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

磨床(),是工具機的一種。

磨床工作示例

磨床的加工動作即為研磨,利用磨具研磨工件之多餘量,以獲得所需之形狀、尺寸及加工面,切削刀具的磨銳及機械零件的精確製造皆有賴於研磨工作,研磨工作也是精密加工的一部份。[1]:423磨床的作用是進行高度精密和粗糙面相當小的磨削,可進行高效率磨削。高速輪磨是研磨工作中最普遍的磨削加工動作,主要是機械使用砂輪(grinding wheel)一進行,少部分使用砂布、油石C等其他磨具都和磨料進行加工。而且磨床能加工淬硬鋼硬質合金等硬度相當白高材質,也可以加工玻璃花崗石等脆度較高的材料[2]

歷史

在8000至7000年前的人類就懂得製造砂輪、軸承、支架、搖柄等複雜石製工藝品,從考古在兩河流域發現,遺跡出土一塊圓形砂輪的碎塊,中間有孔洞且可以轉動,可用於磨製箭鏃石錛等工具,機械加工才有辦法製出箭鏃脊線的「過橋」痕跡,就是以此加工磨製而成。[3]

18世紀的30年代德國、英國和美國分別研發了使用天然磨料砂輪的磨床,做為加工後淬硬的機械零件,當時僅為在機床上加裝磨頭而改裝而成,所以結構簡單且剛度低,工人加工不易磨出精密工件。1876年,美國布朗-夏普公司在巴黎博覽會展出研發的萬能外圓磨床,此種機械的工件頭架和尾座安裝在往復移動的工作臺,才初具有現代箱形床身磨床模樣的機床外觀,並附有內圓磨削附件。1883年,該公司研發出將磨頭裝在立柱上,且工作臺採用往復移動的平面磨床。[2]大約在1900年,磨床的發展因為人造磨料和傳動液压机械的應用,更因為近代工業與汽車工業之賜,磨床有大幅度改良而且更加多樣化。於是20世紀初,先後研製出加工氣缸體的行星內圓磨床、凸輪軸磨床、曲軸磨床和帶電磁吸盤的活塞環磨床等,1908年的磨床開始加裝更加精準的自動測量裝置。20世紀初,先後研製出加工氣缸體的行星內圓磨床、曲軸磨床、凸輪軸磨床和帶電磁吸盤的活塞環磨床等。自動測量裝置於1908年開始應用到磨床上。1920年前後,工業界研發出軋輥磨床、導軌磨床、無心磨床、雙端面磨床與研磨機和超精加工機床等;50年代出現了高精度外圓磨床可作鏡面磨削;60年代末研發出砂輪線速度達60~80米/秒的高速磨床和大切深、緩進給磨削平面磨床;70年代,廣泛的採用微處理機數值控制和適應控制等技術,使得磨床有類似数控机床的應用。[2]

工作之範圍

研磨工作之範圍相當地廣泛,但可按照機械加工方式可分為輪磨(grinding)、搪光(honing)、研光(lapping)、拋光(polishing)、擦光(buffing)、超光(super-finishing)、滾筒磨光(barrel-finishing)、噴砂(sand-blast)與利用砂布磨石等器具研磨工作。[1]:423-425

型式

  • 平面磨床(surface grinder),外觀是橫形工作檯為代表形式,可進行往復動作方式磨床,主要以砂輪的外周來磨削工件平面,也有使用砂輪端面的正面磨削樣式立形磨床,適合重磨削。也用於切入量很大的複雜形狀溝成形,能以極低速進給方式進行蠕動進給磨削法(Creep Feed Grinding)。[4]:22
  • 圓筒磨床(Cylindrical grinder)。[4]:20
  • 內圓磨床(internal grinding machine)
  • 工具磨床 (Tool and cutter grinder
  • 无心磨床
  • 外圆磨床
  • 内孔磨床
  • 镜面磨床
  • 光学曲线磨床
  • 坐标磨床
  • 阶梯磨床

相關條目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磨床分類

参考文献

  1. 蔡德藏. . 全華圖書. ISBN 957212255X (中文(臺灣)).
  2. . 200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7) (中文(臺灣)).
  3. 傅宇飞. . 萧山网. 2005-11-29 [201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9) (中文(中国大陆)).
  4. 黃忠良. . 復漢出版社. 1993-04-01. ISBN 957-749-364-5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