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路 (臺北市)

信義路臺北市主要幹道之一,為東西向道路。信義路共有六段,一到四段屬東向單行道;福德街不分段,但曾有更名為「信義路七段」的提案。[註 1]信義路西接臺北府城東門,福德街東接東新路170巷。信義路、福德街是臺北市東西交通往來的重要幹道,其路線為臺北市最繁華的區域之一,沿途經過中正紀念堂大安森林公園臺北101信義計畫區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等多個國際著名地標,吸引來自國內外的遊客。此外,臺北捷運淡水信義線信義線)即沿著此路運行,其中東門站象山站段已於2013年11月24日正式通車,還設置2段自行車道;延伸至福德街200號的廣慈/奉天宮站則正在興建中,預計在2025年通車。


信義路與基隆路夜景
類型區域性主要道路
雙向線道
分段一~六段
地點臺灣
道路走向西-東
西端中山南路(西接凱達格蘭大道
主要路口林森南路杭州南路金山南路一段、金山南路二段、永康街新生南路一段、新生南路二段、建國南路一段、建國南路二段、復興南路一段、復興南路二段、大安路一段、大安路二段、敦化南路一段、敦化南路二段、安和路一段、安和路二段、光復南路基隆路二段、莊敬路、市府路、松智路、松仁路信義快速道路、松德路、松山路、中坡南路
東端福德街373巷(東接東新路170巷)
信義路四段與安和路路口
信義路五段與莊敬路口

行經行政區域

(由西至東)

  • 中正區:(一段、二段單號,東向單行道)
  • 大安區:(二段雙號、三段、四段光復南路口以西,東向單行道)
  • 信義區:(四段光復南路口以東、五段、六段、福德街309巷口以西)
  • 南港區:(福德街309巷口以東)

歷史

信義路之名取自民國初年新生活運動所倡導的國民道德四維八德。現今信義路路廊在清代僅為東門到三張犁的田間小路;日治後依都市計畫闢為筆直道路,稱為三張犁道路。由於日軍藉由此路通往靶場(位於今三張犁),又稱為陸軍路。1969年,信義路三、四段建成,原舊路於翌年改稱文昌街,形成信義路八號橋卻位於文昌街上的有趣景觀,原鄉道資格因臺北市升格而解編為市區道路。1980年中正紀念堂興建完畢,成為臺北著名地標,信義路延長至今日五段,原舊路改稱松勤街,和忠孝東路一起帶動了信義區的發展。1985年信義路五段改線,原五段末端改名松德路,同時信義路延長至今日六段。2004年信義路沿線的臺北101完工,當時為世界最高摩天大樓之一。

2004年8月起,為了台北捷運信義線的工程準備,因此移植了快慢車道分隔島及人行道上的行道樹,如大王椰子樟樹等。這改變了信義路原本林蔭大道的意象。

分段

信義路一段
信義路三段與復興南路

信義路共分六段,福德街不分段。

  • 一段:西於中山南路凱達格蘭大道相接,東於杭州南路與信義路二段相接。
  • 二段:西於杭州南路與信義路一段相接,東於新生南路與信義路三段相接。
  • 三段:西於新生南路與信義路二段相接,東於復興南路與信義路四段相接。
  • 四段:西於復興南路與信義路三段相接,東於基隆路與信義路五段相接。
  • 五段:西於基隆路與信義路四段相接,東於松德路與信義路六段相接。
  • 六段:西於松德路與信義路五段相接,東於松山路與福德街相接。
  • 福德街:西於松山路與信義路六段相接,東於南港國宅(福德路373巷)與東新路170巷相接。

沿線設施

(由西至東)

道路設計

車道數

  • 一段:單向西往東七車道,北側第二、南側第五車道為雙向公車專用道(公車站處南側少一道),40米寬。
  • 二段~四段:單向西往東六車道,中央二車道為雙向公車專用道光復南路-基隆路無順向公車專用道),40米寬。
  • 五段(基隆路-松仁路):雙向各三車道,30米寬。
  • 五段(松仁路-松德路):西往東二車道,東往西三~五車道,40米寬。
  • 六段:雙向各二車道,20米寬。
  • 福德街(松山路-中坡南路):雙向各二車道,25米寬。
  • 福德街(中坡南路-福德路373巷):雙向各道,12米寬。

號碼

  • 一段:單號1~21。
  • 二段:單號1~287,雙號2~246。
  • 三段:單號1~151,雙號104~202。
  • 四段:單號1~415,雙號2~468。
  • 五段:單號1~117,雙號2~180。
  • 六段:單號1~123,雙號2~132。
  • 福德街:單號1~419,雙號2~340。

註釋

  1. 更名為「信義路七段」的爭議,利弊衝突許多;主要在於「信義路」的名稱有使房價上漲的能力。

參見

參考文獻

  • 卞鳳奎、吳進喜、黃文德、張震鐘、游維真、宋美珍. . 臺北市大安區公所. 2011年9月: 204–205頁 [2017-02-11]. ISBN 978986028549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12).
  • 郭大玄等. . 臺北市信義區公所. : 217頁 [2017-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