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怪人 (未上映電影)

科學怪人》(英語:)是一部未上映的美國科幻恐怖片,由吉勒摩·戴托羅編導,改編自瑪麗·雪萊的1818年同名小說。電影的主演陣容包括奧斯卡·伊薩克雅各·艾洛迪米亞·高斯拉尔斯·米科尔森大卫·布拉德利克利斯汀·康佛瑞查尔斯·丹斯克里斯多夫·華茲。本片由Netflix發行。

科學怪人
基本资料
导演吉勒摩·戴托羅
监制
  • 吉勒摩·戴托羅
  • 蓋瑞·翁加爾()
  • J·邁爾斯·戴爾
剧本吉勒摩·戴托羅
原著科學怪人:另一個普羅米修斯
瑪麗·雪萊作品
主演
配乐亞歷山大·戴斯培
摄影丹·羅斯特辛
制片商
产地美國
语言英語
上映及发行
发行商Netflix

演員

製作

發展

吉勒摩·戴托羅在2007年表示,「願意拼盡全力製作」典型的「彌爾頓悲劇」版《科學怪人》項目,相當於法蘭克·戴瑞邦的「堪稱完美」的劇本,該劇本後來演變成了肯尼斯·布萊納的《瑪麗·雪萊之科學怪人》(1994年)[1]。2008年1月,他透露,自己正在繪製設定圖,希望以此作為電影世界的基礎。此外,他已經開始撰寫劇本筆記,但逢美國編劇協會大罷工後停止[2]。接下來的一個月,

「我想做的就是妥善利用這個神話,將《科學怪人》和《科学怪人的新娘》的元素相互結合,而非單純講述怪物的典型神話電影……《科學怪人》唯一令我感到飽滿的不是悲劇,也不是怪物的彌爾頓層面,而是漢默電影中的克里斯多福·李,他版本的怪物彷彿栩栩如生。鲍里斯·卡洛夫奠定了《科學怪人》電影的悲劇元素,但包括法蘭克·戴瑞邦偉大劇本在內的眾多版本,從未將我心目中小說的最佳時刻拍出來。」[3]

同年9月晚期,本片透過戴托羅與環球影業簽訂的為期三年的優先電影協議而定檔,同時他還宣布將執導一系列電影,包括《化身博士》、《第五號屠宰場》和《德魯德[4]。戴托羅引用了伯尼·賴特森的《科學怪人》插圖作為靈感,並表示本片不會直接改編自瑪麗·雪萊的小說,而是「著重於怪物的冒險故事。」[5][6]他還希望能讓賴特森來設計片中的怪物[7]

2009年,戴托羅表示《科學怪人》的製作至少在四年內不可能開始[8]。儘管如此,他還是選擇了經常合作的道格·瓊斯來扮演弗兰肯斯坦的怪物,並開始與該演員進行化妝測試[9][10]。瓊斯後來表示,由於環球影業對其闇黑宇宙系列的未來計劃,該項目被擱置[11]。2013年,戴托羅稱,有興趣讓班奈狄克·康柏拜區扮演怪物[12]。戴托羅在2014年表示,除了《科學怪人》外,也想拍攝自己版本的《科學怪人的新娘》;環球影業主席唐娜·蘭利曾多次與他接洽,希望能拍出《科學怪人》,但這是戴托羅的「夢想計畫」,不願意配合環球將電影設定於現代的期望。[13]2020年,戴托羅在宣傳電影《鹿魔》的採訪中表示,如果有足夠的資金,且根據原作的複雜和不斷變化的觀點,期望將原作拍成兩至三部電影[14]

《科學怪人》對我來說是一切的頂峰,一心想要拍攝我的版本,但卻在25年來的時間裡一直不敢動手。我夢想能製作史上最偉大的《科學怪人》,如果你能辦到,那將舉世成名;不管本片結果偉大與否,得了10分或6.5分,作品都已公諸於世且受到了評判,木已成舟,不能再繼續對其幻想。這就是一個電影人的悲哀,你能幻想某件事,但一旦做到了,句號得在此劃下。
—吉勒摩·戴托羅[15]

2023年,Netflix與戴托羅簽署了多年製作項目的協議,令戴托羅版的《科學怪人》復活。《皮諾丘》榮獲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後,《綜藝》透露,戴托羅將與安德魯·加菲爾德奧斯卡·伊薩克米亞·高斯就潛在角色進行早期洽談,並親自擔任編導。[16]9月,戴托羅透露,拍攝計畫於2024年2月開始,克里斯多夫·華茲已加入演員陣容[17]。2024年1月,加菲爾德因SAG-AFTRA大罷工而導致檔期衝突並退出本片,改由雅各·艾洛迪取代之,以飾演怪物[18][19]菲利克斯·卡默勒拉尔斯·米科尔森大卫·布拉德利克利斯汀·康佛瑞查尔斯·丹斯在同月加入演出陣容[19][20]

拍攝

電影2024年2月12日在多倫多開始主要拍攝,預定7月完成[20]

參考資料

  1. Mike Sampson. . JoBlo.com. 2007-10-26 [2007-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3).
  2. Adler, Shawn. . MTV Movies Blog. 2008-01-01 [2024-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8).
  3. Chris Hewitt. . Empire. 2008-02-08 [200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3).
  4. Fleming, Michael. . Variety. 2008-09-03 [2023-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0).
  5. Max Evry. . ComingSoon.net. 2008-10-05 [200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5).
  6. . 2008-10-06 [2024-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7. Josh Horowitz. . MTV. 2008-10-14 [2008-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7).
  8. . 2009-06-14 [2009-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6).
  9. . MTV. [2016-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9).
  10. Frappier, Rob. . Screen Rant. 2009-06-24 [2009-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8).
  11. . Collider. 2020-10-29 [2024-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2).
  12. Jagernauth, Kevin. . IndieWire. 2013-07-06 [2023-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0).
  13. Chitwood, Adam. . Collider. 2014-07-17 [2024-03-03].
  14. Weintraub, Steve. (video). YouTube. Comic-Con International. 2020-07-25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3) (英语).
  15. Douglas, Edward. . Den of Geek. 2016-07-18 [2024-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16. Shanfeld, Ethan. . Variety. 2023-03-15 [202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5).
  17. Weintraub, Steve; Jones, Tamera. . Collider. 2023-10-09 [2023-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8).
  18. Kroll, Justin. . Deadline Hollywood. 2024-01-07 [2024-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2).
  19. Rubin, Rebecca. . Variety. 2024-01-07 [2024-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8).
  20. Kantorowicz, Asymina. . Narcity Media. 2024-01-24 [202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4).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