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號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
G大調第25號鋼琴奏嗚曲,作品編號79,是貝多芬的一首鋼琴奏鳴曲,創作於1809年,並於1810年12月出版[1]。貝多芬稱這是一首「小奏鳴曲」[2][3],因為整首奏鳴曲雖然有三個樂章,但都是非常短小,一般演奏時間只需十分鐘之內。
坊間流傳這首奏鳴曲有別名《杜鵑鳥》,因為第一樂章中隱約可以聽到有如杜鵑鳥的叫聲。同樣地,貝多芬從來沒有為此曲起過任何的標題,而這暱稱的認知度或流行度相對也比「月光」、「暴風雨」低很多。
樂曲結構
- 第一樂章:德國風的急板(Presto alla tedesca)
- 第二樂章:行板(Andante)
- 第三樂章:快板(Vivace)
樂曲分析
第二樂章
採用簡單的 A-B-A 三段體方式寫成,共34小節。開始時採用並行小調(g小調)。採用了
節奏令人聯想起船歌的風格。貝多芬在這樂章以寧靜、平和的氣氛作為與第一樂章的狂喜風格作出對比。
A段為首8小節,並可再細分為2句樂句。當中,第1小節與第3小節相同,而第5、6小節與第7、8小節更只是除最後1拍外幾近相同。而這兩個樂句並沒有再加以發展,然後藉第9小節的過場直接轉調進入下一部份。
- 第1至4小節
- 第5至8小節
B段轉為降E大調,共12小節,左手以持續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表達水的流動,配以右手八分音符的下行旋律。及後加插了短小的十六分音符級進起伏及顫音,有如詠嘆調中的一些花腔技巧,並以正格終止式完結。經過簡短的小尾聲及過場後,調回g小調返回A段。
- 第10至12小節
A段再見部與樂章開頭相同,最後再以右手八度旋律片段及正格終止式完結。
注釋
- Cooper, Barry:Dictionnaire Beethoven.J.C.Lattès, 1991:p 412.ISBN 978-2-7096-1081-0.
- Jean Massin and Brigitte Massin, Ludwig van Beethoven, Fayard, 1967:p.666.ISBN 978-2-213-00348-1
- Siegfried Mauser, Beethovens Klaviersonaten. Ein musikalischer Werkführer. C. H. Beck, München, 2008:p.113.ISBN 978-3-406-57572-3
外部連結
- 希夫·安德拉斯談論貝多芬的《第25號鋼琴奏鳴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貝多芬《第25號鋼琴奏鳴曲》: 国际乐谱典藏计划上的乐谱
- 帕福利·江珀潘恩(Paavali Jumppanen)於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內的演奏版本
- 贝多芬《第25号钢琴奏鸣曲》创作历程的介绍及对音乐内容的评论(英文)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第25號鋼琴奏鳴曲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