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师团 (日本陆军)

第10师团,又称姬路师团,是大日本帝國陸軍的一个甲种师团,是日军在二战爆发前17个常备师团之一,装备精良,被日军作为现代化师团的样板。因师团长的更替,曾经先后被称作矶谷师团篠塚师团。1937年就開始在中國戰場作戰,根據統計表,該師團自1937年9月中旬至1938年7月中旬總共在華戰死2,709人、戰傷8,505人[1]

第10师团
創設 1898年(明治31年)10月1日
國籍 大日本帝國
所屬 大日本帝國陸軍
規模 師團
兵種 步兵
人員
所在地 姬路-滿洲-北支-菲律賓
編成地 姬路
通稱號
補充担任 姬路師管區
最終上級部隊 第14方面軍
最終位置 菲律賓 呂宋島
主要戰歷 日露-滿州-中日-太平洋戰爭

师团基本数据

兵员及军官

师团长原为的矶谷廉介中将,因在台儿庄战役中战败被罢免,由篠塚义男中将继任。

日俄戰爭

師團在日俄戰爭時為第4軍隷下部隊,參與遼陽會戰沙河會戰奉天會戰等戰役。

参加太平洋战争

1944年2月,第10师团分兵:一部被派往中太平洋,主力于7月前往南太平洋菲律宾吕宋岛。第10师团归山下奉文大将的第14方面军的编制,1945年1月美军登陆部队厮杀约半年,美军依靠物资和火力的绝对优势毁灭性地打击了第10师团,该师团几乎崩溃,1945年8月15日无条件投降,但吕宋岛部分日军顽抗到9月2日。

歷代師團長

  • 伏見宮貞愛親王:1898年(明治31年)10月1日
  • 川村景明:1901年(明治34年)4月2日
  • 安東貞美:1905年(明治38年)1月15日
  • 小泉正保:1910年(明治43年)8月26日
  • 松川敏胤:1912年(明治45年)1月14日
  • 山口勝:1914年(大正3年)8月8日
  • 尾野実信:1916年(大正5年)8月18日
  • 金久保万吉:1918年(大正7年)8月9日
  • 宇垣一成:1921年(大正10年)3月11日
  • 神頭勝弥:1922年(大正11年)5月13日
  • 福原佳哉:1924年(大正13年)2月4日
  • 長谷川直敏:1926年(大正15年)3月2日
  • 本庄繁:1928年(昭和3年)2月29日
  • 広瀬寿助:1931年(昭和6年)8月1日
  • 建川美次:1934年(昭和9年)6月28日
  • 松浦淳六郎:1935年(昭和10年)12月2日
  • 磯谷廉介:1937年(昭和12年)3月1日
  • 篠塚義男:1938年(昭和13年)6月18日
  • 佐々木到一:1939年(昭和14年)9月7日
  • 十川二郎:1941年(昭和16年)3月1日
  • 岡本保之:1944年(昭和19年)1月17日

部队组织

最初编制
  • 第10师团
    • 第8旅团
      • 步兵第39联队
      • 步兵第40联队
    • 第33旅团
  • 骑兵第10联队
  • 野战炮兵第10联队
  • 工兵第10联队
  • 辎重第10联队
  • 师团通讯队
  • 师团卫生队
  • 第1~4野战医院
最终编制
  • 第10师团
  • 步兵第10聯隊(岡山)
  • 步兵第39聯隊(姫路)
  • 步兵第63聯隊(松江)
  • 骑兵第10联队
  • 野战炮兵第10联队
  • 工兵第10联队
  • 辎重第10联队
  • 师团通讯队

相關項目

參考文獻

  • 秦郁彦編『日本陸海軍總合事典』第2版、東京大学出版会、2005年。
  • 外山操・森松俊夫編著『帝國陸軍編制總覽芙蓉書房出版、1987年。
  1. 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C11112087000、第2軍作戦経過の概要 昭和12年8月下旬~13年7月中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