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如來藏

空如來藏佛教術語,(如來藏 梵文:Tathāgatagarbha)是如來藏空與不空自性之一。
如來藏雖然含藏了各個有情無量世以來熏染的一切煩惱種子,但如來藏從無始劫以來本具清淨性,不與煩惱種子相應,也不受煩惱熏染,也就無有關聯於一切障礙解脫之煩惱種子[1]。如來藏離見聞覺知,於六塵中無分別性,沒有意識心所具有的了別、分析、推理、研判、記憶等功能,就如同脫離了一切煩惱種子。如來藏雖然收藏、供應有情眾生七識一切煩惱的種子,但一切煩惱卻都與祂無關,因此相異於一切煩惱障,此即是空如來藏,亦即是如來藏兩種空性的智慧之一,祂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2]。如來藏既是空,也是不空,因為具足空與不空,所以才能成為無餘涅槃的本際,才能成為究竟成佛的所依,也才能成為一切不淨的三界有情萬法的所依,因此說祂才是真正的空。

空如來藏指的就是如來藏的煩惱空,一切煩惱之藏中的種子只與七識心相應。當修行到變易生死苦滅了,一切上煩惱都滅盡了,再也沒有大乘修道所斷的一切煩惱,即是一切苦都滅盡,此只有到達佛地時才能證得
空如來藏亦是第八識的自住境界,其境界中空無一法可得:沒有六根、六塵、六識,沒有色受想行識,沒有貪嗔癡慢疑,沒有二十隨煩惱,「無無明,亦無無明盡」[3],究竟沒有一法可得,本來就是不生不死的涅槃境界。

概說

  • 依於如來藏所生的萬法都是緣起性空,都會滅掉、都可以滅掉;緣起所生法全滅掉以後成為無餘涅槃,所以叫作空如來藏。
  • 如來藏空無形色,所以是名「空如來藏」。
  • 世間一切法都從蘊處界來,而蘊處界是從眾生各自的如來藏出生的。二乘解脫,就是把一切法滅掉,把蘊處界滅掉,剩下如來藏獨自存在。而如來藏離見聞覺知,不再生起任何一法,這時就稱為涅槃的本際,又叫作空如來藏。
  • 當六塵諸法都存在而使有情知有一切法時,如來藏卻從來不了知六塵,所以稱為空如來藏。
  • 指如來藏的清淨性,祂離六塵見聞覺知,不與一切煩惱藏相應,所以是空如來藏;祂是本來清淨自守,不是修行清淨以後才清淨自守,不緣外塵,所以就從祂與煩惱不相應的特性來說,把祂叫作空如來藏。
  • 空如來藏是說如來藏煩惱空。
  • 當一切法都不再出生於如來藏心體的表面,只是蘊處界不再出生了,而如來藏心體還在,因此就把這個不再出生一切法的如來藏說為空(空如來藏)。
  • 如來藏因為空掉了一切煩惱,空掉了一切天的五陰、四陰,離開了一切天五陰,離開一切人的五陰,所以叫作空。
  • 空如來藏是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境界,也是開悟菩薩的因地覺心,以因地覺心來進修,求將來佛地果位的「空如來藏」境界,才能與將來果位的「空如來藏」常住名目相符。
  • 如來藏既是空,也是不空,因為具足空與不空,所以才能成為無餘涅槃的本際,才能成為究竟成佛的所依,也才能成為一切不淨的三界有情萬法的所依,因此說祂才是真正的空。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九勝鬘夫人會第四十八:『世尊。此如來藏空性之智。復有二種。何等為 二。謂空如來藏。所謂離於不解脫智一切煩惱。世尊。不空如來藏。具過恒沙佛解脫智不思議法。世尊。此二空智諸大聲聞。由信能入。世尊。如是一切聲聞獨覺空性之智。於四倒境攀緣而轉。是故一切聲聞獨覺。所未曾見亦未曾證。一切苦滅唯佛現證。』
  2.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世尊。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世尊。此二空智。諸大聲聞。能信如來。一切阿羅漢辟支佛。空智於四不顛倒境界轉。是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本所不見。本所不得。一切苦滅。唯佛得證。壞一切煩惱藏。修一切滅苦道。』
  3. 《心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