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號小提琴奏鳴曲 (布拉姆斯)
第2號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100,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室內樂創作,完成於1886年。同一時期的創作還包括F大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99)、C小調第3號鋼琴三重奏(作品101),以及第3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8)等。
第2號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 |
---|---|
布拉姆斯作品 | |
作曲家像,約1885年 | |
調性 | A大調 |
目錄號 | 作品100 |
创作 | 1886年 |
演出 | 1886年12月2日 維也納 : |
樂章 | 3 |
背景
寫作時的布拉姆斯暫居於霍夫施泰滕,他的居所可以俯瞰图恩湖。8月8日,他已完成作品的第一樂章,9月中旬再將其餘的樂章都寄往維也納,以供抄寫。布拉姆斯在10月5日啟程返回維也納,途中與舊識赫爾敏·史比斯(Hermine Spies)相遇,這段經歷可能也刺激了他的創作[註 1][1]。
首演
包括作品99的大提琴奏鳴曲、本曲與第3號鋼琴三重奏等作品,都在友人約瑟夫·魏德曼(Josef V. Widmann)位於伯尔尼的家中做不公開首演,日期未知。作曲家親自演奏鋼琴,小提琴則可能是弗里德里希·海格(Friedrich Hegar)[註 2]。1886年10月20日,上述三首室內樂作品在維也納的費靈格(Fellinger)居所演出,布拉姆斯再次演奏鋼琴,小提琴是瑪莉·索達特(Marie Soldat),爱德华·汉斯力克也是座上賓[2]。
作品正式的首演在1886年12月2日,於樂友協會小音樂廳演出。布拉姆斯親任鋼琴部分,小提琴是约瑟夫·黑尔梅斯伯格。12月20日,同樣的曲目轉往布達佩斯做演出,小提琴改由胡鮑伊·耶內出演。1887年4月在柏林的演出,則是德國首演。
分析
外部 | |
---|---|
演奏:约瑟夫·苏克與朱利叶斯·卡钦 | |
第一樂章 | |
第二樂章 | |
第三樂章 |
作品共三樂章
- Allegro amabile
- Andante tranquillo — Vivace — Andante — Vivace di più — Andante — Vivace
- Allegretto grazioso (quasi andante)
錄音節選
發行年 | 小提琴 | 鋼琴 | 廠牌 | 備註 |
---|---|---|---|---|
1990年 | 伊扎克·帕尔曼 |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 Sony | |
1985年 | 伊扎克·帕尔曼 |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 | Warner | |
1960年 | 亨利克·谢林 | 阿图尔·鲁宾斯坦 | ||
1948年 | Georg Kulenkampff | 乔治·索尔蒂 | Decca | |
2009年 | 安娜-苏菲·穆特 | Lambert Orkis | Deutsche Grammophon | |
1983年 | 安娜-苏菲·穆特 | 亞歷克西·魏森伯格 | Warner | |
1993年 | 艾萨克·斯特恩 | Yefim Bronfman | Sony | |
1991年 | 奧古斯丁·杜梅 | 玛利亚·若昂·皮雷斯 | Deutsche Grammophon | |
1975年 | 亞瑟·葛羅米歐 | György Sebők | Philips | |
1990年 | Pierre Amoyal | 帕斯卡·羅傑 | Decca | |
1997年 | 鄭京和 | Peter Frankl | Warner | |
2005年 | 雷诺·卡普颂 | Nicholas Angelich | ||
2015年 | Isabelle Faust | Alexander Melnikov | Harmonia mundi | |
2013年 | 列奧尼達斯·卡瓦科斯 | 王羽佳 | Decca | |
1967年 | 约瑟夫·苏克 | 朱利叶斯·卡钦 | Decca | |
1960年 | 沃爾夫岡·施奈德漢 | Carl Seemann | Deutsche Grammophon | |
1995年 | Viktoria Mullova | Piotr Anderszewski | Philips | |
1955年 | 列奥尼德·柯岗 | Andrei Mytnik | ||
1997年 | Ulf Wallin | Roland Pöntinen | Arte Nova | |
2019年 | Pierre Fouchenneret | Éric le Sage | ||
1996年 | Pamela Frank | Peter Serkin | Decca | |
2002年 | Pierre Amoyal | Frederic Chiu | ||
1974年 | 平夏斯·祖克曼 |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 Deutsche Grammophon | |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 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 | Melodiya | ||
1987年 | 基東·克雷默 | 瓦列里·阿法纳西耶夫 | Deutsche Grammophon | |
1968年 | 克里斯蒂安·費拉斯 | Pierre Barbizet | Deutsche Grammophon | |
2011年 | Berl Senofsky | 加里·格拉夫曼 | ||
2019年 | Akiko Suwanai | Nicholas Angelich | ||
2014年 | 奧古斯丁·杜梅 | Louise Lortie | Onyx | |
1932年 | Adolf Busch | 鲁道夫·塞尔金 | HMV |
註釋
- 布拉姆斯在作品105的歌曲集中,也對史比斯有所書寫[1]。
- 海格是裴迪南·大衛的門生,當時是蘇黎世管弦樂協會(Zürich Orchesterverein)的樂長。
參考資料
- 參照
- Brown 2015,第III頁
- Brown 2015,第IV頁
- Brown 2015,第XXIII頁 。"Ich wüßte keine zweite Sonate, die in solchem Maße auf das scharfe Contrastieren der einzelnen Sätze verzichtete." (I know of no other sonata that avoids sharp contrast between the movements to such an extent.)
- 樂譜
- Brown, Clive; Neal Peres Da Costa (编). . Preface (Kassel: Bärenreiter). 2015. ISMN 9790006544325.
外部連結
- 布拉姆斯第2號小提琴奏鳴曲: 国际乐谱典藏计划上的乐谱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