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號鋼琴協奏曲 (李斯特)
李斯特的第1號鋼琴協奏曲(目錄第124號)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創作期,主題起草於1830年,定稿完成於1849年,後於1853年進行了些許修改。
1855年2月17日,作品於魏玛首演,作曲家親任獨奏,埃克托·柏辽兹負責指揮。1856年,經李斯特再次修改後,此曲正式付梓出版,題獻給法國作曲家、樂譜商亨利·李托夫。
背景
1830年12月4日,柏辽兹的《幻想交響曲》在巴黎首演,李斯特相當欣賞當中的手法,在自己的筆記本中記下了協奏曲的主題[1]:13。較積極的創作則始於1839年,不過,由於當時的李斯特仍缺少管弦樂作品的寫作經驗,使得此曲的寫作進度趨於緩慢。1847年,李斯特與卡洛琳公主(Carolyne zu Sayn-Wittgenstein)相識相戀,他放棄了多年的演奏生涯,空出的時間終於可以用於作曲。在约阿希姆·拉夫的協助下,完成了管弦樂部分。
分析
本曲形式上具有四個樂章,然而其主要主題貫穿全曲,使得此曲亦可視為單一樂章作品看待,此特點被巴托克·贝拉譽為「奏鳴曲式套曲的敲門磚」[2][3] [註 1]。李托夫則指出,此曲具有「協奏交響曲」的特性,在曲式與結構上,皆不同於當代的鋼琴協奏曲作品[1]:14。
在調性方面,第一樂章雖以E♭大調展開,但後續的轉調非常頻繁,僅第一樂章就經歷E大調、F大調、F♯大調及G大調等轉變,可以說整首曲子的調性實際上並不明確[1]:139。
通常的演奏時間約20分鐘。
配器
- 獨奏鋼琴
|
|
|
|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3 2 2 2—2 2 3 0—tmp+2—str"[4]。
結構
- 莊嚴的快板(Allegro maestoso)
第一樂章雖大致符合奏鳴曲式的要求,其處理卻相當自由,發展部的篇幅特別短小之外,再現部亦採取了與之前不同的速度。樂章開始的主要主題,則不斷的扮演橋樑般的功能,銜接各個段落。
- 頗似慢板(Quasi adagio)
第二樂章僅77小節長,相當迷你的一個樂章。由裝備弱音器的弦樂展開,夜曲一般富有情感的旋律佔有此樂章的主調。
- 稍快板-生動的快板(Allegretto vivace – Allegro animato)
事實上的诙谐曲樂章,三角鐵在此被巧妙的使用,為此曲博得了「三角鐵協奏曲」的別稱[1]:15。
- 生氣蓬勃、勇武的快板(Allegro marziale animato)
錄音節選
- 克劳迪奥·阿劳演奏,尤金·奥曼迪指揮费城管弦乐团,1952年
- 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演奏,基里尔·康德拉辛指揮伦敦交响乐团,1961年
- 瑪塔·阿格麗希演奏,克劳迪奥·阿巴多指揮伦敦交响乐团,1968年
-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演奏,伯纳德·海廷克指揮伦敦交响乐团,1972年
- 克劳迪奥·阿劳演奏,科林·戴维斯指揮伦敦交响乐团,1979年
- 米莎·迪西特演奏,安德烈·普列文指揮匹兹堡交响乐团,1981年
- 佐尔坦·柯奇什演奏,费舍尔·伊万指揮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1988年
-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演奏,小泽征尔指揮波士顿交响乐团,1988年
- 傑佛瑞·托澤爾演奏,尼姆·耶尔维指揮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1995年
- 迪努·李帕蒂演奏,恩奈斯特·安塞美指揮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1999年
參考資料
- 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