5-4吋 防水壁:4吋 指揮塔:1-1.5吋 舵機:2.5吋 |
艦載機 | 36架F6F 37架SB2C 18架TBF |
其它 | 3座升降台 2座彈射器 模版參考來源:[1] |
碉堡山號於1941年開始建造;數月後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加快建造碉堡山號等航空母艦。1943年碉堡山號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最終在沖繩戰役期間被神風自殺飛機重創而撤出戰場。戰後碉堡山號退役停放,雖先後重編為攻擊航母、反潛航母及飛機運輸艦,但未再出海執勤,而是留在聖地牙哥作電子測試平台。1966年碉堡山號除籍,於1973年出售拆解。
建造與早年服役
碉堡山號的龍骨在1941年9月15日於波士頓伯利恆鋼鐵的霍河造船廠置放;同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碉堡山號加快興建,到1942年12月7日下水,於1943年5月24日正式服役。稍後碉堡山號在千里達一帶試航,並搭載第17戰鬥機隊(VF-17),測試海軍新式戰鬥機F4U。[2][3]9月4日,碉堡山號離開波士頓,[4]先前往諾福克,再在10日離開,經巴拿馬運河到聖地牙哥,搭載額外飛機及人員。[2]9月28日,碉堡山號離開聖地牙哥,於10月2日抵達珍珠港。由於零件不足,碉堡山號在珍珠港改搭載F6F參戰,預備到南太平洋。[2]而第17戰鬥機隊被派到新畿內亞的陸上機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
空襲拉包爾
碉堡山號抵達戰區之際,美軍正預備登陸吉爾伯特群島。海軍為此編組了第52及53特遣艦隊(Task Force 52 and 53),前者由珍珠港出發,登陸北面的馬金島(Makin);後者則由新赫布里底群島的桑托島出發,登陸南面的塔拉瓦環礁;同時,海軍亦將第50特遣艦隊(Task Force 50)編為快速航空母艦艦隊(Fast Carrier Forces),以支援陸戰隊登陸兩島。碉堡山號被編入第三分隊(Task Group 50.3),與旗艦艾塞克斯號及獨立號同行,先攻擊拉包爾,在空襲後返回桑托島補給,並等待珍珠港的護航艦隻前來會合,最後則支援陸戰隊登陸塔拉瓦。[5]
11月初,碉堡山號準備前往拉包爾。但不久前布干維爾島戰役爆發,海軍將第三分隊大半的巡洋艦及驅逐艦,調往布干維爾島東南角;分隊因此滯留桑托島,等待護航艦隻返回,到8日才起程出發;[6]而薩拉托加號及普林斯頓號為首的第四分隊,在11月5日先空襲了拉包爾。
11日早上,碉堡山號等艦在拉包爾東南160英里(260)派出空襲機隊;第17戰鬥機隊的F4U及第33戰鬥機隊(VF-33)的F6F則分別由安東加機場(Ondonga)及薩基點機場(Segi Point)起飛,為航空母艦提供空中掩護。[7]日軍偵察機在6時45分發現了美軍機群,隨即派出68架零式戰鬥機前往攔截;8時30分雙方在聖喬治角(Cape St. George)遭遇,但部分美軍的轟炸機成功擺脫,並在厚雲掩護下繼續前進。9時5分,艾塞克斯號的機隊率先轟炸港口;碉堡山號及獨立號的機隊則緊隨其後;由於能見度低,美軍無從得知攻擊成果,要到空襲後截取日軍無線電通訊,方知擊沉了涼波號;重創長波號;並擊傷阿賀野號;夕張號、浦風號及海風號僅受輕傷;而港口設施則輕微受損。[8]
此時艦隊準備第二次空襲,而第17戰鬥機隊及第33戰鬥機隊則分別降落到三艘航空母艦加油,然後再次升空。不久日軍偵察機發現了艦隊位置,派出67架零式、27架九九式轟炸機及14架九七式轟炸機攻擊美軍艦隊。下午1時13分,艦隊雷達發現日軍飛機於119英里(192)外接近,但艦隊指揮蒙哥馬利(Alfred E. Montgomery)少將沒有派出截擊機,並在25分派出第二波空襲的轟炸機。51分,擔任掩護的第17戰鬥機隊及第33戰鬥機隊在艦隊40英里(64)外遭遇日機。雖然兩機隊的燃油短缺,但仍擊落多架戰機,稍後更在航空母艦附近低空與日機交戰;而碉堡山號等三艘航空母艦則集中編隊,與驅逐艦組成嚴密防空火網。54分時艦隊防空炮開始開火。[9]
縱使美軍艦隊缺乏戰機防守,日機卻無法突破美軍防空火網,多被擊落,未能有效攻擊。下午2時12分,蒙哥馬利取消第二波空襲,並命轟炸機返航,協助艦隊防守。30分日本魚雷轟炸機試圖攻擊碉堡山號,但魚雷無一命中。40分空戰結束,美軍艦隊毫髮無損,僅十人受傷,並損失11架飛機;而日軍則損失超過39架飛機。由於日機集中攻擊碉堡山號,碉堡山號於當日發射的防空彈藥超過艾塞克斯號及獨立號的總和。當晚艦隊撤返桑托島,於13日抵達。[10]
塔拉瓦與馬金島
11月14日碉堡山號再次離港,前往支援美軍登陸塔拉瓦;19日美軍開始登陸馬金島,並在24日佔據環礁;而碉堡山號等則在18至19日空襲塔拉瓦,並摧毀兩座海防炮及三輛坦克。[11]20日早上碉堡山號等再次空襲環礁;當晚分隊遭日軍16架魚雷轟炸機攻擊,獨立號被一枚魚雷擊中受創,而碉堡山號則沒有受損。[12]陸戰隊在空襲後登陸塔拉瓦,但遭到日軍頑抗,至23日才佔領塔拉瓦。陸戰隊共有980人陣亡;[13]而海軍的護航航空母艦利斯康灣號(USS Liscome Bay, CVE-56)則被潛艇擊沉,導致687人死亡;而島上近5,000名日軍及韓國勞工只有146人生還。由於死傷慘重,登陸塔拉瓦在美國一度引起輿論爭議。
戰鬥結束後,海軍重編第50特遣艦隊;碉堡山號於25日改編入薛曼(Frederick C. Sherman)少將指揮的第四分隊,並擔任旗艦,與蒙特利號、戰艦華盛頓號、阿拉巴馬號、南達科他號及北卡羅萊納號同行。[14]戰艦由威利斯·李少將指揮,前往炮擊瑙魯的日軍機場。[15]
12月8日,第四分隊抵達瑙魯東北50英里(80)海域,分成航空母艦及戰艦小組,開始轟炸及炮擊瑙魯。[15]不過機場大半的日軍飛機早已轉移他處,只剩下十架左右,攻擊成效不大,分隊更折損了四架飛機,且博伊德號被海防炮擊中。[16]稍後分隊返回桑托島休整。
東京快車
12月21日,碉堡山號、蒙特利號、華盛頓號及六艘驅逐艦離開桑托島,暫時改編為第37特遣艦隊的第二分隊(TG 37.2),仍由薛曼指揮,前往攻擊新愛爾蘭島的省會卡維恩(Kavieng),同時阻截該處的東京快車(Tokyo Express,即日軍的運兵艦隻)支援瓜達爾卡納爾島。[17]25日聖誕節早上,碉堡山號與蒙特利號派出31架F6F、27架SB2C及28架TBF,空襲卡維恩的港口,但港口內缺乏攻擊目標,艦隊僅擊沉一艘運輸艦及掃雷艦,並擊傷另一艘運輸艦。[18]當晚日軍派11架飛機前來夜襲,但分隊成功迴避攻擊,沒有受損。[18]接著數日,碉堡山號等繼續搜索,但沒有發現;而日軍熊野號、鈴谷號、大淀號及能代號則成功運輸物質到海軍基地特魯克。[19]
1944年1月1日,碉堡山號在卡維恩以東220英里(350)派偵察機索敵,終於發現日軍巡洋艦,隨即派出轟炸機攻擊;不過日軍派出多架戰機掩護,且艦隊迴避得宜,碉堡山號及蒙特利號的攻擊幾乎無效,僅殺死能代號及大淀號共12名官兵,並使山雲號輕傷。[19]4日分隊再次空襲卡維恩,僅輕傷文月號及皐月號。[19]7日分隊返抵桑托島,[17]預備與其他航空母艦合組,攻擊馬紹爾群島。[19]雖然碉堡山號未能有效截擊東京快車,但因接連在聖誕及元旦假期作戰,水兵索性暱稱碉堡山號為假日特快(Holiday Express)。
瓜加林與特魯克
碉堡山號返抵桑托島前一日(1月6日),第58特遣艦隊(Task Force 58,第五艦隊下的快速航空母艦艦隊)編成,由馬克·米契爾少將指揮。碉堡山號的分隊於18日前往富納富提會合艦隊,於20日抵達。[17]23日分隊編入第58特遣艦隊的第三分隊(TG 58.3),仍由薛曼指揮;碉堡山號續任旗艦,同行的有蒙特利號、科本斯號及新澤西號。[20]
1月25日,碉堡山號等第三分隊艦隻離港,支援即將登陸瓜加林的美軍。[21]29日碉堡山號等空襲了瓜加林東南部,在30日至2月2日則空襲埃尼威托克島(Eniwetok);[22]而美軍則於1月31日開始登陸瓜加林,同時佔領無人防守的馬久羅,瓜加林戰役爆發。2月3日美軍完全佔領環礁,而碉堡山號則前往馬久羅休整,於5日抵達。[21]
2月12日,第一、第二及第三分隊離開馬久羅,前往空襲特魯克。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特魯克島建立海軍基地,儼如美國之珍珠港。武藏號、大和號及長門號均於此下錨;但環礁內的日艦,大多在美軍空襲前撤返日本。2月17日美軍艦隊開始攻擊;米契爾在日出前先派F6F奪取制空權,再命後至的18架TBF攻擊跑道上的飛機;第一波攻擊後,日軍空中力量大受打擊,環礁上的365架飛機,只有約100架沒有受損;[23]清晨美軍艦隊的輕型航空母艦又派轟炸機攻擊島上設施及礁湖軍艦。
傍晚7時,六架裝有雷達的九七式轟炸機發現美軍艦隊,並伺機攻擊;約克鎮號曾在9時派夜戰F6F前往攔截,但失敗告終;這使無畏號在10時11分被魚雷擊中,被迫撤回珍珠港維修;而艦隊在18日再空襲特魯克島兩次,於中午撤走。兩日空襲,美軍擊沉了三艘輕巡洋艦、四艘驅逐艦及若干艘運輸艦。[24]
艦隊稍後前往埃尼威托克,協助美軍登陸;由於登陸順利,20日碉堡山號所屬的第三分隊,與第二分隊改往攻擊塞班島、天寧島及關島。[25]22日及23日,碉堡山號等艦共派五波飛機空襲三島,同時作攝影偵察,然後撤回馬久羅休整。[25]
帛琉
1944年3月,尼米茲命第五艦隊先空襲帛琉,以預備將來收服馬里亞納群島。[26]碉堡山號在馬久羅等待戰艦會合,於3月22日離港出征。其時碉堡山號編入第二分隊旗艦,由蒙哥馬利指揮,同行艦有大黃蜂號、蒙特利號及卡伯特號。[27]艦隊繞道行駛,以避開日軍偵察,在4月1日展開攻擊;然而25日及26日,特魯克的日軍偵察機仍發現了艦隊,迫使斯普魯恩斯上將提前攻擊至3月30日。[28]28日晚,日軍派魚雷轟炸機夜襲,被悉數擊退。[29]30至31日,艦隊空襲帛琉港口,擊落多架日軍戰機,並擊沉若竹號;又於31日下午轟炸雅浦島。碉堡山號、大黃蜂號及列星頓號於當日亦派TBF到帛琉設置水雷。[30]
荷蘭地亞
4月13日,艦隊離開馬久羅,前往空襲荷蘭地亞,以削弱當地的日軍空軍。[32]21日至24日,碉堡山號等三支分隊空襲荷蘭地亞各處的機場,但日軍的飛機早被美國陸軍航空軍的P-38及B-24於30日摧毀,艦隊幾乎沒有遭遇抵抗,只有零星的日軍偵察機由梭隆縣起飛,並悉數擊落。[33]
由於缺乏攻擊目標,艦隊在返回馬久羅前,於29至30日順道攻擊特魯克。[34]不過特魯克在上月空襲後,已幾近荒廢,只有少量船隻在港口;[35]稍後艦隊分別派戰艦及巡洋艦炮轟波納佩及薩塔萬環礁,而碉堡山號等航空母艦則返回馬久羅,於5月4日抵達。[36]同日碉堡山號前往珍珠港,卸載航空聯隊,然後折返馬久羅。[2]
馬里亞納群島戰事
美軍此時正籌劃進攻菲律賓;美國陸軍航空軍分別於6月3日及9日空襲帛琉、沃萊艾島(Woleai)及雅浦島。6日第58特遣艦隊再次前往空襲馬里亞納群島,以削弱日軍空中力量。碉堡山號仍留在蒙哥馬利指揮的第二分隊,同行艦有胡蜂號、蒙特利號及卡伯特號。[37]11日四支分隊空襲了關島、天寧島及塞班島;12日克拉克的第一分隊調往空襲關島,而碉堡山號等三支分隊則繼續轟炸天寧島與塞班島。13日各分隊繼續轟炸諸島,為即將登陸美軍清場。14日晚第一與第四分隊暫時調往北方,空襲小笠原群島;[38]而美軍陸戰隊則在15日開始登陸塞班島。碉堡山號等繼續在該處支援。
菲律賓海海戰
美軍登陸塞班島之際,小澤治三郎正執行豊田副武的阿號作戰計畫,試圖與美軍艦隊決戰,以扭轉劣勢;而斯普魯恩斯則一直在搜索小澤艦隊。18日斯普魯恩斯發現日本艦隊離開菲律賓,前來支援馬里亞納,即時預備迎擊日本艦隊,並召回北上小笠原群島的兩支分隊。四支分隊在當日正午於塞班島以西海域會合,並開始搜索日軍的第一機動艦隊。[39][40]
6月18日下午,日軍偵察機發現美軍第58特遣艦隊。小澤治三郎欲善用日機較遠的續航距離,命艦隊避開美軍攻擊範圍,留待19日與關島的日機一舉進攻;而此時斯普魯恩斯仍未得悉日軍艦隊確實位置。米契爾於半夜提議艦隊向西前進,使航空母艦可趕及在19日早上進入作戰半徑,派飛機攻擊日軍艦隊,但斯普魯恩斯以掩護塞班島登陸部隊為先,命艦隊於晚上繼續向東撤,待日出後才再向西推進,以免遭遇日軍埋伏。日出前,日軍偵察機多次發現美軍艦隊,但美軍仍未掌握日軍動向。[41]次日菲律賓海海戰爆發。
19日早上5時30分,蒙特利號一架F6F發現兩架日機,並擊落一架,海戰正式展開。[42]6時30分,貝勞森林號在關島發現日機,稍後艦隊派飛機空襲當地,並殲滅關島機場的日機。[43]7時30分,日軍偵察機發現部分第四分隊艦隻,但後續偵察機被艾塞克斯號及蘭利號等擊落。小澤稍後在8時30分、56分、10時及11時派出四波攻擊,每波攻擊的出擊架次分別為69架、128架、47架及82架(大鳳號及翔鶴號均於早上出擊後被潛艇攻擊,下午沉沒)。[44]
第一波攻擊由西面直指美軍艦隊,於10時被李中將的戰艦雷達發現;23分艦隊開始派戰機攔截。此時日機離艦隊只有72英里(116),但卻因浪費過多時間重整陣形,令美軍戰機得以及時爬升攔截。[44]碉堡山號擊落最少12架,而艾塞克斯號、企業號、列星頓號、科本斯號及普林斯頓號等戰機亦出動攔截,驅逐大半來犯日機;[45]最終日軍只有一架轟炸機成功突圍,在49分投彈命中南達科他號;這也是整場海戰中日軍僅有的一次直接命中;而日機第一波攻擊只有27架成功返航。[46]
日軍第二波攻擊在11時7分為美軍雷達所發現;半小時後艾塞克斯號的F6F率先迎擊,而碉堡山號等其他航艦的F6F則在稍後加入。正午六架彗星式轟炸機成功突破攔截網,並攻擊碉堡山號及胡蜂號;炸彈雖並無直接命中,但與艦體距離不遠,其破片仍殺死碉堡山號上三名水兵,傷及73人,並在甲板引起小火。最後美軍擊落最少70架;而日機只有31架飛機成功返航。[47]
第三波攻擊由北面進攻,在下午近1時為美軍發現。此次美軍戰機未能有效攔截,只擊落七架飛機;幾架日軍轟炸機更突破防守,向艾塞克斯號投彈,但無一命中。[48]
第四波攻擊於下午2時由南面進攻,33架往北攻擊美艦,另外49架則留在關島西南海面索敵;此時美軍戰機正降落補油,攔截再次失效,部分日軍轟炸機得以切入美軍艦隊;稍後日機先後投彈轟炸碉堡山號及胡蜂號,仍無一命中。23分艾塞克斯號、科本斯號及大黃蜂號的飛機前往攻擊關島,並追擊降落該處的日機,擊落30架;成功降落的19架日機亦受重傷,最終只有九架飛機可繼續使用。[49]整日戰鬥,日軍損失接近315架飛機,其一面倒之戰況,使美軍戲稱當日戰鬥為「馬里亞納射火雞大賽」。[註 1]
6月20日,第四分隊被派往攻擊關島一帶的日軍據點,而碉堡山號等另外三支分隊,則往西追擊日軍艦隊。下午3時40分,企業號的偵察機發現小澤的艦隊。雖然無線電訊號不清,米契爾仍即時命艦隊預備派出機隊攻擊,冒險在入黑後收回飛機。[50]57分,米契爾終於接收到完整的偵察報告,並在4時5分確認日軍艦隊位置,下令艦隊派飛機前往攻擊。[51]21分,碉堡山號等航空母艦派出216架飛機升空,只有普林斯頓號暫時待命,在稍後派飛機作第二波攻擊。[52]小澤勉強派出75架飛機迎戰,同時拋棄油船,加速撤退,並准許各艦單獨機動迴避。[53]稍後胡蜂號率先攻擊落後的油船,並擊沉兩艘;貝勒森林號及約克鎮號的轟炸機以魚雷擊沉飛鷹號;企業號嘗試攻擊長門號及最上號,無一命中;瑞鶴號則先後被企業號、約克鎮號及聖哈辛托號攻擊受損,一度下令棄船,但艦體實際損傷不大,且損管得宜,棄船命令不久後便取消;碉堡山號、蒙特利號及卡伯特號的機隊略過剛被胡蜂號攻擊的油船,繼續往西索敵,最終輕傷千代田號及榛名號。[54]海戰結束後,日軍第一機動艦隊只剩下35架飛機可用。[55]
此時美軍飛機開始返航,並在晚上8時45分開始降落。米契爾下令軍艦開啟所有照明,並命驅逐艦向天發射信號彈;而航空母艦則以探射燈引導飛機降落。[56]不過美軍飛機此時燃油短缺,爭先降落,秩序大亂。一架大黃蜂號飛機無視降落指令(燈號要求飛機轉到大黃蜂號降落),急降到碉堡山號,並在甲板翻轉;正當官兵開始清理跑道時,卡伯特號的一架飛機又漠視燈號(跑道未清理,禁止降落),緊急降落,最終撞上正在清理的官兵,造成二死四傷。部分飛機亦誤判驅逐艦燈號為航空母艦,幾乎相撞 。[57]混亂到近11時終於結束,美軍單在降落就損失了80架飛機,而戰損只有20架。[58]
20日艦隊繼續搜索落水的機師,並預備向西追擊。凌晨碉堡山號及企業號先派夜間偵察機索敵;日出後各艦再派後續偵察機。[59]此時小澤艦隊早已遠去,已超出美軍航母的作戰距離,且米契爾仍忙於搜索機師;但斯普魯恩斯仍希望艦隊可追擊受創的日軍艦隻,故命李的戰艦先行前往追擊,並臨時調碉堡山號及胡蜂號掩護戰艦,其他艦隻則在稍後跟上。[60]最終美軍仍沒有發現,加上驅逐艦燃油短缺,艦隊在晚上開始撤退,並在22日於海上補油,於23日返回塞班島。[61]同日碉堡山號等艦往埃尼威托克休整,於次日抵達;而克拉克的第一分隊則再往空襲小笠原群島,於27日返抵埃尼威托克。[62]
關島、天寧島及小笠原群島
6月30日,戴維森(Ralph E. Davison)少將接替蒙哥馬利指揮第二分隊,旗艦由碉堡山號改設在胡蜂號;而富蘭克林號則在23日加入分隊。[63]當日第二分隊與克拉克的第一分隊離港,於7月4日再次空襲小笠原群島;[63]再於6日轟炸關島及羅塔島。[63]7月9日美軍佔領塞班島,而碉堡山號等繼續空襲關島及天寧島。21日及24日美軍分別登陸關島北部及天寧島,並於8月10日及2日佔據兩島。碉堡山號於7月23日開始改為空襲雅浦島、烏利西及帛琉,於27日撤返休整。[63]29日,富蘭克林號由第二分隊調往第一分隊繼續作戰;而約克鎮號則由第一分隊調到第二分隊。碉堡山號等則在8月2日抵達埃尼威托克。[63]8月4日,碉堡山號與第一分隊再往空襲小笠原群島,並在5日空襲後返回埃尼威托克休整待命。[63]
菲律賓
8月26日,海爾賽接替斯普魯恩斯,指揮美軍艦隊。由於海爾賽為第三艦隊司令,故快速航空母艦編隊亦更名為第38特遣艦隊(Task Force 38)。此時碉堡山號編入波根(Gerald F. Bogan)少將的第二分隊,同行艦有旗艦無畏號、卡伯特號及獨立號。[64]29日碉堡山號等第二分隊艦隻離開埃尼威托克,與第一及第三分隊前往菲律賓;而第四分隊則往小笠原群島。[65]9月6日至8日,碉堡山號等空襲了帛琉;又於9日至10日空襲民都洛及薩蘭加尼灣。[65]由於缺乏目標,海爾賽改命艦隊於12日攻擊米沙鄢群島等地。[65]15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帛琉,碉堡山號等繼續在外海巡弋,並在稍後改為攻擊呂宋。21至24日,艦隊空襲呂宋各地的港口,然後撤退。28日碉堡山號在塞班島稍作休整,再經帛琉,於10月2日返抵烏利西。[66]
台灣空戰
10月6日,碉堡山號等艦離港,前往空襲沖繩島。10日艦隊大舉攻擊沖繩,出擊架次高達1,396架,重創沖繩港口。此時豊田副武估計美軍將空襲台灣,命在台的福留繁預備迎戰;此時日軍駐台戰機約有230架。[67]
一如日軍所料,12日美軍艦隊往南空襲台灣。海爾賽派第一分隊空襲台灣南部;碉堡山號的第二分隊空襲台灣北部;第三分隊空襲台灣中部;第四分隊則集中攻擊高雄。清晨各艦派戰機作第一波攻擊;福留繁則派戰機攔截,同時派轟炸機攻擊美軍航母,台灣空戰爆發。美軍在空戰明顯佔優,第一波攻擊後,日軍只剩下60架戰機可用;第二波攻擊後更全被摧毀,沒有戰機可迎戰第三波攻擊;福留繁的指揮部亦在空襲後夷為平地。傍晚日軍魚雷機發現美軍艦隊,陸續展開攻擊,但無一成功,更損失42架。美軍當日出擊數達1,378架次,只損失48架飛機。[68]
10月13日艦隊再次空襲台灣,出擊數下降至974架。傍晚美艦隊被日軍攻擊;富蘭克林號艦島受損,無人傷亡;而坎培拉號則被魚雷重創,要由拖船協助離開戰場。14日艦隊派146架戰機及100架轟炸機再次攻擊台灣,順道掩護坎培拉號撤退;陸軍航空軍則在中國大陸派109架B-29轟炸高雄。當晚日軍魚雷機再次夜襲,侯斯頓號被魚雷重創,一度下令棄船;由於兩艘受創巡洋艦離台灣及先島群島僅90英里(140),海爾賽於15日命三艘巡洋艦及八艘驅逐艦組成拯救小隊,協助兩艦拖行;又派科本斯號及卡伯特號作空中支援。艦隊則緩緩向西南撤走。[69]
10月15日第四分隊往空襲呂宋;日軍則於當日及16日再次空襲拯救小隊;侯斯頓號於16日再被一枚魚雷擊中,入水超過6,300噸,艦長一度決定棄船,但同行驅逐艦決定繼續拖行。此時東京電台稱美軍第三艦隊已受重創。海爾賽得悉後,認為日軍誤判拯救小隊為第三艦隊,索性順水推舟,以拯救小隊作餌,引誘日軍攻擊;碉堡山號的第二分隊與第三分隊共同掩護小隊,但由第三分隊伏擊由日本以來的飛機。16日早上,日軍命那智號及足柄號等由瀨戶內海出發,往南追擊,卻在沖繩外海被碉堡山號兩架飛機攻擊。此時福留繁得悉美軍航空母艦沒有受損,命巡洋艦隊即時撤退。美軍埋伏雖然失敗,兩艘重創軍艦仍得而撤走,在27日終於抵達烏利西。[70]
10月17日碉堡山號往南行駛,以支援美軍重奪菲律賓;而小澤治三郎則命艦隊阻止美軍登陸,並以自身航空母艦為餌,引開美軍艦隊,由栗田健男的第二艦隊到雷伊泰攻擊美軍登陸部隊;稍後因此引發雷伊泰灣海戰。18日碉堡山號空襲卡加延省。[66]美軍在20日開始登陸獨魯萬市,而麥克阿瑟則在當日下午登上灘頭,宣告自己重返菲律賓。碉堡山號於21日再次空襲呂宋一帶,並在23日離開艦隊,撤返珍珠港,預備返國,最終返回布雷默頓維修。[66]次日錫布延海戰爆發,雷伊泰灣海戰開始,碉堡山號無緣參與。
沖繩島、硫磺島與日本
1月24日,碉堡山號離開美國西岸,並搭載三支F4U戰鬥機隊,其中兩支為海軍陸戰隊的機隊(VMF-221及VMF-451),海軍機隊則為第84戰鬥機隊(VF-84,以VF-17舊成員為主)。[71] 29日碉堡山號離開珍珠港,於2月7日途經烏利西,前往會合美軍快速航空母艦艦隊。[3]
2月15日,碉堡山號與艦隊會合。早前斯普魯恩斯再次接替海爾賽指揮美軍艦隊,編制上改為第五艦隊,由米契爾指揮。[72]碉堡山號擔任第58特遣艦隊旗艦,編入薛曼指揮的第三分隊,同行艦有旗艦艾塞克斯號及科本斯號;而斯普魯恩斯則以分隊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為艦隊旗艦。[73]此時艦隊正往北前進,準備空襲東京。16日,艦隊先派五波戰機,掃蕩東京灣一帶的機場。第三分隊的戰機率先抵達東京上空,又攻擊了港口設施;而第二分隊雖遭遇近百架日機攔截,但擊落近40架。[74]中午米契爾派轟炸機空襲東京大田區等地的工廠;傍晚則派夜間戰鬥機攻擊機場。17日艦隊前往硫磺島,預備支援即將登陸的美軍。第四分隊於當日攻擊了父島及母島;第二及第三分隊則到硫磺島以西,將直接支援搶灘的陸戰隊;其他分隊則往南補油。18日碉堡山號等艦再次空襲父島,然後待命;美軍戰艦則連日炮擊岸上設施。[75]
2月19日,美國陸戰隊開始登陸硫磺島,硫磺島戰役爆發。碉堡山號等主要為艦隊及登陸部隊防空,偶爾亦轟炸艦炮不可及之日軍據點。由於艦載機的凝固汽油彈大多沒有爆炸,故效果不佳。日機整日斷續侵擾艦隊,但多次攻擊均告失敗。[76]21日第二及第三分隊空襲父島及母島;而第五分隊則加入日間戰鬥,支援灘頭部隊。薩拉托加號甫進入執勤海域,即遇襲受創,被迫撤返美國維修,自此未再參與戰鬥;俾斯麥海號更被自殺飛機擊沉,企業號因此要獨自擔任夜戰航空母艦,並連續174小時派出及回收飛機,直至3月2日。23日艦隊到外海補給,然後改道北上,再次空襲日本本土。[77]
25日早上,艦隊派機隊空襲東京,卻因天氣惡劣,幾乎無功而返。下午米契爾中止所有飛行作業,欲改於次日空襲名古屋,然而海面天氣進一步惡化,翻起大浪,使艦隊無法及時進入攻擊範圍。26日早上,米契爾取消攻擊,命艦隊於次日補油,然後攻擊沖繩島;第四分隊則在補油後到烏利西休整。3月1日,碉堡山號等空襲沖繩島,並作詳細攝影偵察。當晚艦隊撤回烏利西休整,於4日抵達。[78]
3月14日,艦隊離開烏利西,前往支援沖繩戰役,並先空襲九州,削弱該處的日軍空中力量。此時艦隊編制再稍有調動;卡伯特號加入第三分隊。[79]18日上午,艦隊開始派出機隊,空襲九州各地機場,但宇垣纏在美軍攻擊前,已派出僅餘的飛機升空,正前往攻擊第四分隊,故美軍收獲不大。企業號先於早上被日軍炸彈擊中,但沒有引爆;無畏號成功攔截自殺攻擊,艦體輕微受損;下午約克鎮號被炸彈擊中,艦體爆炸,在搶修後繼續作戰。[80]
同日,美軍偵察了神戶及吳市,發現日軍於港內的大批軍艦,故米契爾於19日命艦隊空襲瀨戶內海,最終擊傷大和號、日向號、榛名號、生駒號、葛城號、龍鳳號、天城號、鳳翔號、海鷹號、利根號及大淀號;但美軍亦遭日機反擊,胡蜂號被炸彈擊中爆炸,造成多人死傷,在搶修後繼續作戰;而富蘭克林號則身中兩枚炸彈,起火爆炸,一度失速,更幾近沉沒。戴維森在離艦後,將旗艦轉到第三分隊的漢考克號(後者臨時加入第二分隊),並建議艦長棄船,但為艦長拒絕。最終富蘭克林號在多艘艦隻協助下,緩緩撤走。企業號及部分第四分隊軍艦調往第二分隊,以掩護其撤退。碉堡山號於當日也多次遇襲,但沒有受損。[80]
3月20日艦隊往南撤退,仍派飛機轟炸九州南部機場;下午第二分隊再遭遇自殺飛機,一艘驅逐艦受損,而企業號的甲板則被友軍防空炮擊中。21日第一分隊遭到MXY-7櫻花特別攻擊機襲擊,將之悉數擊落。傍晚胡蜂號轉到第二分隊,而聖哈辛托號則加入第一分隊。各艦於22日到外海補油,而企業號、胡蜂號及富蘭克林號等艦則分別撤返烏利西及美國修理;第二分隊要到4月才重返戰場。[81]23日起,艦隊開始日復日空襲沖繩島,偶而亦空襲硫磺島,各分隊則輪流在海上補油。4月1日,美軍開始登陸沖繩島,艦隊繼續提供空中支援。[82]5日企業號返回,並加入第四分隊;6日日軍派出355架自殺飛機及341架轟炸機,攻擊美軍登陸區的艦隻,並擊傷多艘;而美軍艦隊則勉強守住攻擊。當日艦隊估計己方擊落249架。[83]晚上美軍潛艇發現大和號及其他軍艦離開豐後水道,米契爾召集所有航空母艦北進迎擊。[84]
坊之岬海戰
4月7日上午8時23分,艾塞克斯號的偵察機發現大和號。[85]斯普魯恩斯曾打算命戰艦迎擊,但為免登陸部隊遇襲,將任務交給航空母艦。9時15分米契爾先派16架戰機再作偵察,並命第一及第三分隊預備攻擊。此時第四分隊仍忙於掩護沖繩,要到45分才進入作戰距離。[85]10時起各艦開始派飛機前往攻擊,並持續至下午2時。[86]大和號接連中彈,快速向左舷傾側,最終在23分爆炸沈沒;日軍亦損失了矢矧號、濱風號、磯風號、朝霜號及霞號,另外冬月號、涼月號、雪風號及初霜號亦受損。美軍整日亦受自殺飛機侵擾;漢考克號於中午被一枚炸彈及飛機擊中,引發大火,到下午才恢復飛行作業。[87]
沖繩島
4月8日艦隊返回南方,支援沖繩作戰。同日蘭道夫號與艦隊會合,戴維森重建第二分隊,並以企業號為旗艦,同行艦尚有獨立號;9日漢考克號及卡伯特號則撤返烏利西修理。[88]由於日軍俘虜稱將在11日發動大規模自殺飛機攻擊,米契爾加緊戰機警備。11日日軍一如所料,在下午1時30分起大舉進攻;密蘇里號先於2時43分被一架自殺飛機擊中,受損不大;企業號於2時10分亦被自殺飛機擊中,爆炸起火,使甲板飛行作業停止48小時,再次撤返烏利西修理;艾塞克斯號在下午亦險被擊中。整日日軍共派出近185架自殺飛機。[89]12日日軍集中空襲沖繩島的登陸艦隊,擊傷多艘美軍艦隻;同日羅斯福去世。[90]
美軍艦隊繼續支援沖繩美軍,並連日與日軍飛機空戰。4月15及16日,艦隊空襲了九州的機場,而日軍再派自殺飛機反擊;16日下午無畏號被自殺飛機擊中,艦體大火,於次日撤返烏利西修理;第二分隊於同日再次解散,蘭道夫號及獨立號則加入第三分隊。此後艦隊幾乎每日在沖繩外海與日軍自殺飛機交戰。24日香格里拉號加入第四分隊;而第一分隊於27日撤返烏利西休整。[91]5月6日,企業號再次與艦隊會合,而美軍與自殺飛機之對抗持續。[88]
重創
5月11日上午,美軍艦隊繼續執勤。上午10時,碉堡山號正預備收回巡邏戰機,而飛行甲板則泊滿待命飛機。[92]10時2分,三架零式自殺戰機突然從低雲飛出,碉堡山號即時開火,但為時已晚。第一架零式在碉堡山號右舷以低角度俯衝,並投下一枚250公斤穿甲彈。穿甲彈貫穿了後部升降台,再穿透飛行甲板的下層甲板及機庫甲板,最後在艦體左舷穿出,於艦體外近距爆炸;而零式則緊隨其後,先撞上後部升降台附近的飛行甲板,然後撞毀沿途所有飛機,最後滑出跑道墮海。[93]
僅在數十秒後,第二架零式飛抵碉堡山號正上方,開始以70度高角俯衝,直指艦島的根基。碉堡山號與護航艦的防空炮雖多次擊中零式,但零式仍成功繼續俯衝,並先投下一枚250公斤半穿甲彈。炸彈擊中左舷升降台的內緣(靠近甲板中軸線),炸開一個50呎大洞,更將飛行甲板的下層甲板掀起;炸彈及其他碎片則在艦島橫飛;零式緊接撞入艦島附近的飛行甲板,部分機體貫穿艦島地層的機師預備室,然後爆炸起火。其時米契爾與阿利·伯克准將(Arleigh Burke)在艦島一樓艦橋後的控制室內,離第二架零式的攻擊點不足20呎。[94]
由於停泊的飛機載滿燃油,爆炸瞬即在飛行甲板及機庫引發大火;右舷部分防空炮座及彈藥,在首架零式攻擊後爆炸;雷達全部失效;機師預備室的機師在撞擊後幾乎全部陣亡;艦島對外的所有無線電通訊中斷,要以口傳方式傳達消息,以使下層甲板一度誤傳碉堡山號正在沉沒。[95]艦上水兵忙放救火之際,第三架零式在10時27分攻擊碉堡山號,直指艦橋控制室,但及時被防空炮擊落,機體飛越甲板墮海。[96]
隨同的美軍軍艦在攻擊不久,便從旁協助;威爾克斯-巴里號更冒險撞向碉堡山號的右舷炮座,使被困炮手可直接逃生到巡洋艦甲板;另外四艘驅逐艦則從旁救人救火。[97]大火在下午開始受控,而米契爾在下午4時30分將旗艦轉至企業號。[98][99]攻擊最終令艦上353人死亡,43人失蹤,264人受傷。[98]
5月12日,碉堡山號前往烏利西,於14日抵達,並預備返國。17日碉堡山號離港,於25日抵達珍珠港,最終30日返抵布雷默頓維修。當8月15日日本投降時,碉堡山號仍在船廠修理。[100]
戰後與結局
1945年9月,碉堡山號離開布雷默頓,參與魔毯行動(Operation Magic Carpet)前往西太平洋接載美軍返國。1946年1月9日,碉堡山號退役,加入後備艦隊,並在布雷默頓停泊。[3]
1952年10月1日,碉堡山號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17);[101]又於1953年8月8日再編為反潛航母(舷號改為CVS-17),[101]但始終未再重新服役。1959年5月,碉堡山號重編為飛機運輸艦(舷號改為AVT-9),繼續留港停泊。[101]1966年10月,好人理查號的一個引擎故障損毀,海軍將碉堡山號的引擎拆除,替換到好人理查號。同年11月1日,碉堡山號從海軍名冊上除籍,轉到聖地牙哥, 作美國海軍電子實驗室(Navy Electronics Laboratory)的電子測試平台。[101]碉堡山號最終於1973年出售拆解。[101]
碉堡山號在二戰中獲頒美國總統部隊嘉許勳表及11顆戰鬥之星。全部榮譽見下表:[101]
美國總統部隊嘉許勳表 | 美國戰役獎章 | 太平洋戰爭獎章: 11枚戰鬥之星 |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獎章 | 菲律賓總統部隊嘉許勳表 | 菲律賓解放獎章 |
相關條目
註釋
資料出處
- Friedman 1983,第394頁艾塞克斯艦級配置。由於各艘艾塞克斯級服役期間曾多次改建或改變用途,數據僅以設計及建造時為準。
- 第17魚雷機隊歷史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0-03-14.
- .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1).
- Kennedy 2009,第100頁
- Morison 1988,第114-118頁 第一分隊包括旗艦約克鎮號、列星頓號及科本斯號,負責奪取制空權;第二分隊有旗艦企業號、貝勒森林號及蒙特利號,負責支援馬金島;第四分隊則有旗艦薩拉托加號及普林斯頓號,作後備支援。
- Morison 1988,第330頁
- Morison 1988,第331頁 此戰碉堡山號搭載了新式的俯衝轟炸機SB2C。
- Morison 1988,第332頁
- Morison 1988,第333頁
- Morison 1988,第334頁 為增強防空火力,有美軍爬上停泊的SBD,操縱尾部機槍。獨立號的密集防空甚至擊毀一枚空投炸彈。
- Morison 1988,第149頁
- Morison 1988,第138頁
- Morison 1988,第185頁
- .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 Morison 1988,第197頁
- Morison 1988,第198頁
- .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 Morison 1988,第411頁
- Morison 1988,第412頁
- Morison 1988,第208頁 第一分隊指揮為小李維(Jown W. Reeves, Jr.)少將,下轄旗艦企業號、約克鎮號及貝勒森林號;艾塞克斯號編入蒙哥馬利指揮的第二分隊(Task Group 58.2),並擔任旗艦;同行的航空母艦尚有無畏號及卡伯特號;第四分隊由堅達(Samuel P. Ginder)少將指揮,下轄旗艦薩拉托加號、普林斯頓號及蘭利號。
- .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 Morison 1988,第218頁
- Morison 1988,第320頁
- Morison 1988,第321-325頁
- Morison 1988,第154-155頁 第二分隊集中攻擊塞班島,而第三分隊則集中攻擊天寧島。
- Morison 1988,第27-29頁
- 第58特遣艦隊行動-空襲帛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第一分隊有旗艦企業號及科本斯號,由桑托島出發,在27日與艦隊會合;第三分隊有旗艦約克鎮號、列星頓號、普林斯頓號及蘭利號。第五分隊有旗艦薩拉托加號,在3月4日前往會合英國艦隊,空襲沙邦市(Sabang)。
- Morison 1988,第29頁
- Morison 1988,第31頁
- Morison 1988,第32頁
- Morison 1988,第34頁
- Morison 1988,第36頁 此時第一分隊旗艦為大黃蜂號,由克拉克少將指揮,下轄貝勒森林號、科本斯號及巴丹號;第二分隊仍由蒙哥馬利指揮,有旗艦碉堡山號、約克鎮號、蒙特利號及卡伯特號;第三分隊由小李維指揮,有旗艦企業號、列星頓號、普林斯頓號及蘭利號。李的五艘戰艦:北卡羅萊納號、印第安納號、麻薩諸塞號、南達科他號及阿拉巴馬號,隨同第三分隊作戰,以預防日軍聯合艦隊攻擊,後來則分成第七分隊單獨作戰。
- Morison 1988,第37頁
- Morison 1988,第38頁
- Morison 1988,第40頁
- Morison 1988,第41頁
- Morison 1988,第174頁 第一分隊由克拉克(Joseph J. Clark)少將指揮,有旗艦大黃蜂號、約克鎮號、貝勒森林號及巴丹號;第三分隊由小李維少將指揮,有旗艦企業號、列星頓號、普林斯頓號及聖哈辛托號;第四分隊由赫利爾少將指揮,有旗艦艾塞克斯號、蘭利號及科本斯號。列星頓號雖屬第三分隊,但被編為第58特遣艦隊旗艦。艦隊由在3月晉升中將的米契爾指揮。
- Morison 1988,第234頁
- Morison 1988,第240頁
- Morison 1988,第250-251頁
- Morison 1988,第251-256頁
- Morison 1988,第260頁
- Morison 1988,第262-263頁
- Morison 1988,第263-274頁
- Morison 1988,第266-267頁
- Morison 1988,第268頁
- Morison 1988,第270-271頁
- Morison 1988,第272頁
- Morison 1988,第273-274頁
- Morison 1988,第290頁
- Morison 1988,第291頁
- Morison 1988,第292頁
- Morison 1988,第294頁
- Morison 1988,第295-301頁
- Morison 1988,第301頁
- Morison 1988,第302頁
- Morison 1988,第303頁
- Morison 1988,第304頁
- Morison 1988,第307頁
- Morison 1988,第307-308頁
- Morison 1988,第309,311頁
- Morison 1988,第311-313頁
- .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 第38特遣艦隊行動-雷伊泰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8月26日時,第一分隊由麥凱恩中將指揮,下轄旗艦胡蜂號、大黃蜂號、科本斯號及蒙特利號;第三分隊由薛曼指揮,下轄旗艦艾塞克斯號、艦隊旗艦列星頓號、蘭利號及普林斯頓號;第四分隊由戴維森少將指揮,下轄旗艦富蘭克林號、企業號、聖哈辛托號及貝勒森林號。
- Morison 1988,第13頁
- .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 Morison 1988,第91頁
- Morison 1988,第93頁 福留繁在指揮部看到多架飛機被擊落,鼓掌稱快,但下一刻才發現墜地的均為日機,不禁哀嘆日軍攔截只是「以卵擊石」。
- Morison 1988,第95-100頁
- Morison 1988,第101-104頁
- 見第84魚雷機隊(VT-84)簡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艾塞克斯號於1944年尾開始搭載F4U,但只有一支機隊;碉堡山號此行則以F4U為主,僅有少量F6F跟隨VF-84。
- Morison 1988,第183頁
- Morison 1988,第21頁 第一分隊由克拉克指揮,有旗艦大黃蜂號、胡蜂號、班寧頓號及貝勒森林號;第二分隊由戴維森指揮,有旗艦列星頓號、漢考克號及聖哈辛托號;第四分隊由拉德福(Arthur W. Radford)指揮,有旗艦約克鎮號、蘭道夫號、蘭利號及卡伯特號;第五分隊(夜戰航空母艦)由馬提亞·賈納(Matthias B. Gardner)少將指揮,有旗艦企業號及薩拉托加號。第五分隊於2月21日因薩拉托加號受創而一度解散,但最終在23日重組,直至3月12日企業號返抵烏利西為止。
- Morison 1988,第22頁
- Morison 1988,第24-25頁
- Morison 1988,第44-45頁
- Morison 1988,第52-57頁
- Morison 1988,第57-59頁
- 第58特遣艦隊行動-冰山行動-至1945年4月7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第一分隊基本不變;第二分隊旗艦改為富蘭克林號,同行艦有蘭道夫號及聖哈辛托號。列星頓號在3月初隨艦隊到烏利西後,返回美國普吉灣維修;而蘭道夫號在3月11日於港內被自殺飛機攻擊受創,要到4月7日才啟程往會合艦隊;第四分隊有旗艦約克鎮號、企業號、無畏號、蘭利號及獨立號。由於第二及第四分隊屢屢受創,使艦隻在作戰期間有多次轉移,編制並不持續完整。
- Morison 1988,第94-97頁
- Morison 1988,第97-100頁 詳細調動內容,可以約克鎮號及大黃蜂號之航海日誌互證。
- Morison 1988,第101-102頁
- Morison 1988,第196-197頁 日軍飛機數量出自日方數據,而美軍僅可估計擊落數量。
- Morison 1988,第200, 203頁
- Morison 1988,第203頁
- Morison 1988,第205頁
- Morison 1988,第205-209頁 由於攻擊機隊甚多,美軍飛機無法妥善協調攻擊,引起頗多混亂,故此難以確認何者成功命中大和號,亦無法確定大和號共命中多少炸彈及魚雷;美軍亦誤認矢矧號為同級艦阿賀野號;而矢矧號最終身中12枚炸彈及七枚魚雷方告沉沒。整日美軍的攻擊機隊共有386架,第一分隊佔113架;第三分隊167架;第四分隊106架。
- . [2011年1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16日).
- Morison 1988,第209-211頁
- Morison 1988,第221-230頁
- Morison 1988,第248-249頁
- Kennedy 2009,第278-280頁
- Kennedy 2009,第284-287頁
- Kennedy 2009,第290-293頁
- Kennedy 2009,第299,330-331頁
- Kennedy 2009,第309頁
- Kennedy 2009,第340-343頁
- Morison 1988,第262-263頁
- Kennedy 2009,第399頁
- Kennedy 2009,第428,433-436頁
- . [2009-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7).
參考書目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碉堡山號航空母艦 |
- Friedman, Norman, ,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3, ISBN 0-87021-739-9
- Kennedy, Maxwell Taylor, ,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9, ISBN 0743260805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6,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7,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8,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12,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13,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14,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