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號交響曲 (海頓)

海頓第104號交響曲(作品號Hob. I:104)完成于1795年,是海頓倫敦交響曲系列中的最後一首,也就是第十二首,以「倫敦」之名為人所熟知[註 1]

背景

首演

  • 1795年5月4日

分析

配器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2 2 2 2—2 2 0 0—tmp—str"[1]

結構

  1. 慢板-快板(Adagio–Allegro)
  2. 行板(Andante)
  3. 小步舞曲含中段:快板(Menuetto: Allegro–Trio)
  4. 終章:有精神的(Finale: Spiritoso)
第一樂章

奏鳴曲式,由具有信號(fanfare)的慢板序奏為開頭,再接到簡單愉快的快板,在這裡可以聽到慢板的d小調轉成快板的D大調之變化。呈現部裡,海頓使用簡單的素材,目地是要讓之後的發展部有更豐富更不同的對比,最後再接到再現部(第177小節始)。

第二樂章

變奏曲式,主題段自成三段體,當中有一插句(第9小節)。而後主題轉為小調變奏(第38小節始),復於下一變奏(第74小節始)回歸大調。

第三樂章

輕快的小步舞曲,曲子的特徵是在第三拍加強,做特別強調的效果。中段轉調至B大調,是較少見的做法。

第四樂章

主題具有民謠舞曲風格,像是《克罗地亚》或是《伦敦街角》上的小曲調,也許是兩者的融合,全曲充滿新奇感,聲部間運用豐富的對位手法,讓管弦樂聲響的豐富性增加。呈示部第二主題(第84小節處)在和聲、節奏上與主要主題大異其趣,對比特別強烈。

評價

此曲在首演後即刻獲得成功的迴響,當時有評論這麼寫「全曲充斥了豐富與飽滿的感覺,這首交響曲的成功已超越了其它的作品」。

註釋

  1. 除了「倫敦」這個名字外,還有「所羅門」的稱呼。

參考資料

參照
  1. Daniels, David.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190. ISBN 0-8108-3228-3.
樂譜
  • »Werkmonographien mit Partitur«. 1. Auflage. W. Goldmann Verlag (No. 33080), 1984. ISBN 3-442-33080-7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