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

谢·帕·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俄語:羅馬化:Raketno-kosmicheskaya korporatsiya "Energiya" im. S. P. Koroleva),又称“能源”火箭航天集团[3](,英語:)是俄罗斯弹道导弹航天器空间站部件生产和开放式合资公司[4],也是俄罗斯载人航天计划的主要开发商和承包商,同时还拥有海上发射公司的绝大多数股份[5]。其名称来源于设计局首任主席,苏联航空先驱科罗廖夫,和俄语单词“能量”的组合。

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
曾用名第一实验设计局
公司類型上市公司
股票代號
成立1946年
創辦人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
總部 俄羅斯莫斯科州科羅廖夫市列宁街4A号
产业宇宙开发
航天器工业
國防工業
產品弹道导弹、火箭、人造衛星航天器空间站
營業額42,373,811,000卢布[1](2017年)
2,206,212,000卢布[1]
1,232,438,000卢布[1](2017年)
資產114,995,477,000卢布[1](2017年)
資產淨值3,812,155,000卢布[1](2017年)
所有權者联合火箭航天公司(38.2%)[2]
員工人數7,791 (2017年) 编辑维基数据
主要部門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
市值6,858,000,000 俄罗斯卢布 (2017年) 编辑维基数据
网站www.energia.ru
获得奖项列宁勋章 列宁勋章 列宁勋章 列宁勋章 十月革命勋章

历史

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的前身是1946年成立的第88研究所特别设计局(СКБ-88)第三部门,科罗廖夫担任负责人[6]。1950年4月,在科罗廖夫的直接领导下,第88特别设计局若干部门合并组建了第一实验设计局(ОКБ-1)。1956年8月13日,根据第“4912сс”号苏联部长理事会决议,设计局与试验工厂相互独立。其中1939名员工被转移到第一设计局,超过1万名员工被转移到试验工厂[7][8]

1966年改为实验机器制造中央设计局[註 1],1974年改称能源科研生产联合公司[註 2],1994年改为现名[11]

该集团公司38%的股份归国家(俄羅斯聯邦國有財產管理署)所有[12]

组织架构

入口

它现在是俄罗斯大型综合性航天企业之一,分支机构有:[13]

联营公司有:

主要产品

领导人物

领导人职位名称与任期[註 6]
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特别设计总监兼首席设计师(1956-1966年)
瓦西里·米申首席设计师(1966-1974年)
瓦朗坦·格卢什科总监兼总设计师(1974-1977年);总设计师(1977-1989年)
瓦赫坦·瓦奇纳泽总监(1977-1991年)
尤里·帕夫洛维奇·谢苗诺夫总设计师(1989-1991年);总设计师兼总监(1991-1994年);总设计师兼总裁(1994-2005年)
尼古拉·谢瓦斯季亚诺夫总裁兼总设计师(2005-2007年);代理总监(2019年1月25日);总监(2019年3月6日-)
维特利·鲁珀塔总裁兼总设计师(2007-2014年)
维克托·列戈斯塔埃夫总设计师(2014年8月6日-2015年1月8日)
弗拉基米尔·索恩采夫代理总裁(2014年8月1日);总裁(2014年9月20日-);总监(2016年6月25日-2018年8月3日[14]
谢尔盖·罗曼诺夫代理总监(2018年8月);总监(2018年9月13日-2019年1月24日)
叶夫根尼·米克林总设计师(2015年1月9日-2020年5月5日)
来源:[15][16]

荣誉

博物馆

弗拉基米尔·普京视察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博物馆

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内建有一座博物馆,包括陈列室(1300平方米)、名人堂和科罗廖夫纪念室(250平方米)。演示大厅有以太空火箭为主特色的太空探索历史展览[17]

注释

  1. 俄語:;英語:[9]
  2. 俄語:;英語:[10]
  3. 俄語:
  4. 俄語:
  5. 俄語:
  6. 总监(General Director);总裁(President);总设计师(General Designer)

参考文献

  1. . Интерфакс-ЦРКИ.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俄语).
  2. . e-disclosure.ru. [2017-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3. . 莫斯科: 新华社. 2019-02-03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9).
  4. 张京男. . 国际太空. 2015年, (第9期): 7-12. ISSN 1009-2366.
  5. . [2010-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2).
  6. Lance K. Erickson. . Rowman & Littlefield. 2010: 560 [2019-04-19]. ISBN 97808658741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英语).
  7. Уткин В. Ф. . Земля и Вселенная (Наука). 1996, (6)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2) (俄语).
  8. Черток Б. Е. . Вестник РАН (Москва: Наука). 2007, 77 (1): 50–61 [2019-04-19]. ISSN 0869-58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俄语).
  9. . System Failure Case Studies (NASA). 2010, 4 (10) [2012-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8).
  10. .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183 [2019-04-19]. ISBN 9780160867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英语).
  11. 张万周. . 中国航天. 2003年, (第9期): 18-19. ISSN 1002-7742.
  12. Интервью: Николай Севастьянов, президент Ракетно-космической корпорации «Энергия». Ведомости, № 64 (1838), 11 апреля 2007
  13. . energia.ru.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14. . РИА Новости. 2018-07-03 [2018-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9) (俄语).
  15. . energia.ru.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英语).
  16. . Space Digest. 2014-08-02 [2014-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8) (英语).
  17. .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