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 (2015年電影)

》(英語:)是一部於2015年美國科学奇幻恐怖片,根据瑪莉·雪萊的1818年小說《科學怪人》改编。為保羅·麥格根執導,由詹姆斯·麥艾維飾演維克多·弗蘭肯斯坦,並與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飾演的伊果共同主演。


電影海報
基本资料
导演保羅·麥格根
监制約翰·戴維斯
编剧麥克斯·蘭迪斯
故事麥克斯·蘭迪斯
原著科學怪人
瑪莉·雪萊作品
主演詹姆斯·麥艾維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潔西卡·布朗·芬德莉
安德魯·斯科特
配乐克雷格·阿姆斯特朗
摄影法比安·華格納
安德魯·赫爾姆
制片商戴維斯娛樂公司
片长110分鐘
产地美國
语言英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2015年11月25日 (2015-11-25)(美國)
  • 2015年11月26日 (2015-11-26)(香港和澳門)
  • 2015年11月27日 (2015-11-27)(臺灣)
发行商二十世紀福斯
预算$4000萬美元[1]
票房$3422萬美元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
香港
臺灣

該片由二十世紀福斯排於2015年11月25日在美國上映,口碑與票房雙敗,媒體與影評界批評電影內容沒有新意,票房收入對比4000萬美元的預算屬於虧損狀態。

劇情

故事敘述維克多·弗蘭肯斯坦與助手伊果正在進行一項讓死者重生的瘋狂計劃,但這使維克多陷入黑暗深淵而化身成怪物「科學怪人」,唯有好友伊果才能幫助他脫離這場可怕的噩夢[2]

倫敦的馬戲表演中,有位無名駝背的小丑獲得維克多·弗蘭肯斯坦協助拯救表演時受傷的羅蕾萊,駝背的小丑通曉醫學,讓維克多印象深刻,因此救他逃離馬戲團。維克多也醫治了小丑的駝背,並命名從出生就沒有名字的駝背為“伊果”。他們兩人成了進行實驗的合作夥伴,目標是創造生命,而這樣的實驗目標招致篤信宗教警察督察羅德里克·特平的憤怒,特平認為創造生命的實驗是有罪的。

維克多和伊果從動物和人類屍體創造了形貌如黑猩猩般的醜惡生物“戈登”後,將成果帶到大學展現。戈登雖然復活過來,暴烈的行為讓維克多和伊果必須立刻毀滅戈登,維克多的展示失敗了。羅蕾萊對可怖實驗感到震驚,敦促伊果該勸阻維克多。維克多被父親唾棄,被大學開除,而維克多富有的同學芬尼根看上這實驗的發展性,有私人野心,願意資助維克多,鼓勵他繼續開發更進一步的人造生命。不久之後,特平和他的部下襲擊維克多的實驗室,摧毀了維克多的發明,督察羅羅德里克·特平在搜查中受傷,而維克多逃至芬尼根在蘇格蘭的城堡,並進一步構建具有人形與有智慧的生命:普羅米修斯的計畫。伊果不信任芬尼根,而拒絕加入這計畫,在好友維克多離開後,伊果被芬尼根扔進泰晤士河,所幸伊果並未淹溺,設法逃脫至羅蕾萊處。

伊果與羅蕾萊知道維克多處於險境,前往芬尼根的城堡解救維克多。正盲目建構普羅米修斯的維克多,起初不瞭解好友伊果的用心,而在普羅米修斯這無人性的創造物獲得生命後,維克多體悟伊戈爾的勸誡是正確的。維克多盲目創出龐然怪物普羅米修斯對人類無貢獻,怪物在混亂中殺死眾多人,包含芬尼根等。伊果與維克多一同努力,終於刺穿普羅米修斯的兩顆心臟,終止實驗。

次日,羅蕾萊遞給他伊戈爾一封信,是維克多所寫,維克多對造成傷害表示歉意,並稱頌伊果是他的“偉大的創造”。

演員

製作

最初於2011年由二十世紀福斯聘請的麥克斯·蘭迪斯撰寫劇本[8]。2012年9月,宣布保羅·麥格根擔任導演[9]。2013年3月,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加入電影飾演伊果[10];2013年7月,詹姆斯·麥艾維將飾演主角維克多·弗蘭肯斯坦[3]。2013年9月,潔西卡·布朗·芬德莉加入劇組[4]

電影的攝製大多於英國進行,拍攝地點包括朗克羅斯特威克納姆電影製片廠查塔姆歷史造船廠[11]。主要拍攝於2013年11月25日,直至2014年3月20日結束[12][13]

發行

2013年10月,該片的上映日期從原本的2014年10月17日延至2015年1月16日[14]。2014年3月,日期改為2015年10月2日[15]。2015年6月,上映日又改至2015年10月2日;最後又調到2015年11月25日,這原本為《史努比 The Peanuts Movie》和《絕地救援》的檔期[16]

評價

爛番茄專業評級24%[17]Metacritic得分34[18],主要獲得負面評價;影評人認為電影雖然給了科學怪人故事一個新的視角,但仍不足提升觀眾的興趣。

票房

電影在北美的週三與《金牌拳手》、《恐龍當家》以及廣泛發行的《愛在他鄉》和《好萊塢的黑名單》共同上映。首週預計能從2795間戲院中獲得1200萬美元的票房[19]。然而,北美首週末卻僅獲得240萬美元的票房[20],口碑不佳。

北市首週票房為245萬新臺幣,位居當週第五[21]

參考資料

  1. Pamela McClintock.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November 23, 2015 [November 23,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5).
  2. Michelle, Kara. . Celebeat.com. [26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3. Fleming, Mike. . Deadline.com.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8).
  4. . Deadline.com.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0).
  5. Lazarus, Susanna. . Radiotimes.com. 2013-11-28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6. . Curtis Brown. [2015-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7. Lazarus, Susanna. . Radio Times. 2015-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8. . Hollywoodreporter.com. 22 June 2011 [26 Nov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0).
  9. Kit, Borys. . Hollywoodreporter.com. 5 September 2012 [26 Nov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10. Jagernauth, Kevin. . indiewire.com. 28 February 2013 [1 March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2).
  11. Pippa Considine. . Televisual. 2013-11-29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12. . Theknowledgeonline.com. 2013-11-25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13. . Studiosystemnews.com.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8).
  14. . Hollywood Reporter. 2013-10-15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15. . Collider.com.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9).
  16. Busch, Anita. . Deadline. [2015-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4).
  17. . Rotten Tomatoes. [November 25,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18. . Metacritic. [November 25,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19. . deadline.com. [2015-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20. Anthony D'Alessandro. . Deadline.com. [November 2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6).
  21. . 開眼電影網. [2015-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8).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