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號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
E大調第30號鋼琴奏嗚曲,作品編號109,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創作於1820年,是他晚期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中的第一首。作品題獻給貝多芬的好友安東妮·布倫塔諾的女兒密斯米蘭·布倫塔諾。過往貝多芬在1812年、密斯米蘭10歲生日時,亦曾將《為鋼琴三重奏而寫的小快板》題獻給她,以作為生日禮物。
全曲演奏時間約為19至22分鐘。
歷史背景
本奏鳴曲的創作可以追朔至1820年初,當時貝多芬正與柏林的出版商施萊辛格相談有關本曲、第31號及第32號三首作品的出版安排及條件。後來的一些學術研究發現了指揮家兼作曲家費特歷·史塔克當時也請求貝多芬為他的鋼琴曲集《維也納鋼琴學校》提供作品。這時,貝多芬正同時忙於創作《莊嚴彌撒曲》,因此便把奏鳴曲的創作暫時放置在一旁,而钬最後也為史塔克交付了5首音樂小品—亦即是作品119的第7至11首[1]。
風格
美國學者威廉·梅雷迪思(William Meredith)指出在貝多芬於1820年4月的對話錄中,記述過他正創作「一首新的小作品」,所指的應該是第一樂章部份。至於樂章的大綱,是否就跟作品119的「音樂小品」有所關連,梅雷迪思則持懷疑的態度[1][2]。貝多芬的秘書弗朗茨·奧利瓦(Franz Oliva)據稱向貝多芬建議利用這些小片段作為奏鳴曲的開始部份[3]。至於德國的學者西加德·勃蘭登堡則認為貝多芬最初只打算創作一首只有兩個樂章的e小調奏鳴曲,第一樂章原本並不存在,而當中有部份在後面樂章出現的音樂動機,與第一樂章拉上了關係,也是屬於及後才出現的[4],但相關的想法,過往曾被首位專門研究貝多芬生平的學者暨圖書館員亞歷山大·泰耶所否定[5]。泰耶當年認為,有關的「e小調奏鳴曲」並未有真正的開展出來,因此沒有理由支持它與第30號鋼琴奏鳴曲有任何關連。
在第三樂章中,貝多芬的草稿原本是擬定為六個變奏的變奏曲,後來又修訂為九個變奏,最終的初稿則維持最初的六個變奏[6]。後來有學者研究及比對過九個變奏的草稿,發覺九個變奏版本中各變奏的音樂風格和差異,還不及六個變奏版本的最後定稿般豐富[7]:226。而澳洲學者基·德雷福斯(Kay Dreyfus)則表示這個變奏曲代表了「把主題重新地發現和探索」[8]:194。
樂曲結構
本奏鳴曲共有三個樂章,分別是:
- 第一樂章:不太過份的活潑快板,持續連奏(Vivace ma non troppo, Sempre legato)—富有感情的慢板(Adagio espressivo),
及 - 第二樂章:最急板(Prestissimo),
- 第三樂章:滿滿的歌聲,最貼心的感覺(Gesangvoll, mit innigster Empfindung)—如歌及富有感情的行板(Andante molto cantabile ed espressivo)。主題及六個變奏:
- 主題:
- 第一變奏:富感情地(Molt espressivo),
- 第二變奏:輕快活潑地(Leggieramente),
- 第三變奏: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
- 第四變奏:比主題稍慢的演奏(Etwas Langsamer, als das Thema, Un poco meno andante cio e un poco più adagio come il tema),
- 第五變奏:不太過份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
- 第六變奏:依主題時的速度(Tempo primo del tema),
為主,中間插入少量
- 主題:
注釋
- Kinderman, William. .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218 [2022-03-17]. ISBN 0-520-0879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1).
- Meredith, William. . The Musical Times. Dec 1985, 126 (1714): 713–716. JSTOR 965193. doi:10.2307/965193.
- Barry Cooper: Beethoven. pp. 279–280. Cited by www.raptusassociation.or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Sieghard Brandenburg: Die Skizzen zur neunten Symphonie, p. 105.
- BEETHOVEN'S PIANO SONATA N0. 30, OP. 109 CREATION HISTORY AND DISCUSSION OF MUSICAL CONTENT
- Marston, Nicholas. . . Clarendon Press. 1995: 184–217. ISBN 978-0-19-315332-5. See especially pp. 210–211.
- Zilkens, Udo. . Tonger Musikverlag. 1994. ISBN 3-920950-03-8.
- Dreyfus, Kay. (学位论文). Melbourn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Department of Music. 1971.
- . Raptus Association for Music Appreciation. [2010-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8).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第30號鋼琴奏鳴曲 |
- 美國國會圖書館館藏貝多芬的《第30號鋼琴奏鳴曲》的手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波恩貝多芬之家有關《第30號鋼琴奏鳴曲》資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德文)
- 希夫·安德拉斯談論貝多芬的《第30號鋼琴奏鳴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貝多芬《第30號鋼琴奏鳴曲》: 国际乐谱典藏计划上的乐谱
-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對貝多芬作品的講解
- 帕福利·江珀潘恩(Paavali Jumppanen)於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內的演奏版本
- 贝多芬《第30号钢琴奏鸣曲》创作历程的介绍及对音乐内容的评论(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