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維也納仲裁裁決
第二次維也納仲裁裁決是德國和意大利于1940年8月30日作出的两次维也纳仲裁裁决之一,根据这次裁决,德国和意大利為了避免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兩國發生戰爭,迫使罗马尼亚将特兰西瓦尼亚一半(也因此称为北特兰西瓦尼亚)割让给匈牙利。
![]() 匈牙利外交大臣伊斯特萬·恰基在羅馬尼亞外交大臣米哈伊爾·馬諾萊斯庫旁邊簽署協定。 | |
簽署日 | 1940年8月30日 |
---|---|
簽署地點 | ![]() |
簽署者 |
|
締約方 |
![](../I/Northern_Transylvania_yellow.png.webp)
黃色為匈牙利所獲得的北特兰西瓦尼亚
然而,这决定并非为了公义,除了滿足匈牙利領土收復主義並赢得匈牙利和德国、意大利同盟的目標外,德國元首希特拉希望避免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兩國發生戰爭以及潛在的蘇聯干涉匈羅衝突,威脅到羅馬尼亞的油田。为了扭转特里亚农条约订立以来之局面,裁决划出多民族地区给匈牙利与罗马尼亚,导致两国大量人口迁居,令古旧的社会经济单位分裂。王室獨裁的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二世因為接受了仲裁裁決因國內壓力和個人崇拜崩壞而被迫退位,卡羅爾二世隨後受德國壓力任命了親德的安東內斯庫元帥為新首相並立米哈伊一世為新國王(傀儡)繼續獨裁。在安東內斯庫帶領下,羅馬尼亞在3個月後加入了軸心國。
結果
收復北特蘭西瓦尼亞 | |||||||||
---|---|---|---|---|---|---|---|---|---|
| |||||||||
参战方 | |||||||||
![]() |
![]() 支持: ![]() ![]()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未知 |
![]() ![]() ![]() | ||||||||
兵力 | |||||||||
未知 |
匈牙利第一軍團 第二軍團 | ||||||||
伤亡与损失 | |||||||||
羅馬尼亞皇家陸軍: 未和 羅馬尼亞平民: 幾百人死亡 |
匈牙利皇家陸軍: 4人陣亡 幾輛38M托爾迪坦克受傷 匈牙利平民: 未知 |
![](../I/G%C3%A1bor_%C3%81ron_t%C3%A9r_a_magyar_csapatok_bevonul%C3%A1sa_idej%C3%A9n%252C_szemben_a_Malom_utca._A_felv%C3%A9tel_1940._szeptember_13-%C3%A1n_k%C3%A9sz%C3%BClt._Fortepan_3974.jpg.webp)
民眾熱烈歡迎匈牙利軍隊進入特爾古-塞奎斯並向他們丟鮮花
![](../I/F%C5%91_%C3%BAt._Fortepan_3981.jpg.webp)
當地德國人向進城的匈牙利軍隊行納粹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