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屆坎城影展
第74屆坎城影展於2021年7月6日至7月17日在法國坎城節慶宮舉辦[1],原定日期為2021年5月11日至5月22日[2]。2021年3月,史派克·李第二次被授任擔當影展評審團主席,此前法國發生的冠狀病毒大流行阻擋了讓他擔任第73屆坎城影展評審團主席的計劃[3]。
开幕影片 | 《安妮特》 |
---|---|
闭幕影片 | 《OSS 117之非洲諜影》 |
举办地点 | ![]() |
创办时间 | 1946年 |
颁发奖项 | 金棕櫚獎 |
放映数目 | 24(正式競賽) 20(一種注目) 10(短片競賽) 17(電影基石) 11(非競賽/午夜展映) 13(坎城首映) 18(特別展映) 31(坎城經典) 10(海灘放映) 23(國際影評人週) 35(導演雙週) 9(ACID) |
举行日期 | 2021年7月6日至7月17日 |
官方网站 | festival-cannes |
法國導演李歐·卡霍執導的英語歌舞片《安妮特》被選為開幕電影[4]。官方單元於2021年6月3日公佈[5]。美國演員和電影導演茱蒂·佛斯特與義大利導演馬可·貝羅奇奧共同被授予榮譽金棕櫚獎[6] [7]。
評審團
正式競賽
一種注目
安德莉亞·阿諾德:導演、編劇。(評審團主席)
/
莫妮亞·梅杜爾:導演、編劇、製片人。
艾莎·齊柏斯汀:演員。
丹尼爾·布曼:導演、製片人、編劇。
麥可·安傑洛·柯維諾:導演、製片人、演員。
短片競賽/電影基石
卡勞瑟爾·賓·汗耶:導演。
圖娃·諾沃妮:演員。
薩邁赫·阿拉:導演。
卡洛斯·穆基羅:電影製作人、編劇、學者。
艾莉絲·溫諾克爾:編劇、導演。
尼可萊斯·佩里瑟:導演、編劇。
金攝影機獎
梅蘭妮·提葉芮:演員。(評審團主席)
奧黛麗·阿比文:Tri Tracks創辦人。
勞倫特·達揚:攝影。
羅曼·柯杰特:導演、編劇。
皮埃爾-西蒙·古特曼:影評。
艾力克·卡拉沃加:演員、導演。
金眼睛獎
以斯拉·埃德爾曼:導演、監製。(評審團主席)
茱莉·貝托恰麗:導演。
伊里斯·布雷:記者、作家、影評。
黛寶娜·法蘭索瓦:演員。
奧爾瓦·尼拉比亞:導演。
酷兒棕櫚獎
尼古拉·莫里:演員、導演。(評審團主席)
喬莎·安湛比:導演、編劇、記者。
蘿珊·梅斯基達:演員。
瓦拉姆·穆拉蒂安:藝術家、平面設計師。
阿羅伊斯·索維奇:演員、歌手。
官方單元
正式競賽
以下電影被選定為競賽片,並依首映日期排序,可角逐最高榮譽金棕櫚獎: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安妮特》(開幕片) | Annette | 李歐·卡霍 | ![]() ![]() ![]() |
《荒漠奧德賽》 | הדרך | 那達夫·拉匹 | ![]() ![]() ![]() |
《天堂計畫》‡ | Tout s'est bien passé | 法蘭索瓦·歐容 | ![]() |
《紐帶》 | Lingui | 麥哈梅·沙雷·赫魯 | ![]() ![]() ![]() ![]() |
《世界上最爛的人》 | Verdens verste menneske | 尤沃金·提爾 | ![]() ![]() ![]() ![]() |
《聖慾》‡ | Benedetta | ![]() ![]() | |
《巴黎急診中》‡ | La Fracture | 凱薩琳·科西妮 | ![]() |
《邂逅在六號車廂》‡ | Hytti nro 6 | 尤侯·郭斯曼寧 | ![]() ![]() ![]() ![]() |
《國旗日》 | Flag Day | 西恩·潘 | ![]() |
《在車上》 | ドライブ・マイ・カー | 濱口龍介 | ![]() |
《非甜蜜生活》 | Tre Piani | 南尼·莫瑞提 | ![]() ![]() |
《柏格曼的島》 | Bergman Island | 米雅·韓桑-露芙 | ![]() ![]() ![]() |
《夢流感》 | Петровы в гриппе | 基里爾·謝列布連尼科夫 | ![]() ![]() ![]() ![]() |
《法蘭西特派週報》 | The French Dispatch | 魏斯·安德森 | ![]() ![]() |
《我不是英雄》 | قهرمان | 阿斯哈·法哈蒂 | ![]() |
《鈦》‡ | Titane | 茱莉亞·迪古何諾 | ![]() ![]() |
《火紅大箭男》 | Red Rocket | 西恩·貝克 | ![]() |
《嫉妒的藍圖》 | A feleségem története | 恩伊達·伊爾蒂蔻 | ![]() ![]() ![]() |
《愛慾巴黎十三區》‡ | Les Olympiades | 賈克·歐迪亞 | ![]() |
《記憶》 | Memoria |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 ![]() ![]() ![]() ![]() ![]() ![]() ![]() ![]() |
《天后主播法蘭西》 | France | 布魯諾·杜蒙 | ![]() ![]() ![]() ![]() |
《聽見心嘻望》 | Haut et fort | 納比爾·艾尤許 | ![]() ![]() |
《惡的序章》 | Nitram | 賈斯汀·克佐 | ![]() |
《不可調和》 | Les Intranquilles | 喬坎·拉佛斯 | ![]() |
- ‡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金棕櫚獎。
一種注目
以下電影入選了一種注目,可角逐該單元最高榮譽最佳影片獎: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蕾哈娜的抗爭》 | Rehana Maryam Noor | 阿卜杜拉·穆罕默德沙·薩阿德 | ![]() |
《一萬個叢林夜》(開幕片) | Onoda, 10 000 nuits dans la jungle | 亞瑟·哈拉利 | ![]() ![]() ![]() ![]() ![]() ![]() |
《愛你讓我自由》‡ | Grosse Freiheit | 賽巴斯汀·梅斯 | ![]() |
《下課後的秘密》* | Un Monde | 勞拉·汪戴爾 | ![]() |
《楊之後》 | After Yang | 名田高梧 | ![]() |
《軟禁》 | Дело | 小阿爾克謝·蓋爾曼 | ![]() |
《非常市民》* | La Civil | 特奧多拉·米哈伊 | ![]() ![]() ![]() |
《窒愛家鎖》 | Разжимая кулаки | 綺拉·科瓦連珂 | ![]() |
《好媽媽》 | Bonne Mère | 阿弗西婭·埃爾奇 | ![]() |
《留待清晨》 | תן לזה להיות בוקר | 艾倫·科勒林 | ![]() |
《無辜者》 | De uskyldige | 艾斯基·佛格 | ![]() ![]() ![]() ![]() ![]() |
《風中的懺悔詩》 | Baglilik Hasan | 森米·卡潘諾古 | ![]() |
《金錢男孩》*‡ | Moneyboys | 陳熠霖 | ![]() ![]() ![]() ![]() |
《那年夏天的樂聲》* | Mes frères, et moi | 尤翰.曼卡 | ![]() |
《羊懼》* | Dýrið | 瓦迪瑪·約翰松 | ![]() ![]() ![]() |
《街娃兒》* | 那嘉佐 | ![]() | |
《蓝色海湾》 | Blue Bayou | 全知泰 | ![]() |
《弗雷達》* | Freda | 熱西卡·熱內烏斯 | ![]() |
《女人會哭》‡ | Жените плачат | 凡塞拉·卡扎科娃 米娜·米列娃 |
![]() ![]() |
《被偷走的女孩》 | Noche de Fuego | 泰蒂亞娜·胡埃佐 | ![]() |
短片競賽
在3,739部提交作品中,以下短片被選定為競賽片,可角逐短片金棕櫚獎: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Severen Pol | Marija Apchevska | ![]() ![]() | |
Pa Vend | Samir Karahoda | ![]() | |
Det er I Jorden | Casper Kjeldsen | ![]() | |
Orthodontics | Mohammadreza Mayghani | ![]() | |
The Right Words | Adrian Moyse Dullin | ![]() | |
Noite Turva | Diogo Salgado | ![]() | |
Sideral | Carlos Segundo | ![]() ![]() | |
《天下烏鴉》 | 唐藝 | ![]() | |
Céu de Agosto | Jasmin Tenucci | ![]() ![]() | |
《雪雲》 | 鄔浪 | ![]() | |
電影基石
電影基金會部分側重於電影學校學生製作的電影。 以下17部參賽作品(13部實景真人電影和4部動畫電影)從1,835部提交作品中選出。入選的電影中有四部代表了首次參加電影基金會的學校。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國家或地區 | 備註 |
---|---|---|---|---|
Billy Boy | Sacha Amaral | ![]() | 阿根廷國立藝術大學 | |
Prin Oras Circula Scurte Povesti de Dragoste | Carina-Gabriela Daşoveanu | ![]() | 國立戲劇藝術與電影學院 | |
L'enfant Salamandre | Théo Degen | ![]() | 比利時國家視覺藝術與傳播技術高等學院 | |
Bestie Wokół Nas | Natalia Durszewicz | ![]() | 羅茲電影學院 | |
《浮游深海的貓》 | およげるネコ | 黃夢露 | ![]() | 武藏野美術大學 |
Other Half | Lina Kalcheva | ![]() | 英國國立電影電視學院 | |
Habikur | Mya Kaplan | ![]() | 臺拉維夫大學史蒂夫泰施電影電視學院 | |
Bill and Joe Go Duck Hunting | Auden Lincoln-Vogel | ![]() | 愛荷華大學 | |
Frida | Aleksandra Odić | ![]() | 德國電影電視學院 | |
Rudé Boty | Anna Podskalská | ![]() | 布拉格表演藝術學院電影電視學院 | |
La Caída del Vencejo | Gonzalo Quincoces | ![]() | 加泰隆尼亞高等電影和音像學院 | |
Cantareira | Rodrigo Ribeyro | ![]() | 巴西國際電影學院 | |
Fonica M-120 | Olivér Rudolf | ![]() | 布達佩斯戲劇與電影學院 | |
Frie Mænd | Óskar Kristinn Vignisson | ![]() | 丹麥國家電影學校 | |
King Max | Adèle Vincenti-Crasson | ![]() | 法國國家影像與聲音高等學院 | |
Saint Android | Lukas Von Berg | ![]() | 巴登符騰堡邦電影學院 | |
Cicada | Daewoen Yoon | ![]() | 韓國藝術綜合大學 | |
坎城首映
以下電影被選為坎城首映: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方》Ⓓ | Val | Leo Scott Ting Poo |
![]() |
《夏綠蒂與珍柏金:私密之詩》Ⓓ | Jane Par Charlotte | 夏綠蒂·甘絲柏 | ![]() |
《牛》Ⓓ | Cow | 安德莉亞·阿諾德 | ![]() |
《母親節幽會》 | Mothering Sunday | 伊娃·于頌 | ![]() |
《硬漢小情歌》 | Cette musique ne joue pour personne | 山繆·班切崔特 | ![]() |
《進化》 | Evolúció | 穆恩德秋·柯諾 | ![]() |
《重審甘迺迪:透過望遠鏡》Ⓓ | JFK Revisited: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 奧利佛·史東 | ![]() |
《書情話慾》 | Tromperie | 阿諾·戴普勒尚 | ![]() |
《抱緊我》 | Serre-moi fort | 馬修·亞瑪希 | ![]() |
《龍與雀斑公主》 | 竜とそばかすの姫 | 細田守 | ![]() |
《在你面前》 | 당신의 얼굴 앞에서 | 洪常秀 | ![]() |
《馬可貝羅奇歐:逝者如思》Ⓓ | Marx può aspettare | 馬可·貝羅奇奧 | ![]() |
《漩渦》 | Vortex | 加斯帕·諾 | ![]() ![]() ![]() |
- Ⓓ 表示為紀錄片,可角逐金眼睛獎。
非競賽片
以下電影被選為非競賽片: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優雅與殘酷之間:The Velvet Underground》Ⓓ |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陶德·海恩斯 | ![]() |
《靜水城》 | Stillwater | 湯瑪士·麥卡錫 | ![]() |
《安妮日記》 | Where Is Anne Frank | 阿里·福爾曼 | ![]() ![]() ![]() ![]() ![]() |
《好好說再見》 | De son vivant | 艾曼紐·貝考 | ![]() |
《馬賽執法官》 | BAC Nord | 賽德里克·希門尼茲 | ![]() |
《聲夢戀歌》 | Aline | 瓦萊麗·樂梅西埃 | ![]() ![]() |
《緊急迫降》 | 비상선언 | 韓在林 | ![]() |
《OSS 117之非洲諜影》(閉幕片) | OSS 117: Alerte Rouge en Afrique Noire | 尼可拉斯·貝多 | ![]() |
午夜展映 | |||
《爆橘的正義》 | Oranges sanguines | 尚恩-克里斯多福·莫里絲 | ![]() |
《至高無上》 | Suprêmes | 奧黛莉·伊絲特蘿格 | ![]() |
《沙拉拉》 | Tralala | 阿諾·拉呂 尚-馬利·拉呂 |
![]() |
- Ⓓ 表示為紀錄片,可角逐金眼睛獎。
特別展映
以下電影被選為特別展映: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黑皮書》 | Cahiers noirs | 施洛米·艾爾卡貝茲 | ![]() |
《明星》 | The Star | 那達夫·拉匹 | ![]() ![]() |
《第六人民醫院》Ⓓ | H6 | 李曄 | ![]() |
《群山水手》Ⓓ | O Marinheiro Das Montanhas | 凱里·阿努茲 | ![]() |
《熱帶往事》* | 温仕培 | ![]() | |
《娘子谷大屠殺》Ⓓ | Бабий Яр. Контекст | 瑟蓋·洛茲尼察 | ![]() ![]() |
《勇士們》* | Les héroïques | 麥西姆·羅伊 | ![]() |
《戀上你愛上我》* | Mi iubita mon amour | 諾耶米·梅蘭特 | ![]() |
《疫年之初》(短片集) | The Year of The Everlasting Storm | 贾法尔·帕纳希 陳哲藝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大衛·羅利 馬立克·維塔爾 羅拉·柏翠絲 多明嘉·索托馬爾·卡斯提洛 |
![]() |
《時代革命》 | Revolution of Our Times | 周冠威 | ![]() |
《新世界,文明的搖籃》Ⓓ | New Worlds, the cradle of a civilization | 安德魯·穆斯卡托 | ![]() ![]() |
氣候單元 | |||
《水上行走》Ⓓ | Marcher sur l'eau | 艾伊莎·梅加 | ![]() ![]() |
《比我們大》Ⓓ | Bigger Than Us | 芙蘿·瓦瑟 | ![]() |
《動物》Ⓓ | Animal | 西里爾·迪翁 | ![]() |
《隱形惡魔》Ⓓ | Invisible Demons | 拉胡爾·賈恩 | ![]() |
《運動》 | La Croisade | 路易·卡瑞 | ![]() |
《雪豹》Ⓓ | La Panthère des neiges | 瑪莉·阿米蓋 | ![]() |
《無去來處》Ⓓ | 趙亮 | ![]() ![]() | |
- * 表示為導演的首部長片,可角逐金攝影機獎。
- Ⓓ 表示為紀錄片,可角逐金眼睛獎。
坎城經典
以下電影被選為坎城經典: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
《赫克歷險記:入侵》(1984年) | The Killing Floor | 比爾·杜克 | ![]() | |||
《月升中天》(1955年) | 月は上りぬ | 田中絹代 | ![]() | |||
《小路》(1963年) | El Camino | 安娜·馬里斯卡爾 | ![]() | |||
《哈林謀殺案》(1935年) | Murder in Harlem | 奧斯卡·米考斯 | ![]() | |||
《黑人奧菲爾》(1959年) | Orfeu Negro | 馬歇爾·卡慕 | ![]() ![]() ![]() | |||
《聖弗朗西斯之花》(1950年) | Francesco, giullare di Dio | 羅伯托·羅塞里尼 | ![]() | |||
《小蕩婦》(1979年) | La Drôlesse | 賈克·杜瓦雍 | ![]() | |||
《我走我路》(1945年) | I Know Where I'm Going! | 麥可·鮑爾 艾默利·普萊斯柏格 | ![]() | |||
《盧蒙巴:先知之死》(1990年) | Lumumba,la mort du prophète | 拉烏爾·佩克 | ![]() | |||
《弗蘭德之死》(1987年) | Friendship's Death | 彼得·沃倫 | ![]() | |||
《在塵埃中跳舞》(1988年) | Bal poussière | 亨利·迪帕克 | ![]() | |||
《雙面薇若妮卡》(1991年) | 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 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 | ![]() ![]() | |||
《贗品》(1973年) | F for Fake | 奧森·威爾斯 | ![]() ![]() ![]() | |||
《夜叉池》(1979年) | 夜叉ヶ池 | 篠田正浩 | ![]() | |||
《戰爭終了》(1966年) | La guerre est finie | 亞倫·雷奈 | ![]() ![]() | |||
《承載故障》(1958年) | Échec au porteur | 吉爾斯·格蘭吉爾 | ![]() | |||
《親愛的路易絲》(1972年) | Chère Louise | 菲利普·德·普勞加 | ![]() ![]() | |||
《留給女兒的日記》(1984年) | Napló gyermekeimnek | 瑪塔·梅薩羅斯 | ![]() | |||
《魔法師的貓》(1963年) | Až přijde kocour | 沃依采克·雅斯尼 | ![]() | |||
《懺悔》(1984年) | მონანიება/Покаяние | 田吉茲·阿布拉澤 | ![]() | |||
《第十四天》(1960年) | Dan četrnaesti | 茲德拉夫科·韋利米羅維奇 | ![]() ![]() | |||
《越境者》(1950年) | Il cammino della speranza | 皮亞托·傑米 | ![]() | |||
《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1948年) |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 馬克思·歐弗斯 | ![]() | |||
《穆荷蘭大道》(2001年) | Mulholland Drive | 大衛·林區 | ![]() ![]() | |||
紀錄片 | ||||||
《電影的故事:新世代》 | The Story of Film: a New Generation | 馬克·卡曾斯 | ![]() | |||
《傑瑞米·湯瑪斯的風暴》 | The Storms of Jeremy Thomas | 馬克·卡曾斯 | ![]() | |||
《今敏:造夢機器》 | Satoshi Kon, l'illusionniste | 帕斯卡爾-艾力克斯·文森特 | ![]() ![]() | |||
《最後一個劇本:布紐爾的記憶》 | Buñuel, un cineasta surrealista | 哈維爾·埃斯巴達 | ![]() | |||
《關於伊夫·蒙當的一切》 | Montand est à nous | 依福斯·朱蘭德 | ![]() | |||
《我喜歡憤怒》 | Et j'aime à la fureur | 安德烈·邦澤爾 | ![]() | |||
《奧斯卡·米考斯-黑人電影的超級英雄》 | Oscar Micheaux - The Superhero of Black Filmmaking | 法蘭切斯科・吉波 | ![]() | |||
海灘放映
以下影片被選為海灘放映: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花樣年華》(2000年) | 王家衛 | ![]() | |
《稻草人》(1973年) | Scarecrow | 傑瑞·沙茲堡 | ![]() |
《湯姆·麥地納》 | Tom Medina | 東尼·葛里夫 | ![]() ![]() |
《黑貓白貓》(1998年) | Црна мачка, бели мачор/Crna mačka, beli mačor | 艾米爾·庫斯杜力卡 | ![]() ![]() ![]() ![]() ![]() |
《神之山嶺》 | Le Sommet des Dieux | 帕特里克·英伯特 | ![]() ![]() |
《誰殺了甘迺迪:導演版》(1991年) | JFK (Director’s Cut) | 奧利佛·史東 | ![]() |
《玩命關頭9》 | F9 | 林詣彬 | ![]() |
《戀人搖滾》 | Lovers Rock | 史提夫·麥昆 | ![]() ![]() |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2001年) | 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 尚-皮耶·居內 | ![]() ![]() |
《美國烏托邦》 | David Byrne's American Utopia | 史派克·李 | ![]() |
平行單元
國際影評人週
以下電影被選定為國際影評人週單元:
長片競賽 | |||
---|---|---|---|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安帕羅》* | Amparo | 西門·梅薩·索托 | ![]() ![]() ![]() ![]() |
《吉光變羽》* | Feathers | 奧爾瑪·艾爾佐海里 | ![]() ![]() ![]() ![]() |
《掘墓人的妻子》* | The Gravedigger | 卡達爾·艾哈邁德 | ![]() ![]() ![]() |
《自由塔》* | Libertad | 克萊拉·洛奎特 | ![]() ![]() |
《她的落地瞬間》* | Olga | 艾利·葛雷佩 | ![]() ![]() ![]() |
《小身體》* | Piccolo Corpo | 勞拉·薩馬尼 | ![]() ![]() ![]() |
《空姐沒有昨天》* | Rien à foutre | 艾瑪努埃爾·馬爾 Julie Lecoustre | ![]() ![]() |
特別展映 | |||
《堅固》*(開幕片) | Robuste | 克萊門斯·邁耶爾 | ![]() |
《一切順利的女孩》* | Une jeune fille qui va bien | 桑德琳·齊柏琳 | ![]() |
《小人性》‡ | Petite Nature | 山繆·賽斯 | ![]() |
《布魯諾·里德爾》*‡ | Bruno Reidal | 文森·勒波特 | ![]() |
《阿娜伊斯愛情》*‡(六十週年紀念影片) | Les Amours d'Anaïs | 夏琳·布儒瓦-塔凱 | ![]() |
《愛情和欲望的故事》(閉幕片) | Une histoire d'amour et de désir | 蕾拉·布琪 | ![]() |
短片競賽 | |||
Brutalia, Days of Labour | Manolis Mavris | ![]() ![]() | |
《朵麗》 | 鄒靜 | ![]() ![]() ![]() | |
《訪客》 | 趙浩 董洋 | ![]() | |
Inherent | Nicolai G.H. Johansen | ![]() | |
Interfon 15 | Andrei Epure | ![]() | |
Ma Shelo Nishbar | Elinor Nechemya | ![]() | |
Noir-soleil | Marie Larrivé | ![]() | |
Safe | Ian Barling | ![]() | |
Soldat noir | Jimmy Laporal-Trésor | ![]() | |
Über Wasser | Jela Hasler | ![]() | |
導演雙週
以下電影被選定為導演雙週單元:
長片競賽 | |||
---|---|---|---|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烏斯特雷姆的碼頭》(開幕片) | Le Quai de Ouistreham | 伊曼紐爾·卡雷爾 | ![]() |
《致琪亞拉》 | A Chiara | 喬納斯·卡皮納諾 | ![]() ![]() |
《阿里與艾娃》 | Ali & Ava | 西莉歐·芭奈德 | ![]() |
《無知之夜》*Ⓓ | A Night of Knowing Nothing | 帕亞爾·卡帕迪亞 | ![]() ![]() |
《克拉拉·索拉》* | Clara Sola | 娜塔莉·阿爾瓦雷斯·梅森 | ![]() ![]() ![]() ![]() ![]() ![]() |
《底層》 | De bas étage | 亞辛·克尼亞 | ![]() |
《月八拍片日記》 | Diários de Otsoga | 米格爾·戈麥斯 莫琳·法森代爾 | ![]() |
《雇員和老闆》 | El empleado y el patron | 馬諾洛·涅托 | ![]() ![]() ![]() ![]() |
《浪間》 | Entre les vagues | 阿內·沃爾佩 | ![]() |
《歐羅巴》* | Europa | 海德·洛許 | ![]() |
《未來》Ⓓ | Futura | 皮耶卓·馬切洛 佛蘭西斯柯·穆尼茲 艾莉絲·羅爾瓦雀 | ![]() |
《不要靜靜駛入長夜》 | Întregalde | 拉杜·蒙泰安 | ![]() |
《旅途・未完成》* | Jadde khaki | 帕那·潘納希 | ![]() |
《我的人生混音帶》* | Les Magnétiques | 樊尚·卡多納 | ![]() ![]() |
《母獅怒吼的山丘》*‡ | Luaneshat e kodrës | 盧安娜·巴拉米 | ![]() ![]() |
《美杜莎》 | Medusa | 安妮塔·羅沙·達·西爾維拉 | ![]() |
《湛藍青春海》* | Murina | 安端內塔·阿拉馬特·庫西亞諾維奇 | ![]() ![]() ![]() ![]() |
《海王星霜凍》‡ | Neptune Frost | 索爾威廉 安妮西婭·烏澤曼 | ![]() |
《蟹王傳說》 | Re Granchio | 阿萊西奧·里戈·德·瑞奇 馬泰奧·佐皮斯 | ![]() |
《回到蘭斯》Ⓓ‡ | Retour à Reims (Fragments) | 尚恩-蓋布爾・佩里奧 | ![]() |
《我們的相愛時光:續篇》 | The Souvenir Part II | 喬安娜·霍格 | ![]() ![]() |
《永安鎮故事集》 | 魏書鈞 | ![]() | |
《前方的海》* | البحر أمامكم | 伊利·達格 | ![]() |
《我的士兵們》(閉幕片) | Mon légionnaire | 瑞秋·朗 | ![]() ![]() |
特別展映 | |||
《我們的相愛時光》 | The Souvenir | 喬安娜·霍格 | ![]() ![]() |
《印第安納的蒙羅維亞》 | Monrovia, Indiana |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 ![]() |
短片單元 | |||
《不安的身體》 | 不安な体 | 水尻自子 | ![]() ![]() |
El Espacio Sideral | Sebastián Schjaer | ![]() | |
La Chambre des parents | 迭戈·馬康 | ![]() | |
Simone est partie | 瑪蒂爾德·夏凡 | ![]() | |
Sycorax | 洛伊絲·帕蒂諾 馬帝亞斯·皮雷諾 | ![]() | |
Train Again | 彼得·切卡斯基 | ![]() | |
The Vandal | 艾迪·阿爾卡薩爾 | ![]() | |
Quand la Nuit rencontre l'Aube | 安德烈亞·克里斯蒂娜·波頓 | ![]() | |
《雨刷器》 | The Windsheid Wiper | 阿爾貝托·米爾戈 | ![]() |
ACID
以下電影被選定為ACID單元: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Aya | Simon Coulibaly Gillard | ![]() | |
Municipale(The Candidate) | Thomas Paulot | ![]() | |
《科西嘉的夏天》 | I comete | 帕斯卡·塔納提 | ![]() |
《擊垮國王》 | Down With The King | 迭戈·翁加羅 | ![]() |
《幽靈之歌》‡ | Ghost Song | 尼古拉斯·佩杜茲 | ![]() |
《小巴勒斯坦-圍城日記》 | Little Palestine (Diary of a Siege) | Abdullah Al Khateeb | ![]() ![]() ![]() ![]() |
《已然自由》 | Soy Libre | 勞雷·波提爾 | ![]() |
Vedette | 克勞汀·鮑爾斯 派崔斯·夏岡德 | ![]() | |
《水邊維納斯》‡ | 王林 | ![]() | |
- ‡ 表示為LGBT題材電影,可角逐酷兒金棕櫚獎。
獎項
官方獎項
正式競賽
- 金棕櫚獎:《钛》 - 茱莉亞·迪古何諾
- 評審團大獎:
- 最佳導演獎:李歐·卡霍 -《安妮特》
- 最佳女演員獎:蕾娜特·瑞因斯夫 -《世界上最爛的人》
- 最佳男演員獎:卡賴伯·蘭里·瓊斯 - 《惡的序章》
- 最佳劇本獎:濱口龍介、大江崇允 - 《在車上》
- 評審團獎:
- 《荒漠奧德賽》- 那達夫·拉匹
- 《記憶》-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金攝影機
- 金攝影機獎:《湛藍青春海》- 安端內塔·阿拉馬特·庫西亞諾維奇
榮譽金棕櫚
一種注目
- 最佳影片:《窒愛家鎖》- 綺拉·科瓦連珂
- 評審團獎:《偉大的自由》- 塞巴斯蒂安·麥斯
- 群戲獎:《好媽媽》- 阿弗西婭·埃爾奇
- 勇氣獎:《非常市民》- 特奧多拉·米哈伊
- 原創獎:《羊懼》- 瓦迪瑪·約翰松
- 評審團特別提及獎:《被偷走的女孩》- 泰蒂亞娜·胡埃佐
短片競賽
- 短片金棕櫚獎:《天下烏鴉》- 唐藝
- 特別提及:《Céu de Agosto》- Jasmin Tenucci
電影基石
- 一等獎:《L'enfant Salamandre》- Théo Degen
- 二等獎:《Cicada》- Daewoen Yoon
- 三等獎:
- 《Prin Oras Circula Scurte Povesti de Dragoste》- Carina-Gabriela Daşoveanu
- 《Cantareira》- Rodrigo Ribeyro
會外獎項
金眼睛獎
- 金眼睛獎:《無知之夜》- 帕亞爾·卡帕迪亞
- 評審團獎:《娘子谷大屠殺》- 瑟蓋·洛茲尼察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導演雙週
- 歐洲電影院獎:《致琪亞拉》- 喬納斯·卡皮納諾
- SACD獎:《吸引力》- 樊尚·卡多納
- 金馬車獎:佛雷德里克·懷斯曼
國際影評人週
- 影評人週大獎:《吉光變羽》- 奧瑪爾·艾爾佐海里
- 發現獎:《朵麗》- 鄒靜
- 明日之星獎:Sandra Melissa Torres - 《安帕羅》
- 發行資助獎:Condor(發行商)-《空姐沒有昨天》- 艾瑪努埃爾·馬爾、Julie Lecoustre
- SACD獎:艾利·葛雷佩、蕾菲萊爾·迪帕希辛 - 《她的落地瞬間》
- Canal+獎:《Brutalia, Days of Labour》- Manolis Mavris
酷兒金棕櫚獎
法蘭索瓦·夏萊獎
坎城原聲帶獎
- 坎城原聲帶獎:
- 史帕克斯樂團 - 《安妮特》
- 厄文·卡斯泰 - 《愛慾巴黎十三區》
狗狗金棕櫚
高等技術委員會獎
- CST藝術家技術員獎:弗拉季斯拉夫·奧別里洋茨(攝影)- 《夢流感》
- CST青年電影技術員獎:Armance Durix(音效)- 《戀上你愛上我》
蕭邦獎
參考資料
- . festival-cannes.com. 2021-01-27 [2021-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 Tartaglione, Nancy. . Deadline. 2020-10-27 [2021-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 . BBC News. [202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 Greater, Tom. . Deadline. 2021-04-19 [202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 Wiseman, Andreas. . Deadline. 2021-04-20 [202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 Pulver, Andrew. . The Guardian. [2021-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Roxborough, Scott.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21-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